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摘? 要:學校體育運動競賽是一種重要的教育方式,是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途徑。以菏澤市牡丹區農村小學學校體育競賽為例,運用文獻資料法、調查法等研究方法對牡丹區農村小學學校體育競賽進行分析,研究顯示:牡丹區農村小學學校體育競賽目前存在著參與運動的學生較少、運動項目種類單一等問題;安全顧慮、物質條件不足等因素是影響學校體育競賽開展的主要原因;提出改變觀念、做好安全保障、增加體育投入等建議以促進牡丹區農村學校體育競賽的發展。
關鍵詞:牡丹區農村小學? 開展現狀? 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G80-32?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2(a)-0106-02
1? 牡丹區農村小學體育競賽開展的現狀
1.1 牡丹區農村小學體育競賽開展的種類研究
各小學在開展運動會時,主要項目有田徑類、趣味游戲類、球類以及集體性項目。其中主要集中在田徑類中。由于這些項目技術性要求較高,過分強調競技,缺乏娛樂性,這大大降低了學生參加的積極性。且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特征的趣味類項目只占半數,集體性類、球類等鍛煉學生團結協作的項目更是缺乏,調查中還發現開設有特色項目的學校很少,只有極少數學校開有一些新的項目,以至于開展的效果達不到預期,學生及教師的積極性沒有充分發揮出來。運動項目種類單一是目前牡丹區農村小學體現出的一個重要的問題。
1.2 牡丹區農村小學體育競賽開展的次數調查
表1顯示,通過對牡丹區50所農村小學調查,約98%的小學每年都開展了學校體育競賽,基本能夠達到《學校體育工作條例》中的規定學校每學年至少舉行一次以田徑項目為主的全校性運動會的要求。圖表顯示,能夠達到一年兩次及以上的僅占到20%,而且有個別的學校未舉辦過體育競賽,這就說明了牡丹區農村小學在體育競賽開展次數較少的現狀。
1.3 牡丹區農村小學體育競賽開展的人數調查
在調查中發現:絕大部分學校運動會的報名,采用的是每個班級限報的方法,以至于真正參與體育競賽的學生只占10%左右,從中不難發現,競賽參與人數占總在校人數的比例很小,從而從事體育競賽的參與人數較少。這樣的體育競賽,既激發不起普通學生對體育尖子的崇拜,又削弱了學生參與比賽的熱情,影響了體育公平競賽精神,從體育思想性上削弱了學校體育競賽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參與學生人數過少也是目前牡丹區農村小學體育競賽開展的現狀之一。
1.4 牡丹區農村小學體育競賽開展中的條件調查
學校體育競賽開展中所需要的條件有:體育教師、裁判員、資金、場地、器材、用具等等。經過調查得知:約有一半的學校僅有一名體育教師,其他學校體育教師人數固定在1~3名。裁判員方面基本能滿足競賽的需求,裁判員中均是由其他任教學科的教師充當,在體育教師的指導下完成裁判工作。場地、器材方面,約一半的小學體育場地、器材能夠基本滿足學校體育競賽的需要,還有一部分學校體育場地器材不能滿足體育競賽的需求,在這些學校里沒有塑膠跑道和人工草坪,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水泥地或是自然土地,甚至個別較偏僻的小學連學校面積都特別狹小。值得肯定的是,全部學校都配備了兩架以上的籃球架,四臺以上的乒乓球臺,但是籃球場地基本是水泥地,乒乓球臺多是鐵皮制或是水泥砌成。資金投入方面也不充足,許多比賽用品也是能簡就簡,如:獎品多數是以獎狀或小作業本的形式發放。總的來說,關于體育條件這方面各小學還是有所欠缺的。
2? 影響開展學校體育競賽的因素
通過對有關專家、教育局領導、高校教授的咨詢和查閱大量的相關文獻資料總結得出以下幾條影響因素,并納入到調查問卷中,最終得出以下數據:
表2顯示,影響牡丹區農村小學體育競賽開展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安全顧慮太多
近些年學生在體育課堂或體育競賽過程中猝死,受傷的事情頻繁發生,從而引起了社會各界對青少年體質和學校教育的廣泛關注。學生發生狀況的原因非常復雜但是越來越多的體育損傷事件所反映的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即學生身體素質的普遍下降和健康安全教育的缺乏,甚至部分家長往往無視客觀具體情況,將責任歸咎于學校及體育教師,導致“不出事”成為很多學校領導和體育教師的工作底線,體育教學及競賽的實施效果不言而喻。所以安全顧慮是制約學校體育競賽開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2 物質資源不足
學校體育競賽離不開經費支持。由于我國城鄉二元經濟結構,農村的經濟基礎與城市相差很大,所以基層政府在農村學校上的投人積極性很低。體育經費不足已成為制約農村小學事業發展的“瓶頸”,更不用說用來舉辦體育競賽了。體育場地設施是開展體育競賽活動的前提條件。牡丹區農村小學體育場地設施基礎差、數量少,即使已有的人工草坪場地也是寥寥無幾,大多數操場還是原生態的或是簡單的磚地、水泥地。
2.3 監管措施不嚴
學校體育競賽開展需要政府職能主管部分和教育局的監管,然而牡丹區農村小學地處較為偏僻,交通不發達,教育文件需從市區教育局到區級然后到各鄉鎮教委,最后轉達至各校區,這樣也使得上級部門會有“鞭長莫及”的現象。各小學也可能會因此降低體育競賽舉辦的標準。缺乏相應的監管措施,對體育競賽在牡丹區農村小學的開展造成了一定影響。
3? 決策與建議
3.1 做好安全保障工作
在體育競賽的舉辦過程中,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安全隱患,甚至會出現一些擦傷、扭傷等意外事故,相關領導及體育教師不能因此停止或減少體育競賽的舉辦。因此,相關部門及學校必須做好安全保障工作,經常檢查、維修體育器材及場地,做好比賽過程中的安全工作,維持好比賽場面,降低、消除安全隱患。另外,必須經常對學生及負責體育競賽相關工作的人員進行安全教育,時刻保持安全意識。
3.2 增加體育投入
學校體育的經費和場地器材不足,從而阻礙了體育競賽改革的發展,為此我們要有具體的措施和政策,如可以適當地提高體育教師的室外補貼、運動隊的訓練補助,以及獲得各種表彰時的獎勵。還有,學校的評優評先和晉級中能夠跟主課老師一視同仁等,這樣既提高了體育教師的積極性,又能不斷提高體育教師的素質。學校要專款專用,體育經費要合理支配,并適度增加,改善場地器材等體育設施。
參考文獻
[1] 孫瑋.邢臺市農村小學學校體育現狀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
[2] 韓四萍.河南省豫東地區農村小學學校體育現狀及對策研究[D].鄭州大學,2016.
[3] 翟延露.江蘇省小學學校運動會現狀、問題與改革[D].揚州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