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佳菲 康宇華 宋弋戈
摘 要:鄉村振興戰略,產業發展是基礎。電子商務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手段,在刺激農村消費、激勵農業升級、發展精準扶貧、推進農業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基于內丘縣的實地調查,對內丘縣電商扶貧近況加以分析,發現農村電商扶貧存在的問題并分析。將電子商務與農村貧困地區的特色相結合,提高電商扶貧的精確的管理,促進電商生態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鄉村振興、電商扶貧、現狀、對策
2019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明確提出了“實施數字鄉村戰略”,要“繼續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施行‘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在政策方面肯定了農村電商在扶貧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本文以邢臺市內丘縣為例,基于內丘縣的現狀調研,發現農村地區實施電商扶貧的主要困難和問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索電商扶貧的建議對策。
一、內丘縣電商發展現狀
1.電商發展基本概況
內丘縣建立了電子商務中心,是農村綜合示范縣,重點發展區域公益品牌,產業扶貧,人才培養,促進農村電子商務蓬勃發展,不斷為之注入新的內容。內丘縣交通便捷,資源豐富,中藥材和農產品的產量都很充足,其中邢棗仁和富崗蘋果的品牌知名度高。通過調查研究內丘縣各個鎮下的共十個村,發現農村電商大多以發展農特產品為主,以村為單位,以農村淘寶為基點進行電商發展,電商扶貧取得較好效果。
自2015年7月起,內丘縣電子商務創業孵化中心不斷轉型創新,努力尋找電子商務“魚塘電子商務”發展的新模式,它在促進該縣經濟增長和產業轉型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內丘縣的電商孵化中心被評為了省級大眾創業空間和市級創業孵化基地。截至到2017年,內丘縣電商中心已入駐各種電商企業104家,培訓電商人才850余人,帶動人員就業1000余人,申通、圓通、韻達、郵政等13家快遞企業在內丘縣開設分支機構,中心入駐企業累計營業額達3800萬余元,實現了農村淘寶普及化。2018年內丘縣被確認為河北省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同時也摘下了貧困縣的帽子。
2.電商扶貧主要做法
(1)制定政策,加大資金扶持力度。內丘縣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和支持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實施細則和電子商務產業園區的支持措施。縣委、縣政府共安排專項資金1500余萬元促進電商發展。通過各種方式與金融系統合作,向42家中央商戶和42家農村淘寶合作伙伴申請了42張1-3百萬元的信用卡。
(2)典型引領,帶動眾多電商創業。電商們互相學習,抱團發展。其中以富崗蘋果為代表的太行山土特產帶動了電商創業就業,大力發展以農特產品為主的、多種形式并行的電商扶貧。將電商線上與實體線下相聯合,推動農村電商扶貧工作的有關進程。
(3)立體培訓,提供“保姆式”服務。孵化中心為電子商務提供商分批和批量舉辦電子商務培訓班,選擇“學習+同步培訓操作”模式,開展保姆式教學。使用多媒體教室進行微商經驗分享、淘寶運營推行等專題發展培訓,逐漸實現由“扶貧”向“扶智”的轉變。
二、農村電商扶貧發展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電商基礎薄弱,服務功能有待加強
首先,雖然城鄉光纖基本覆蓋,但免費WIFI等信號的網絡信號較差,兆字節不高,流量不通暢,操作非常不便。有些人沒有深入掌握計算機應用知識,操作起來非常困難,農村公路等基礎設施沒有達到全覆蓋。其次是縣、鎮(辦)電商服務站的功能短缺。縣電商中心的業務引導服務不足,縣電商中心的功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然后是縣、鎮、村三級電商組織構建系統不健全,牽頭總作用運用還不夠充實,買多、賣少。最后是物流配送系統不完全,面積覆蓋小,并且快遞價錢較高,企業積極性不高,限制了電子商務在農村的發展推廣。
2.電商服務體系與配套體系沒有很好融合發展
縣、鎮、村雖然有電商服務網點,但這些網點運轉不規范,只是使用互聯網展開了賣和買,沒有完全使用服務網點的“一點多用”功用。與站點建立相匹配的倉儲物流、配送服務、技術服務、中介服務、行政服務等還不完善,農村的“最后一公里”問題沒有獲得有效解決。
3.農特產品品牌培育不夠
