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衛華
摘 要:供熱企業與民生息息相關,為保障居民供熱采暖,國家給予了供熱企業部分優惠政策,具體包括房產稅、土地使用稅、增值稅這三個稅種。同時,為了支持拱熱企業的發展,各級政府也大力采取扶持政策,給予財政補貼,從而影響到了供熱企業相關涉稅事項及會計處理。
關鍵詞:房地產;稅務;增值稅
一、房產稅、土地使用稅
自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對向居民供熱而收取采暖費的供熱企業,為居民供熱所使用的廠房及土地免征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對供熱企業其他廠房及土地,應當按規定征收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
如何計算供熱企業免征的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呢,供熱企業經營范圍不同。
(1)對專業供熱企業,按其向居民供熱取得的采暖費收入占全部采暖費收入的比例計算免征的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
(2)對兼營供熱企業,視其供熱所使用的廠房及土地與其他生產經營活動所使用的廠房及土地是否可以區分,按照不同方法計算免征的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
(3)對自供熱單位,按向居民供熱建筑面積占總供熱建筑面積的比例計算免征供熱所使用的廠房及土地的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
二、企業所得稅
供熱企業因為是民生企業,會得到當地政府的扶持,并會收到當地政府給予的各種性質的補貼。那么企業收到政府的補貼,如何納稅呢?
(1)對于企業取得的各項補貼是否繳納企業所得稅,要看補貼的性質。如果企業收到的政府補貼符合不征稅收入的條件,那么可以作為不征稅收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從收入總額中減除。符合不征稅收入的三個條件:
1.企業能夠提供規定資金專項用途的資金撥付文件;
2.財政部門或其他撥付資金的政府部門對該資金有專門的資金管理辦法或具體管理要求;
3.企業對該資金以及以該資金發生的支出單獨進行核算。
(2)取得的政府補助是一次性計入損益還是分期攤銷呢?這要依據政府補助的分類來界定。
政府補助分為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和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
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是指企業取得的、用于購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長期資產的政府補助。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是指除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之外的政府補助。
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確認為遞延收益,并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配,計入當期損益。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分別下列情況處理:
1.用于補償企業以后期間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確認為遞延收益,并在確認相關費用的期間,計入當期損益。
2.用于補償企業已發生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三、增值稅
(1)納稅人提供采暖服務,一般納稅人現適用10%的增值稅率
(2)向居民供熱,現免征增值稅
財稅[2016]94號文件規定:自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供暖期結束,對供熱企業向居民個人供熱而取得的采暖費收入免征增值稅。筆者認為供熱企業供暖期一般屬跨年度的,2018年供暖期結束為次年的3、4月份。
向居民供熱而取得的采暖費收入,包括三部分:供熱企業直接向居民收取的、通過其他單位向居民收取的和由單位代居民繳納的采暖費。
(3)進項稅額的抵扣
熱力公司提供采暖收入(向居民提供的采暖收入屬于免稅項目,向非居民提供的采暖收入屬于應稅項目),熱力管道施工收入(建筑服務,企業可以選擇簡易計稅項目)。
免征增值稅、簡易計稅項目屬于不可抵扣項目,即進項稅額不能抵扣。企業兼營免稅項目、簡易計稅項目、應稅項目,其進項稅額如何抵扣呢?
1.首先明確:取得的進項的類別。如果企業購進的是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不動產,既用于應稅項目,又用于免稅項目或簡易計稅項目,其進項稅額是可以全部抵扣的,不用分攤處理。只有專用于免稅項目或簡易計稅項目的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不動產,其進項稅額才不可以抵扣。
財稅[2016]36號文件附件二規定:用于簡易計稅方法計稅項目、免征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其中涉及的無形資產、不動產,用于免征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購僅指專用于上述項目的無形資產(不包括其他權益性無形資產)、不動產。
2.如果企業購進其他物料或服務(非固定資產、非無形資產、非不動產)取得的進項不能在免稅項目、簡易征收項目、一般計稅項目之間準確劃分,則不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額,就應在全部收入之間分攤。
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當期無法劃分的全部進項稅額×(當期簡易計稅方法計稅項目銷售額+免征增值稅項目銷售額)÷當期全部銷售額
關于供熱企業進項稅額的抵扣,筆者認為不管進項稅額的用途是什么,不可抵扣的進項稅額全部在采暖收入之間分配,不考慮非采暖收入。即不可抵扣的進項稅額=全部進項稅額*向居民提供的采暖收入/(向居民提供的采暖收入+向非居民提供的采暖收入),這樣便于企業會計核算。
通過熱力產品經營企業向居民供熱的熱力產品生產企業,應當根據熱力產品經營企業實際從居民取得的采暖費收入占該經營企業采暖費總收入的比例確定免稅收入比例。
筆者并不認同這種觀點,理由一:94號文件中的計算免稅收入的比例沒有說明是用來計算不可抵扣的進項稅額的。理由二:94號文件中計算免稅收入的比例只適用于熱力產品生產企業將熱力產品銷售給“熱力產品經營企業”的情況,熱力產品生產企業自己無法確定免稅額,因為是由經營企業將熱力產品銷售給用戶(居民或非居民等),所以生產企業通過經營企業來確定自己免稅收入。
向居民供熱因屬于免稅項目,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只能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向居民供熱免征增值稅,營改增后,開票系統升級,開免稅發票時,稅率選擇“免稅”,稅額自動為“***”。
目前熱價由當地物價主管部門核定,熱企經營更應注重節約能耗,熱價沒有放開,國家對熱企稅收優惠政策要相應保持穩定,促進供熱企業健康發展。熱企要從貼進民生、服務民生的實際需要出發,確保供熱生產正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