吉慶桂
【摘? 要】小學是學生接受教育的重要階段,尤其是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習作教學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有讓學生掌握寫作技巧,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作用。本文著重探討了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問題,然后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策略,旨在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 習作教學? 透析問題? 對策
習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寫作教學成果基本可以代表整個語文教學的成果。并且,習作教學是培養學生思維、語言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但從目前的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來看,總是存在著系列性的問題,局限著學生寫作的興趣、能力及語文素養,所以深入分析與研究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教育意義。
一、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的問題分析
1.缺乏寫作興趣
受傳統語文教學理念的影響,較多語文老師在進行習作教學時,所采取的教學手段都比較形式化,總是要求學生在課下多去背誦一些優美的詞句、格言,將之運用到寫作中。但由于小學生理解水平的局限,并不知道將之運用到何處比較恰當,長期以往,學生無法感受到寫作的樂趣,自然習作積極性會越來越差。
2.忽視基礎知識的積累環節
無論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堅持循循漸進的基本原則,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對于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更是如此,基礎知識的積累環節尤為重要,如果在學生沒有充足的知識儲備狀態下進行習作訓練,那么不僅阻力較大,效果也不會很顯著。目前較多小學語文老師在進行習作教學時都忽視了基礎知識積累的環節,這對于老師教學質量的提升也有較大的影響。
3.缺乏情感的釋放
通過對目前較多小學生寫作現狀的調查來看,常會發現學生寫出來的作文缺乏真情實感與生活感,要知道這兩點是評價一篇作文優秀與否的關鍵所在,這都是學生缺乏情感釋放的重要體現。老師需要意識到此點,采取創新的教學方法及理念引導學生更好的釋放情感,提升作文的感染力。
4.想象力未得到充分發揮
目前的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老師通常為了快速提高學生的寫作成績,常會采取按部就班的教學措施,讓學生死記硬背式的提高寫作成績,此過程中嚴重缺乏師生間的情感交流,缺乏對習作學習感受的討論,長期以往,學生的習作思路會越來越狹窄,會導致學生缺乏想象力與創造力,不益于學生的有效發展。
二、提高小學生習作水平的具體對策
1.加強對學生習作興趣的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點是毋庸置疑的,只有學生對于習作真正感興趣時,才會對其寫作技巧進行深入研究,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因此,加強對學生習作興趣的培養至關重要。比如在布置習作題目時,老師可以先去了解學生的喜好,讓學生圍繞他們感興趣的事與物來進行習作練習。寫作前可以給學生提出要求,此習作練習不需要太長的篇幅,主要是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將內心的情感及想法進行抒發即可,相信通過這樣有序的引導后,學生能將自己喜好某種花、喜歡和朋友玩耍的具體理由寫出來,再以作文的形式進行記錄,逐漸培養學生主動寫東西的習慣,當學生具有了寫作的興趣之后,老師再針對性的教給學生寫作技巧即可。相信通過老師這樣的興趣習作教學之后,學生不會再將寫作當做一個任務來完成,而是會將之當做是完成一件快樂的事情,這比傳統的強制性教學效果要好得多。
2.布置生活化的作文題目
培養小學生的寫作能力的過程中,需要老師給學生布置生活化的作文題目,這樣學生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經歷來進行發揮,不僅有益于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還能使學生通過生活中的觀察與思考,真實的將自己內心的想法及事物的特征進行描述,相信這是有效提升學生寫作水平的有效途徑。
3.鼓勵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
課外閱讀是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有效途徑,但這里所指的積累寫作素材,并不需要進行死記硬背,而是要讓學生對積累的每句話、每個段落進行深刻的理解,對之進行靈活運用,這樣才能達到良好的積累效果。對于小學生而言,課外閱讀是他們并不喜歡的,此時老師就可以采取鼓勵性的教學策略,每周抽出一節課的時間舉行閱讀演講比賽等,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欲望。此外,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范圍老師要進行合理指導,挑選一些符合小學生閱讀的課外讀物,真正為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奠定扎實基礎。
4.加強對學生思考的培養
思考能力是提高學生習作水平的關鍵所在。因此,在每次布置完寫作題目后,老師都要引導先對題目進行思考,此題目的寫作范圍可以是什么,在大腦中構建寫作框架;其次,引導學生思考寫作的順序與方式,確保習作過程中不會出現突出中斷的現象,提高作文的流暢度;最后,要思考寫作內容是否存在價值,確保作文有豐富的內涵。
【結? 語】
習作始終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難點所在,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根據小學生的實際特點,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課外閱讀興趣、思考能力,當學生愿意去寫作文時,寫作教學才可以說是成功的。
【參考文獻】
【1】王常山.多讀多寫細觀察——小學生習作我之見【J】.新課程(中),2017(06)
【2】馮惠洋.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優化小習作的策略探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