農產品規模小,品種多,相對分散,質量低,并且大部分沒有質量認證和品牌商標,電商在產品分類分級、初深加工、商標注冊、品牌打造方面發展嚴重不足。初級產品很難轉變為網銷產品,在市場上占有率較小,品牌知名度不高,影響力不大,線下銷售量高于線上銷售量。
4.電商培訓不夠,電商人才缺乏
發展電商需要大批既掌握網絡應用技術,又熟悉行業程序的復合型人材。電商知識培訓以一些深奧的理論知識為主,大部分人都不能完全掌握了解,缺少實際操作。電商人才緊缺,一方面懂電商的專業人才缺乏,另一方面與電商運營有關的管理、營銷、物流、客服、美工、策劃、包裝設計等方面的人才也特別稀缺。
5.電商規模不大,示范帶動效應不強
電子商務企業規模小,組織不健全,經營不規范,大部分僅僅只有線下的實體店,而且銷售產品基本都是初級產品,質量低、缺少深度加工和規范化生產,產品的上線下線少,網銷額度低,輻射帶動作用不強。
三、農村電商扶貧建議
1.優化發展環境,提升服務能力
首先,加速提升網絡信號質量,增加寬帶兆數,整體提高鎮村寬帶覆蓋面,完全發揮應有作用和功能,加快推動農村道路基礎設施完成全覆蓋。其次是增強縣電商中心人員的業務培訓力度,提升業務引導能力,實實在在發揮好縣電商中心的作用。然后是健全縣、鎮、村三級的電商服務組織,恪守責任,經營引導服務好本區域內的電商服務組織,爭取農特產品實現線上線下多銷售。最后是全面實施扶持政策,促進物流快遞進村以及進戶,全面改革農村電子商務扶貧發展,實在解決電子商務進農村“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2.加快電商服務體系與現代化物流體系深度融合
首先引進一個實力強勁的電商物流服務企業,牽頭組織全縣的物流快遞資源,建立具備集散中轉、倉儲配送等功用的縣級物流快遞倉儲分揀中心,計劃好配送線路,切實發揮好鎮、村電商站點平臺的作用,完成一點多用、一網多用,使物流成本降低、服務效率提高。然后鼓勵鄉鎮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網站同時開展線上線下銷售,開展代取物品,送貨上門以及收貨等服務。盡快解決工業品下鄉“最后一公里”和農產品進城“最初一公里”問題。最后加大對電商物流快遞倉儲分揀中心建立的扶持力度,裝備專用物流配送車輛,實施政企聯合運作形式。
3.加大農產品品牌培育和產品包裝力度
首先要環繞農產品流通標準化、品牌化和質量把控,經常開展農產品“三品一標”及SC認證,對農產品進行產品分級,深加工,精細研發,包裝設計,商標注冊和品牌建設,建立農產品特殊產品可追溯平臺數據庫,解決銷售的先發制人障礙。然后在打造品牌的同時,積極研發包裝新產品,嚴格質量標準,提升產業規模。
4.廣泛宣傳,加強培訓,積極引進電商人才
首先,我們必須增加電子商務知識的推廣,讓大家都知道,電子商務不僅可以在線購買,還可以在線銷售。然后針對網銷愛好者,增強培訓,激勵引導他們踴躍的創業就業,強大電商從業人員隊伍。最后,要選精通電子商務的專業人才吸引到縣電商中心工作,引導全縣電子商務工作,與此同時縣電商中心也要努力培養本土電商人才,通過模范領導促進縣內電子商務的發展。
5.積極培育電商大戶,示范帶動電商發展
首先要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強度,引進強勁的電商企業落戶本地,對農特產品實行深度加工和研發,完成標準化生產和集約化、規模化經營。然后激勵電子商務企業轉型升級,增大生產規模,延長產業鏈,進行產、供、銷一體化式的服務,實行企業或專業合作社+電商+貧困戶的電商發展形式。然后再鼓勵電商企業加大服務規模,密切同物流快遞企業合作,增加服務面,延長產業鏈。最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對銷售量大、服務質量好的大型電子商務企業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和獎勵。
四、總結
電商扶貧是推進農村脫貧的重要途經,不斷地提升電商扶貧的準確度和實效性,將“扶貧”轉變為“扶智”,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保障,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文怡.農村電商扶貧的現實困境與對策——以通榆縣為例[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139-140
[2]張瑞娟.農村電商助力精準扶貧.經濟,2019
[3]周文靜.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企業科技與發展,2018
[4]田舒瑤.河北省農村電子商務困境調查研究報告.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
[5]于新穎.河北省農村電商扶貧的現狀與對策.鄉村科技,2017
[6]李麗、李勇堅.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與趨勢.經濟研究參考,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