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思雨
摘要:近年來全球生產布局與貿易投資規則體系的重構愈演愈烈,中國積極推動上海自貿區建設以面對國際經濟發展的新模式,為中國經濟發展帶來更多的機遇。目前上海自貿區建設在各方面雖已有若干成果,但在貿易發展方式、自貿區功能定位、關稅稅種及稅收制度、人民幣利率市場化進程和產業空間布局結構等方面還存在問題。本文通過對問題成因的分析,對比國際自貿區的發展經驗,借以探索適合上海自貿區發展的模式,保障優勢,拓展經濟增長的新空間。
關鍵詞:上海自貿區;離岸貿易;關稅;利率市場化
當前全球經濟貿易投資規則正逐步走向新的紀元,發達經濟體主導的一些投資保護協定對國際經濟的撼動能力與日俱增,上海自貿區的成立展現了中國對外開放升級的戰略姿態。2015年4月20日,上海自貿試驗區從28左右平方公里擴大到120多平方公里。自掛牌起自貿區已經完成了多個境外投入項目的備份在案,大量的對外資金投放,極大地推動了企業走出去。
一、上海自貿區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貿易發展受限、自貿區功能重疊、稅種冗雜且稅收手續繁瑣
中國依然處于全球貿易價值鏈的中低端,貿易發展在新的國際經濟格局下仍有很多局限,服務貿易發展的產業根基較為薄弱,內部結構不合理,國際競爭力不強,貿易結構相對失衡,而且呈現逐年擴大的趨勢。目前上海自貿區還存在功能劃分不明確,功能重疊的現象。
當下,上海自貿區在稅收方面還未形成一套完善的制度框架,一些高端功能的主體引進和功能拓展仍受到稅收政策的制約,不僅表現在稅率上,還有征收機制、征收方式等方面的問題,很多新興領域都對傳統的稅收制度提出了挑戰,急需建立一套能有效促進自貿區發展的稅收政策,更好地解決目前存在的稅收手續繁雜的局面。出口退稅制度不完善,降低了稅收制度國際競爭力。
(2)人民幣利率市場化遇瓶頸、產業布局混亂且空間規劃不良
目前,從上海自貿區的進程來看,經濟發展狀況、金融市場的開展程度、法律法規的完備狀態、退出市場的相關制度、貨幣當局的政策執行力都很欠缺,在這種環境下,人民幣利率市場化的過程一定要放緩,銀行內部的風險管理程度還較低、金融工具品種并不齊全、正當規避風險的產品和工具不完善,這些都是利率市場化的短板。
前期產業入駐規劃不完善,大量涌進自貿區的產業沒有系統的布局規劃,導致自貿區的空間利用不科學,各產業聯動效率低下,不能產生互相促進的作用,總體導致了上海自貿區的產業發展不協調,不能充分利用空間優勢。
二、上海自貿區現存問題的應對措施
(1)發展服務貿易與離岸貿易、關稅改革與提高通關效率
上海自貿區只有盡快開展服務貿易,才能在國際貿易中站穩腳跟,拓展服務貿易領域,擢升服務貿易級別功能,通過向高級貿易發展,創新產業形式。打造負面清單模式,開展服務貿易,對接國外投資管理制度。此外,要重視創造離岸貿易發展的條件,創新離岸貿易模式,逐漸形成自貿區或自由港境內關外、高度便利化的特點。
上海自貿區在稅收征收制度方面,要充分借鑒國際上的先進經驗,結合自貿區的特點和需求,從機構設置、征收方式、服務方式等多方面探索形成與國際接軌的稅收制度。創新稅收管理方式,推行專業化集中審批,創新稅收服務制度,加快稅收立法。簡化現有的關稅稅目,根據課稅實質,擴大減免范圍,之后考慮在自貿區內進一步降低關稅稅率。
(2)推進利率市場化與加強監管、系統全面的發展
積極推進利率市場化,逐漸建設由市場貨幣供求決定利率水平的利率制度,放松自貿區內的銀行業管制,容許區內企業在上海的證券交易場所掛牌交易,加強區內金融監管,保留一定的資本限制,抑制套匯、套利,在推進利率市場化的同時,保證金融開放的危機可控,避免外資對中國金融系統的沖損,保護利率市場安穩健全。營建寬松公平的市場準人環境,施行便利規范的企業設立制度,建立高效的市場營商環境監管體系。推動建立以信息公開和社會監督為原則的年度申報管理制度,發揮行業協會監管,行業自律機制。轉變政府職能,創新管理方式,注重法治化、市場化,監管事中事后。
為長久穩定發展,上海自貿區要注重選擇性發展例如智能制造、數字服務等制高點,圍繞新型高科技領域,選擇性實現技術突破和應用創新,基于信息技術深入發展、廣泛滲透,創造平臺來服務產業模式創新。重點支持跨國公司和大企業集團創新,重視催生“微觀跨國公司”聚集,推動制造業企業完成中間環節外化發展轉型,塑造產業鏈競爭新優勢。建設智慧城市,增強信息化與城市化的深入結合,形成適合新產業革命進行的外在環境和內在機制。
參考文獻
[1]代鑫琪,關國才.上海自貿區的發展問題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5(6):4849
[2]鄭有貴.立體視角下上海自貿區國際經驗借鑒[J].金融經濟.2014(25):6366
[3]方竹瑞,鄭家琳,柏楠.關于上海自貿區初期建設若干現象的討論[J].創新.2013(2):97101
[4]祝佳音.上海自貿區建設的進展問題及政策建議[J].吉林金融研究.2013(7):5-10
[5]李思.上海自貿區建設需解決五大問題[N].上海金融報.2015-05-05(A07):10
[6]王銳蘭,李玉芳.我國負面清單制度改革基于上海自貿區的實踐[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15(4):8-13
[7]賀小勇.TPP視野下上海自貿區的法治思維與問題[J].經濟師.2014(4):2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