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摘要:隨著經濟活動的復雜化和多元化,會計工作面臨著諸多挑戰和危機,會計信息失真已成為全社會亟待解決的問題,會計監督的作用則日益受到重視。本文在分析我國目前會計監督現狀的基礎上,對2017年《會計法》的最新修訂有關會計監督方面做出的完善進行了分析;最后,為了進一步提高會計監督質量,對現行的《會計法》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會計監督;現狀;會計法;修訂;建議
會計監督作為會計的基本職能之一,既是對會計核算質量的保障,也是《會計法》重點規范的內容之一。廣義上的會計監督包括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隨著經濟活動日益多元化,會計監督的范圍也在不斷擴大,貫穿于企業經濟活動的各個環節。同時,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既給企業創造了更多的機遇,也使得風險進一步加劇,會計監督也面臨著新的挑戰。
一、我國會計監督現狀
(1)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難以起到有效的約束作用
完善的法律法規可以對會計人員的思想和行為起到規范和監督的作用,反之,法律法規的不健全則難以產生有效的約束。我國的《會計法》經過多次修訂,對會計監督方面的內容做出了一定的補充和完善,但是經濟活動的多元性和復雜性要求會計監督方面應該制定更加具體、明確、細致的規定,而不是泛泛的一概而淪、模棱兩可。尤其是針對會計行為的相關責任、監督主體和執行主體沒有明確的規定,實際的會計監督工作無法可依,缺乏法律保障。
(2)內部控制制度薄弱,難以真正落實到位
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是規范員工行為,控制企業風險的有力保障,但是有的企業卻把內留勻空制制度形同虛設,當做應付檢查的擋箭牌,內部控制制度在執行中遇到重重阻礙,并沒有發揮它應有的效力。領導不重視、員工不配合,企業準以形成依規行事、互相監督的氛圍,更容易滋養違法違規的不良因子。
(3)會計人員整體素質較低,缺乏繼續教育意識
會計證取消之前,會計行業的準入門檻不高,一些學歷較低的人只是通過了會計從業資格就可以從事財務工作,其中一部分人缺乏職業技術培訓和職業道德灌輸,一方面他們沒有主動學習、終身學習的意識,法律意識和風險防范意識不高;另一方面企業也缺乏這方面的考核機制,再加上一部分心懷不軌的管理者通過威逼利誘等手段,聯合會計人員做出一些違法違規的行為。
(4)外部監督體系有待建立健全
外部監督是會計監督的重要組成部分,保障外部監督的法律地位,使其真正發揮監督作用。政府部門的監督雖然法律強制力較強,但是部門之間權責界定不清,權責不清就容易產生執行空白以及互相推諉的情況,工作的重復勝和交叉性也會加重政府部門的任務和壓力,降低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同時,社會公眾、會計師事務所、新聞媒體等外部監督的力量不容小覷,但是信息共享程度不高以致于并未達到預期效果。
二、((會計法》的修訂是對會計監督內容的完善
從1985年頒布第一部《會計法》以來,會計的監督職責就被寫進了法律,并在以后的每次修訂中不斷的完善和優化其具體內容。2017年的最新修改,對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相關法律責任上也更加明確和清晰,在會計監督方面的完善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會計人員整體素質提高,有助于加強自我監督意識
會計從業資格證的取消從表面上看是降低了從業門檻,但是企業對會計工作人員的選聘會更加嚴格,行業內的競爭也會更加激烈,所有會計工作人員必須參加繼續教育,以往憑借一張會計從業資格證“混日子”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這就對一些缺乏專業能力、職業道德水平低的會計人員敲響警鐘。企業對會計人員的考核會更加注重繼續教育,強化他們的法制觀念和責任意識,會計人員專業能力和職業道德水平也會成為內部監督的重點。會計人員必須不斷加深學習意識,自覺將終身學習內化為一種習慣,不僅要學習業務知識,更要加強職業道德建設,這就有助于會計人員形成一種自我約束的力量,從而促進企業內部監督的執行。
(2)法律責任更加明確,有助于提高內部控制的效力
