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摘? 要: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是當代大學生的必修課程。這門課程的質量和效果,對于祖國未來下一代的身體素質和運動理念將造成重要的影響,加之當前高校公共體育教學評價體系不夠完善,評價的標準也參差不齊,這種情況不利于教師的全面發展和課程質量的提高。本文從分析高校公共體育教學體系異化現狀入手,給出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的規劃,以促進體育課程事業更好更快地發展。
關鍵詞:高校? 公共體育? 教學? 評價體系? 異化? 規劃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2(c)-0106-02
造成高校體育教學評價體系異化的現象有很多種,造成現狀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因此需要我們對其結合實際進行綜合合理的分析,給出一個全面、理性、高校的評價體系的規劃方向,提高高校公共體育教學質量,不僅促進廣大體育教師約束自身行為,并且使廣大學生獲得利益。
1? 高校公共體育教學評價體系的異化現狀
1.1 公共體育教學評價方式單一化
高校公共體育教學評價的方式出現過于單一的現象,這樣單一的評價,有利也有弊。一方面單一的評價可以使教學的質量和效果有一個相對標準的定位,并且直接的說明現象。另一方面不同高校還存在差距,學生整體的身體素質的差距等。并且高校公共體育課很大一部分是由室外天氣因素所決定的,再加上學生在運動中的多種不確定性等,因此單一的評價方式完全不可以體現出全面的公共體育教學的質量。對于單一評價的現象,評價的結果可能會直接與教師的薪掛鉤,因此教師可能由于評價系統的引導,一味地追求一個方面的高評價,而往往忽視其他方面的要求,因此單一化的弊端非常嚴重。在一定程度上,這樣的評價也有失公正,缺乏實際,這個也是形成高效公共體育教學評價體系異化現象的形成和發展。
1.2 公共體育教學課時壓縮
結合實際情況,目前很多高校出現公共體育課程嚴重壓縮的現象,有的高校甚至沒有公共體育課。所以就出現這樣一種狀況,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排斥心態,再加上高校的縱容放任不管的態度,就形成公共體育課時嚴重缺乏的現象。久而久之,公共體育課程就演變成整體課程的邊緣課程,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教師的教學評價體系就無從談起了。這種情況下的悲哀就是需要國家統一制定,統一規定最低課時。產生各種課程壓縮體育課,體育課在老師們和同學們心中成為排名最靠下的位置,進而肆意的排擠和減少。
1.3 公共體育教學質量評價缺失
如果高校不能出臺充滿客觀性、合理性的教育教學評價體系的話,那么教師們因為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量化,就會造成對待課堂的態度隨意,備課不認真不積極的現象出現。并且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評價缺失,也不會重視這門課程的體驗了。公共體育課程質量情況堪憂,當今學生對于體育課的積極性不高,再加上教師對于課堂的認真度和負責任度不夠等,都將造成課堂效果的嚴重缺失。學生與教師對待課程態度相同,就將導致公共體育教學質量評價有失公正和一定程度的缺失。因為無論怎樣的課堂效果對于學生和老師來說都是無所謂的,認真備課和不認真備課所帶來的反饋相同,這就折射出合理的整改和規劃公共體育教學評價體系是刻不容緩的,需要馬上付諸于行動的。
1.4 公共體育教學目標和評價指標紊亂
公共體育教學目標往往是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而有所調整的,并且也是真實的教學實際的反饋。然而,根據目前的調查情況來看,往往更多為了達成教學目標而實施充滿功利性的教學活動,而不是根據學生身體素質的實際情況而設立的活動。還會出現學生反復學習相同程度的內容,或者只是將浮于表面的內容反復學習而已,并且教學評價往往會與升值、薪資等功利性的結果聯系在一起,因此就會建立一個錯誤的價值導向,教師隊伍帶著利益化的目的性就會造成公共體育教學目標和評價指標的嚴重紊亂。
2? 高校公共體育教學評價體系的規劃方向
2.1 建立完善合理的評價體系
要想徹底改善現如今教育評價體系的異化,就需要從最根本的評價體系入手整改。需要秉持著科學、合理的準則,完善教學評價體系。基于這樣的準則之下,能夠保證教學評價體系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富有科學和客觀的雙重效果,進而弱化功利性對于教學評價體系的影響,并且在評價中積極調動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創新積極性等。真正做到將教師對于體育專業以及教學的熱愛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共同發展體育教學事業。
2.2 明確客觀的教學目標
對于教學目標的設立,需要基于客觀的角度出發,基于學生真正的需要出發。我們應該深刻的意識到,科學的指導思想要始終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中,要倡導一個風向標,促使教師針對自身實際教學所呈現的問題,進行一定程度上的調整,始終依賴于科學為主,將體育思維賦予創新性、創造性。鞭策自身體育專業素養的提高,從而高效地提升教師的整體質量。要想完成這個目標,需要對于教師隊伍給與一定的思想教學培訓,樹立摒棄功利性、利益性為主要目的,取而代之的是樹立為了使課程更為有效呈現而努力的方向。
2.3 教學評價體系延伸化、多方化
高校的教學評價體系的評價主體,以往是由高層領導組成,這樣評價團隊所呈現的結果在很大程度上會有失公平公正性,缺乏客觀性。領導并不是高校體育教學的直接受益人,我們可以采用多方評價的體系,將教師之間互相評價教學、師生之間互相評價以及家長對于教學的反饋意見等綜合評價考慮,這樣可以避免過于主觀的評價而造成教學評價不公平的現象出現。因此我們需要將教學評價體系的評價主題多方化、廣泛化,綜合比較起來的結果將具備真實和公正性。并且對于評價的方式方法還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從而徹底有效的改正異化。
2.4 教學評價體系標準合理化
教學評價的標準對于不同課程應當給與不同的側重點,這樣在保證評價有效的前提下,還保證了公平公正。然而目前出現評價標準單一嚴重的現象出現,雖然這樣的評價體系能夠凸顯一定的優勢性,但是高校的教學評價不能完全依賴于數字化、表面化的內容組成,因此我們有理由也有義務將教學評價體系合理化、正范化。教學評價體系標準的多樣化將增強評價系統的操作可行性,以及公眾對于結果的認可度提高。在評價的同時還需要進行不定時的抽查,以便督促體育教育事業的全面提高,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前文的詳細分析已經凸顯了我們現在所面臨并且需要解決的問題,我們要綜合完善高校體育教學的評價體系,真正做到評價結果的公平和公正,促進教師隊伍更好更快地發展。因此改善當前的這種狀況,需要我們全體人員的努力,真正從上到下制定并且完善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前路漫漫,需要你我共同砥礪前行。
參考文獻
[1] 曹慶榮,曹小芬.基于“三維一體”的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6(28):89-90.
[2] 魏勝輝,顏海波.我國高校體育教學評價體系的異化與規劃[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4,34(5):10-13.
[3] 李陽,鄭鷺賓,顏中杰.上海市高校公共體育教學評價體系研究——基于“健康促進工程”的視角[J].體育科研,2014,35(1):9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