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峰
摘? 要:伴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和推進,高職院校成為了培養專業型人才的重要基地,除了要進行系統化文化教育外,也要對體質健康教育予以重視,建構完整且有效的教學框架,保證高職院校大學生能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本文結合案例對高職院校大學生體能測試現狀進行了簡要分析,并集中闡釋了影響因素,最后提出了相應的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 大學生? 體能測試? 現狀? 措施
中圖分類號:G822.8?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2(a)-0100-02
1? 案例
近幾年,大學生整體體質水平出現了明顯的下降,本文以某高職院校為例,應用了數理統計法和問卷調查法,對身高體重指數、肺活量指數以及立定跳遠等體能常規測試項目的測試結果進行了分析,判定其體能測試的整體水平。選取該高職院校大一到大三在校學生500人作為基礎樣本數,其中,大一(2017級)學生300人,平均分為64.8分,優秀人數占0.13%、良好人數占2.00%、及格人數占61.21%、不及格人數占36.66%;大二(2016級)學生100人,平均分為69.54分,優秀人數占1.30%、良好人數占7.60%、及格人數占73.19%、不及格人數占17.91%;大三(2015級)學生100人,平均分為66.56分,優秀人數占1.20%、良好人數占6.10%、及格人數占69.15%、不及格人數占23.95%。
(1)體重指數。低體重50人,占比10%、標準體重380人,占比76%、超重70人、占比14%。2)肺活量指數。優秀率為3.21%、良好率為13.62%、及格率53.21%、不及格率29.96%。
(2)立定跳遠。優秀率為10.45%、良好率為21.32%、及格率58.45%、不及格率9.78%。
通過數據不難發現,大一學生的體育鍛煉水平在三個年級中較差,除了早操和課間操體育活動數量和時間都較少,大二學生明顯有了鍛煉的意識,加之學校體育必修課程的作用,鍛煉時間增多。但是,到了大三學生開始要面對就業、考試等問題,體能測試結果有所滑落。針對此,該學校制定了相應的訓練計劃,將體能測試和學校獎助學金聯系在一起,并落實跑早操制度,學生的體能水平有了明顯提升[1]。
2? 高職院校大學生體能測試現狀
立定跳遠是對學生跳躍時下肢肌肉的爆發力進行測試,能有效評斷學生的日常體育鍛煉水平和整體身體素質[2]。另外,在體能測試項目中,男子1000m跑和女子800m跑也是必要的測試項目,主要會對學生心血管系統機能進行測試的項目,經常保持有氧運動的學生機能水平較好,相反則十分吃力。在實際水平的測量中,我國多數大學生都存在運動意識薄弱以及體育鍛煉時間少等特征,惰性較強,高職院校大學生體能測試現狀不容樂觀。
3? 影響高職院校大學生體能測試水平的因素
3.1 大學生自身元素
在社會水平不斷提高的背景下,多數家庭的生活條件都明顯提升,加之獨生子女現象,學生存在普遍的意志薄弱現象,因此,學生對刻苦鍛煉的認知和自覺性并不好,在體育課程中往往只是敷衍了事,并沒有真正獲得鍛煉[3]。學生參與課堂和課外體育活動的幾率較小,尤其是女生。在體能測試中,學生本身沒有給予其足夠的重視,甚至會認為體育鍛煉是在浪費學習時間。正是大學生自身思想理念認知存在偏差,不僅嚴重影響了學生體育鍛煉的水平,也造成大學生整體體育素養和自身身體素質存在滯后性,導致大學生體能測試結果并不樂觀。
除此之外,市場人才競爭壓力不斷增大,面對應試壓力和來自家長、學校等方面的關注,學生往往要承擔較為繁重的學習任務,學生的體育鍛煉時間明顯減少,更多的時間放在學習上,就導致嚴重忽視了體育鍛煉的重要性。
3.2 課程體系元素
在體育課程中,多數內容還是以教材項目為主,傳統的教材內容冗雜、繁瑣、陳舊,導致學生不喜歡體育課,甚至滋生出厭倦的心理。若是體育課程的上課安排以及相關教學內容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就會導致學生課堂情緒不高,甚至出現學生不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現象。體育課程無法達到預期水平,學生的綜合素質較差,也是導致大學生體能測試水平無法盡如人意的原因。另外,教師的教學機制和教學策略較為滯后,沒有落實興趣教學和針對性教學,使得課堂氛圍十分死板,無法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對一些體能測試項目和體育鍛煉項目缺乏興趣,課堂參與度低,就會導致學生體能水平發展滯后,影響最終體能測試的水平。
4? 提高高職院校大學生體能測試水平的措施
在高職院校大學生體能測試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要結合實際問題建立健全完整的教育教學策略,整合教學體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并且提高體能測試的整體水平和流程。維護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的基礎上,建構個性化教育計劃,從學生的差異化學習訴求出發,積極落實更加系統化的教學機制和教學流程,確保高職院校大學生體能測試水平的全面優化。
4.1 培養體育鍛煉意識