2017年修訂的《會計法》對一些違法違規行為應承擔法律責任進行了重新表述。首先,對于未按照法律法規要求設置會計賬簿、填制和取得會計憑證、選擇會計處理方法、保管會計資料等的會計人員,不再是以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為主,而是要面臨著五年內不得從事會計工作的重大懲罰。違法成本的提高將在一定程度上規范會計人員的行為,迫使他們嚴格按照法律法規進行會計活動,有利于會計工作的健康發展,提高和完善會計信息質量。其次,“未按照規定建立并實施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或者拒絕依法實施的監督或者不如實提供有關會計資料及有關情況的”也將在五年內不得從事會計工作,這就意味著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法律地位的提高,會計人員必須高度重視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實施,積極配合監督工作的執行,堅決杜絕虛報隱瞞和不實情況,有利于保證內部控制制度的可持續開展和實施效果。最后,對于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告的犯罪行為,會計人員的法律責任進一步加重,在五年內不得從事會計工作,這既是對每一位會計人員的警示,又是對違法行為有效的遏制,有助于企業內部監督制度真正落到實處,在“自律”和“他律”共同的作用下,內部控制制度的效力才能得到良好的發揮,才能將違法違規行為排除在企業之外。
(3)法律約束力進一步加強,有助于構建良好的會計監督環境
會計工作的合法合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企業的健康有序發展,一些會計人員在領導的指使或者迫使下鋌而走險,編制虛假賬務記錄,提供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更有甚者做出貪污、挪用公款等違反法津法規和會計職業道德的行為。這不僅給單位造成了巨大危害,對整個社會的經濟活動正常,運轉也造成了負面影響。對于匕主犯罪行為,新修訂的《會計法》加大懲處力度,對其中的會計人員禁止從事會計工作。終身禁業將意味著會計職業前途從此夭折,會計人員必須要潔身自好,提高責任意識和風險意識,保持自身獨立性和客又則生,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同時,管理者也將認識到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體系和會計監督體系的重要性,領導的重現和全員參與將在企業內部建立起內部監督的良好氛圍和環境。另外,外部相關部門將有法可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充分發揮外部監督的力量,促進整個社會經濟秩序的健康運行。
三、進一步優化會計監督制度的幾點建議
(1)《會計法》應該明確界定外部監督主體及其權責等,增加有關監督主體、范圍、程序、結果處理等方面的內容。一方面,監督主體之間權責不清容易造成檢查監督工作中的相互重復和交叉,“多頭管理”會引起責任推諉的現象。另一方面重復檢查造成“一事再罰”,增加監督成本,形成資源浪費。同時,社會公眾、會計師事務所等是外部監督的重要主體,應該將他們納入會計監督的法律體系,提高全民參與監督的意識,并對他們的監督權提供法律依據。
(2)建立會計人員誠信平臺,營造誠信的社會環境。公眾對于企業和會計人員的監督由于成本費用和信息不對稱等原因,可能會存在缺乏監督機會、權利得不到保障的情況。《會計法》應該著眼于建立誠信平臺,對企業和會計入員實行誠信評級,該平臺可以與稅務部門、財政部門、證券監管機構、金融機構等系統對接,對不合規、不合法的企業和會計人員予以懲罰和公示,加大外部監督的力量,對企業和會計人員形成強大的威懾力。
(3)對會計信息化過程中存在的法律空白進行填補,監督和控制其中的風險點。會計信息化在提高會計工作效率的同時,在數據安全性、軟硬件環境以及信息泄露方面存在巨大隱患,需要法律對其加以規范和監管。《會計法》應該對會計信息系統的生產者和使用者制定明確的規范和法律責任,增加會計信息系統的安全認證、檢測、風險評估內容,補充會計信息系統的內部控制措施方面的相關規定,同時,可以同時借鑒《證券法》和《網絡安全法》,明確細化會計的行政處罰與刑事處罰界限。
參考文獻
[1]蔡麗娟.對企業會計監督的思考[J]財務管理,2018,(31)
[2]吳聯生;陳向民.關于新《會計法》的討論綜述[J]財會通訊,2000,(5)
[3]高蓮盛.《會計法》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研究綜述[J]財會研究,2007,(7)
[4]諶燦霞.對《會計法》修訂中會計信息化方面的幾點思考[J]財務與會計,2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