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安玲
摘要:本文選取學者們關注較少的民族地區金融支持旅游精準扶貧現狀進行探索,以湖南湘西州花垣縣2鎮6村的調研為支撐,從金融支持旅游精準扶貧發展成效角度,以貧困人口為重點關注對象,分析花垣縣金融支持旅游扶貧產業發展現狀。
關鍵詞:旅游精準扶貧;金融支持;發展現狀
一、前言
長久以來,鄉村貧困是阻礙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原因,解決鄉村貧困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自2013年精準扶貧提出以來,各類創新扶貧模式層出不窮,鄉村旅游扶貧應運而生。花垣縣旅游資源豐富、民族文化厚重,以政策支持為引導、金融支持扶貧為杠桿,走上了鄉村旅游精準扶貧之路。中共湖南省委針對湘西州制定了《關于金融助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初步建立了扶貧小額信貸為主體、以“一授、二免、三優惠、一防控”為核心的金融產業扶貧新模式。
二、花垣縣金融支持旅游精準扶貧發展現狀
(1)調研概況
調研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以雅酉鎮捫岱村、排臘村、坡腳村和雙龍鎮金龍村、十八洞村、芷耳村2鎮6村為調研地。實地走訪58戶苗族村民,共獲取58份有效農戶調研問卷。
(2)花垣縣金融支持旅游精準扶貧的現狀分析
1.花垣縣旅游精準扶貧幫扶機制
一是由兩家國有旅游開發公司花垣苗疆旅游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和湘西邊城風情小鎮旅游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向建卡立檔貧困戶租賃房屋并以支刊房屋租金方式,直接扶持貧困戶脫貧。二是由苗疆旅游開發公司向建卡立檔貧困戶租賃土地、山林并以支付租金方式,直接扶持貧困戶脫貧。三是建卡立檔貧困戶以房屋、土地、山林人股,苗疆旅游開發公司以保底分紅方式讓建卡立檔貧困戶脫貧。四是提供就業崗位,輻射帶動農民群眾脫貧致富。五是提供經商、農產品銷售和服務對象,幫助農民群眾脫貧致富。
2.花垣縣旅游扶貧資金投入機制
花垣縣依托旅游精品線路建設、旅游示范村建設、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鄉村旅游業態扶持、宣傳營銷、旅游培訓等鄉村旅游扶貧工程,加大資金投入,目前已投入資金17920萬元,資金來源主要包括上級政府專項撥款、花垣縣地方政府財政資金以及旅游開發公司資金投入。
3.花垣縣金融支持旅游精準扶貧的主要成效
第一,旅游發展資金支持力度加大
花垣縣為大力推進鄉村旅游扶貧工程,支持旅游扶貧開發,實施旅游扶貧“十項工程”,包括旅游規劃、旅游精品路線建設、景區項目建設、旅游公路建設、特色民居協調整治、生態旅游長廊建設、旅游脫貧示范村、示范產業建設、旅游宣傳營銷、品牌創建、業態扶持,并整合中央、地方各級政府財政資金及銀行貸款、企業投資等社會資金投入項目建設開發,資金到位率高。
第二,旅游產業快速發展
一是旅游規劃引導強化。花垣縣鄉村旅游規劃、實施方案及鄉村旅游重點村十八洞村、金龍村、芷耳村、磨老村發展規劃已完成。二是旅游村鎮建設力度加大。重點發展邊城茶峒“AAA”級旅游景區、古苗河國家濕地公園、金龍苗寨、十八洞村、芷耳村等14個苗族生態文化旅游村鎮,扶持金龍村、捫岱村、老寨村、十八洞村、坡腳村、茶園坪村等6個國家級特色村落,建設排碧鄉板栗村、十八洞村,排料鄉金龍村3個民族特色村寨,并著重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三是旅游產業配套設施完善。目前花垣縣擁有賓館、旅社80余家,二星級旅游飯店1家,共有標準間1200多個,總床位數近20000余張,年接待能力可以達到600萬人次以上。 “神秘苗鄉”文化生態旅游精品線路沿線鄉村旅游交通引導標識牌安裝工作已完成,完成安裝二級旅游交通標志牌9塊以及旅游氛圍雕塑I座。四是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逐年增加。花垣縣旅游產業尚處于初級開發狀態,整體旅游市場影響力較小,現有游客以湘西州、湖南省和周邊地區游客為主。近年來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均逐年上升。
第三,貧困人口從旅游發展中獲益增加
花垣縣已完成《帶動脫貧人口統計表》、《幫扶措施實施辦法》等旅游扶貧規劃的編制,進一步明確貧困人口的具體幫扶措施和機制。具體實施過程中按照“旅游發展帶動扶貧開發,扶貧開發促進旅游發展”的思路,將鄉村旅游與全域旅游、現代農業園區和美麗鄉村建設等有機結合,貧困農戶從旅游發展中獲益的主要方式包括以開辦農家樂等形式參與旅游經營、接待服務游客、銷售土特產品、流轉土地、參股分紅等等。
參考文獻
[1]李佳,田里,王磊.連片特困民族地區旅游精準扶貧機制研究——以四川藏區為例[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7,38(06):116-121.
[2]吳靖南.鄉村旅游精準扶貧實現路徑研究[J]農村經濟,2017,(03):99-103.
[3]張莉.旅游扶貧金融支持文獻綜述[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7,(06):62-63.
[4]政銀合作支持鄉村旅游扶貧[J]四川農業科技,2017,(0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