在教育工作開展的進程中,只有從根本上提高大學生對體能測試工作重要性的認知水平,才能結合實際問題建立相應的處理和解決方案,維護思想認知效果。全面開展更加系統化的健康講座,確保大學生能從根本上認知良好體育素養的重要性。并且,要集中增加大學生對健康知識的危機感,只有明確健康的目標,才能著重有效升級學生的綜合學習框架。借助不同的創新化教育方式以及教育工作,改善學生的不良習慣,為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鍛煉觀念和學習觀念奠定堅實基礎。除此之外,教師在常規化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也要借助更加具有科學性和創新性價值的教育方式,減少不良生活習慣對大學生身體健康的影響。
4.2 強化學校學習氛圍
為了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體能水平,要在學校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為學生提高自身學習效率奠定堅實基礎。因此,學校要積極落實學生成長監督管理機制,將體育鍛煉和體育活動作為教學根本,構建更有效的體育學習氛圍,完善體育活動機會,保證學校活力的同時,和學生搭建完整的互動學習環境。
一方面,學校可以結合學生的基本情況,開展相應的體育鍛煉活動,有效進行相關練習,建構系統化學習機制和學習規劃,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保證體育競賽活動的激勵作用得以發揮。一些學校要組織以學生為單位的體育活動,確保學生的參與度。
另一方面,學校要將體能測試結果和獎助學金聯系在一起,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競爭意識,建構完整的教學機制和教學水平。
4.3 課堂教學安排、課外安排
(1)核心力量訓練。
主要以八肌腹橋、側橋、臀橋為主。核心力量的訓練主要的作用在于穩定學生的脊柱、骨盆,保持正確的身體姿勢,穩定重心,提高身體控制力和平衡力,提高運動時由核心肌群向四肢及其他肌群的能量輸出。同時也預防動作中出現的損傷,從而有助于體側成績的提高。
(2)體能練習。
為有效降低學生心中畏懼感和枯燥感,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游戲的方式練習跑步。例如:可以圍繞著籃球場或足球場跑步,也可以讓學生通過喊一些高昂的口號,激勵學生,讓學生有跑步的動力。也可以通過接力賽的形式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把學生分成若干組進行接力賽,輸的一方要繞操場跑一圈。也可以是男女混合接力賽,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團隊精神。通過豐富多樣的體育比賽,能激發學生對中長跑的興趣,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3)自我練習。
單靠上課期間的訓練不足以滿足學生對體側方面的需求,還需靠學生課余自行練習,來增強身體素質的提高。課余時間可以進行一些有氧和無氧的訓練,比如說慢跑、變速跑以及利用學校資源(健身房)進行一些力量方面的訓練。也可以在寢室進行課堂上學習的核心力量訓練(例:八肌腹橋、側橋、臀橋)等方面的練習。
4.4 優化課程教學結構
在體育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要積極踐行科學創新、強健體魄的教學理念,并且優化教學路徑和教學機制,完善教學過程的同時,保證教學結構和教學策略的完整性,利用更加有效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確保學生能和教師建構更加和諧化的教學關系。教師要從實際教學流程出發,提升生活化教學水平,整合教學過程的完整程度,真正維護教學理念和教學水平的權威性,從而有效提升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情度。教師在體育教學開展的過程中,不僅僅要對體育常識和體育活動予以重視,也要對學生的體育素養和運動精神展開深度分析和管理,落實更加系統化的教學流程,以個性化教學理念維護教學水平。
另外,教師要轉變教學思路,從陳舊的教學框架中跳脫出來。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契約學習法”教學理念,和學生制定相應的體育學習規劃,從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出發,維護終身體育的思想,落實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流程,滿足學生的綜合發展需要。以期提高學生的學習素養水平,也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契約精神和運動精神。
5? 結語
在高職院校大學生體能測試項目中,為了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水平,就要積極建立健全完整的教學機制和教學策略體系,整合教學系統的完整性,維護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學習水平,結合學生的基本情況制定差異化訓練計劃,維護學生的課堂興趣,確保學生的綜合水平和綜合能力都能得到全面提升,結合學校管理部門制定有效的學習方案,為素質教育的全面落實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何力.如何有效提高高職院校大學生體能測試水平[J].科教導刊,2014(11):103.
[2] 李道淼.高職院校學生體能測試現狀調查研究[J].中外交流,2017(25):22-23.
[3] 徐杰.對高職院校大學生體質健康現狀的研究與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2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