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摘 要:全民醫保制度一經推出,就受到社會上的廣泛好評,全民醫保工作的推進為公民解決“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極大的推動了社會福利制度的建設進度、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不禁讓人感慨道全民醫保這一項目切切實實為人民的福祉項目。但與此同時,全民醫保制度的推行為公立醫院的成本管理造成了不小的難題,如何解決這些難題,消除全民醫保制度與公立醫院成本管理機制的沖突,是擺在公立醫院管理者面前的難題。本文就全民醫保體系及公立醫院成本管理的現狀進行分析,旨在尋求一種更為科學有效的公立醫院成本管理辦法,以使公立醫院的成本管控與全民醫保體系相協調。
關鍵詞:全民醫保;公立醫院;成本管理
為解決居民普遍關心的“看病貴、看病難”問題,國家正逐步向全社會針對全體中國居民推行全民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旨在讓每個中國人民都能看得起病。通過此制度的推行,中國將逐步將全體人民納入到全民基本醫療保障制度中來,實現醫醫療保障范圍的全覆蓋。從2009年起我國開始全面推進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此制度是全民醫保的重要舉措之一,著重于解決老人、兒童、殘障人士等社會弱勢全體的醫療保險問題。經過近幾年時間對于全民醫保制度的推進,我國已初步形成了全民醫保制度的全覆蓋,為促進社會福利發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一、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全民醫療保險制度
有經濟學家詬病公共醫療體系和公共醫療機構存在運行效率低、成本管控理念落后、官僚主義嚴重、管理機制僵化等眾多問題。而這些問題與全民醫保體系的運行不相協調,為使公共醫療體系和公共醫療機構的管理和運營與全民醫保體系相適應,必須展開對公立醫院成本管理制度的改革,務必使公立醫院的成本管理制度與全民醫保制度相協調。下文就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先進公立醫院管理制度進行分析,希望從中汲取到充足的公立醫院成本管理制度改革的養分,以促進國內公立醫院成本管理制度的改革工作。
(1)德國的公立醫院管理運營制度
德國公立醫院占全國醫院比例約40%,其日常的運營主要由德國政府、社會慈善團體、社會保險機構進行提供資金的支持。德國公立醫院床位數量大概與私立醫院的床位數量持平,但與中國不同的是,公立醫院只提供大病重病以及各種疑難雜癥的治療,不提供任何日常門診服務。這就意味著德國的公立醫院的成本支出更高,公立醫院面臨的成本管理問題更加突出。針對這一問題,德國政府對公立醫院的管理方式進行改革,對公立醫院的管理進行放權,使醫院自行負責其日常工作及財務的管理,實現公立醫院在日常管理、人員選拔與調動、財務收入與支出等多個層面的經營自主權,甚至對部分公里醫院進行公司制股份制的改革,以促進其財務管理的自主性。
(2)美國公立醫院的運營管理制度
與德國的公立醫院的性質不同,美國醫院的私有化程度較高,公立醫院的比例僅占全國醫院總數的27%,且公立醫院主要的服務人群為無醫療保險人群以及低收入人群,收入也多來源于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的支持。因此美國政府為解決公立醫院營收渠道單一、營收水平較低的問題,在公立醫院的管理機制中引入了專業會計體系以加強對醫療信息的采集和分析,為醫療保險機構的議價過程中提供數據依據。美國公立醫院的收費定價權不掌握在醫院自身手中,其成本要向醫療保險機構進行結算,這也就使公立醫院的運營成本的管理更加高效透明。
(3)新加坡公立醫院的運營管理制度
新加坡的公立醫院管理思路與其他國家較為不同,其公立醫院管理思路是全面將公立醫院進行公司化,企業化的改革,運用商業管理的模式使公立醫院自己負責自身的成本管理,新加坡政府僅擁有公立醫院法律上的所有權,以及對醫療服務中的各種價格的控制權。這樣就實現了公立醫院所有權與運營權的分離,使公立醫院的成本管理擺脫政府的束縛,得到更好地發展。
二、全民醫保下的公立醫院成本管理機制改革舉措
隨著我國全民醫保工作的推進,公立醫院的日常營收中的醫療保險比重會越來越大。與此相對的,未來保險機構對于公立醫院的控制作用也會越來越凸顯,醫療保險機構對于公立醫院的營收水平、醫療水平、資源配置等方面的導向作用會越來越明顯。因此,隨著全民醫保制度的推進,公立醫院應及時根據市場趨勢對自身的成本管理體系進行調整,以達到醫院成本管理體系與全民醫保推行趨勢相協調的目的。
在醫院的成本管理制度中,實行總額預付制可以有效控制公立醫院的總體支出數額,使公立醫院在內部形成對支出精打細算的財務支出管理風氣,控制成本的效果十分顯著。這種總而預付制度在日常成本管理中具體表現為:成本管理人員主動采取措施降低的被的損耗,提高各種醫療資源的利用率,資源浪費現象得到大幅度的減少,成本監督作用顯著。另外,成本預付制度的實行還能準確預測成本支出,實現醫院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
建立一個科學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是有效控制公立醫院成本的基礎。在日常的醫院運營中,醫院財務管理人員要做到對當下醫院的床位占用情況以及患者的費用支出情況有充分的了解,以便于在保證患者的正常治療的前提下,盡量減少醫療費用支出,這樣的舉措不僅可以降低醫院的成本管控壓力,也能實現減輕患者經濟負擔的目的。
三、結束語
公立醫院的設立原本就有公益性的考量,隨著公立醫院所處的的社會環境的變化,公立醫院也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對于成本管理機制作出必要的調整,以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以及更好地保障廣大人民的切身利益。
參考文獻
[1]鄭大喜. 全民醫保下的公立醫院成本管理[J]中國醫院院長,2014(4):82-83.
[2]鄭大喜. 我國公立醫院成本核算與補償機制研究[J]醫學與社會,2012,25(2):49-52.
[3]胡益民. 公立醫院成本核算、收費價格和財政補償的關系研究[J]金融經濟,2015(16):216-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