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超
摘? 要:大學體育教學課程構建,有利于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思想。學生的體能訓練和學生身體健康有直接關系,完善大學體育課程構建,充分激發出學生對體育的興趣,讓學生自主性的投入到體育活動中,能夠讓學生素質得到提升。本文通過分析大學體育教學課程的出發點、落腳點,提出基于學生體能訓練的大學體育教學課程構建方案,以期對我國大學生的身體綜合素質提升做出微薄貢獻。
關鍵詞:體能訓練? 大學體育教學課程? 構建
中圖分類號:G808?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2(b)-0130-02
我國的教育改革不斷在深入,大學體育教育課程中對體能訓練也逐漸的重視起來。近年來,體能的測試逐漸完善,大學生體質健康系數也在逐漸上升,大學生體育教學的課程中仍舊存在很多新的問題,本文在對學生進行體能訓練的基礎上,對怎樣開展合理科學的體能訓練展開分析。
1? 大學體育教學課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目前現狀來說,大學生開展體育教學的出發點就是為了增強大學生的體質,讓每個大學生都能夠通過鍛煉不斷增強自己的體質[1]。大學體育教學中只有將學生的體質提升上去才是最理想的效果,很多大學生衡量體育課程的效果也是通過自身體質來判斷。大學生體育課程中,很多教師對學生的體質也比較看重。我國的大學生很多還存在著傳統的思想,對體育鍛煉不感興趣導致體育課程中存在諸多的問題。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體能訓練時,訓練的方式十分枯燥,學生消耗的體力也非常大,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對體能訓練比較排斥,讓學生無法正確認識到體育存在的價值,不能夠弘揚體育精神,不能夠形成終身體育意識。在這樣的局勢下,大學體育教學中,應該選擇多樣化的體育項目和形式,豐富學生的選擇,改變傳統教育的枯燥,讓大學生對體育活動能夠產生一定興趣,選擇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這樣可以培養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能夠自主參加體育各項訓練,讓學生養成一個經常鍛煉的好習慣樹立終身體育的思想意識。學生在自主選擇體育項目的時候也存在一定問題,很多時候大學體育教師的教學重點往往是體育項目的技術和動作,這對學生提高身體素質作用不大,學生也無法自主的進行身體素質練習,這和大學生增強體質的出發點不一致[2]。解決此類問題并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實現的,體育教育者要經過長期的培養方可實現。
2? 基于學生體能訓練的大學體育教學課程構建方案
2.1 把握大學體育教學課程構建的難點
從目前現狀來看,大學體育教學中有兩方面難點,一方面是學生對體育沒有興趣。另一方面是進行的體育訓練對學生提高體能作用不大。這兩方面的問題沒有獨立性,解決起來也不是特別困難,只要教師在教學中科學合理的展開教學,就能非常好的解決這兩個問題。不但可以讓大學生從體育訓練中感受到一定的樂趣,還可以增強學生的體質。體育教學過程中,如果學生能夠對某一項體育活動非常感興趣,能夠自主投入到該項目的訓練當中并長期堅持下去,學生就會養成一種良好的體育習慣,這種現象是每個體育教育者最想看到的場景。某高校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研究,對學生的體育愛好以及學生自主參加體育項目進行了調查問卷,調查結果得出,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學生比經常不參加體育鍛煉的學生身體素質要強很多。這項結果說明學生有自己喜歡的體育運動方式并能夠長期堅持鍛煉,能夠有效提高自身的體能。因此大學中進行大學體育教學課程的時候,主要從兩方面進行,才可以發揮出體育教學的作用。首先不斷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設計一些體能方面的教學方案。其次,激發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項目進行鍛煉培養自己的愛好。只要將這兩方面充分結合在一起,就能將體育教學中的難點瓦解,這兩點內容是構建大學生體育課程的關鍵[3]。
2.2 開展俱樂部體育教學模式
大學體育教學中開展俱樂部體育教學模式,這種模式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將這種模式應用到大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大學生身體素質顯著提高。體育課是大學生不斷進行身體素質鍛煉的主要課程,學校對學生應該加大鼓勵,讓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參加各種社團和俱樂部,主動的參與到體育鍛煉當中,讓學生從各項體育活動中感受到體育的樂趣和重要性[4]。能夠對體育的各個項目特點善于總結,發現各項體育活動中的規律,讓學生在參加體育活動的過程中技術、技巧能夠有所上升,讓學生對體育產生強烈的興趣。引導學生進行體育項目活動的時候,自發性的體會到體育鍛煉對身體的好處,讓學生能夠對體育有一種不斷學習的動力,讓學生不但可以發現體育的魅力還可以增強自身的體質,只有做到這點,大學體育課程才算是成功的。大學中開展俱樂部體育教學模式,教師也可以參與其中,對學生的各項訓練進行指導,這樣有利于學生更好的掌握鍛煉方法。
2.3 對現有教學模式不斷進行深化和創新
體育教學中,現有的教學模式凝結了我國多年教育的精華,其中不免有很多經驗實踐性也非常強,所以對原有的教學模式不能徹底放棄。學校應該在現有教學的模式下,對傳統教學方式和教學策略進行完善和改進。創建大學體育教學課程要以學生體能訓練為基礎,例如: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往往重點放在培養學生技能上,如果只是簡單教授一套完整的動作,就不符合技能的要求,學生只是學會了整套動作而已,對學生自身并沒有太大作用,很多學生學習整套動作的出發點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對體育活動沒有任何的興趣和愛好,對自身體質的提高并沒有太大的作用。大學中太極拳就是有個比較典型的例子,很多學生學習太極拳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和真正的太極拳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也不符合太極拳的要求。曾經有體育教師在學生學完太極拳以后,對學生的心率進行了測試,測試結果發現絕大多數學生的心率持上升狀態。這項測試結果可以表明太極拳課程的開展,對學生身體素質并沒有明顯的提高,也更加證明太極拳對提高大學生的體能并沒有多大作用。大學中開展體育課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從而提高學生的體能增強學生體質,并不是讓學生掌握一套動作去應付考試,對自身的素質沒有任何幫助。因此,構建大學體育教學課程,要充分滿足學生多方面的需求,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按照自己的興趣去選擇項目,將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最大化地挖掘出來。
3? 結語
我國教育體制在不斷深化,對體育教學的標準也相應提高。要求大學體育課程開展的標準不僅要遵循學生的興趣愛好,還要以鍛煉身體素質為主要目的。讓學生對體育鍛煉產生興趣,自發性的投入到體育鍛煉當中,這樣有利于學生形成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本文主要以體能鍛煉為主要基礎,對大學體育教學課程構建的教學理念進行了分析,既要讓教學中保留傳統教學的經驗,也要對傳統教學進行創新,這樣才可以達到大學體育教學課程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張大鼎.基于學生體能訓練的大學體育教學課程構建[J].當代體育科技,2016,6(36):40.
[2] 劉英輝,鞏慶波,于愛軍.精課時,抓體能,構建高校體育教學新模式[J].青少年體育,2014(11):69-71.
[3] 劉昊.高校體育選項課中開展體能訓練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7(1):44.
[4] 王黨生.高校體育選項課體能訓練項目引入分析[J].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7,25(3):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