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嘉
摘 要:在我國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也越來越重視食品安全和生態環境,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生態農業的持續發展。植保技術作為影響生態農業的關鍵技術,受到了相關領域專家的關注,也使性誘劑和殺蟲燈等植保新技術在生態農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使經濟效益得到進一步提高。分析了植保新技術在生態農業中的作用,并探討了植保新技術在生態農業中的實際應用及未來發展趨勢。
關鍵詞:生態農業;植保新技術;運用;分析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01-0120-02 中國圖書分類號:S4 文獻標志碼:A
農業作為我國的基礎性產業,對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人們對生活品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們將目光轉向了生態農業,農產品生產也由傳統的注重數量朝著質量和綠色方向轉變,極大地滿足了現代人們對農產品的需求[1]。現階段,以“三誘技術”為主導的植保新技術也在生態農業中得到廣泛應用,在提升經濟效益的同時,也推動了我國生態農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基于此,對植保新技術在生態農業中的運用進行了分析。
1 生態農業與植保技術概述
1.1 內涵
生態農業主要是指在不污染環境和不破壞生態的前提下發展農業。具體是指生態農業在保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的基礎上,遵循生態學和經濟學原理及規律,并充分利用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科學技術,規范生態農業工作流程,保障和提高農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
1.2 作用
將植保新技術應用到生態農業中,可以推動生態農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①有效防治農作物病蟲害,降低生態農業損失。②提高生態農業生產效率,降低生態農業成本。③在先進技術作用下,生態農業對生態環境所造成的污染也比較小。④與綠色、環保和無公害生態農業發展方向相契合,進一步拓展和延伸生態農業發展空間,使其朝著綠色生態農業方向發展[2]。
2 植保新技術在生態農業中的運用分析
2.1 性誘劑
昆蟲性信息素作為一種性外激素,可以對異性昆蟲發揮誘導作用。在生態農業中,可以通過人工手段對昆蟲性信息素進行合成,并將其作為引誘劑進行使用。結合現階段性誘劑在生態農業的實際應用情況來看,主要依賴優質橡膠,在經過處理后,可以使性誘劑分布更加均勻,可以避免作用發揮過快。通過性誘劑對雄蛾進行捕獲,避免殺蟲劑在生態農業中的大幅度使用,進而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而性誘劑植保技術也與綠色、環保生態農業理念相符。通常情況下,會運用玻璃瓶或者塑料袋對誘芯進行避光保存,還可以將其保存在冰箱中。需要注意的是,誘芯種類很多,能夠發揮作用的時間也不同,在實際使用誘芯防治病蟲害時,每代都要進行換芯,以確保和提升病蟲害防治效果[3]。
2.2 殺蟲燈
目前使用較多的是頻振式殺蟲燈,充分利用了光、色、味、波等誘劑,實現了病蟲害的物理防治,該種方法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能夠誘殺的害蟲超過40種,因此在生態農業生產過程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相關研究表明,頻振式殺蟲燈可以減少蔬菜中棉鈴蟲數量,尤其是掛燈區域,蟲卵數量明顯要低于其他區域。殺蟲燈的使用不僅不會破壞生態環境,還能夠提高病蟲害防治效果,確保農產品質量。此外,將頻振式殺蟲燈應用到生態農業中,也可以減少化學藥劑的使用,有效避免了化學藥劑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使農業生態環境與農業經濟協同發展。
2.3 黃板
害蟲通常都具有趨色性,尤其是黃色,對害蟲有較大的吸引力。因此,可以利用黃板對害蟲進行有效防治。例如農業生產中經常出現的黃曲條跳甲害蟲,會出現在葉菜類蔬菜中,由于其分布的范圍比較廣,對該類型害蟲進行防治的難度較大。若是采用傳統蟲害防治手段,就需要使用大量農藥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同時會對農業生態環境和農產品質量造成不良影響。這時就可以借助植保新技術,將黃板應用到黃曲條跳甲害蟲防治中,這種方法不僅可以取得較好的防治效果,使蟲口密度降低,后期使用的農藥量也相應減少,這樣可以降低病蟲害防治成本,還能夠避免農藥過量使用對環境造成污染[4]。
3 植保新技術與生態農業未來發展趨勢
3.1 植保新技術
植保新技術在我國農業生產過程中發揮著巨大作用。作為一種新型農業技術,在降低環境污染的基礎上,也能夠推動我國生態農業進一步發展,極大保障了食品質量。因此,要對植保新技術引起重視,并加大在生態農業中的應用和研究力度。我國發展生態農業的目的是實現綠色生產,而植物保護技術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確保農產品生產質量的基礎上,使經濟效益得到了顯著提高,推動了我國生態環境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
3.2 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是我國農業發展中的重要內容,也是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要想推動我國生態農業穩步、持續發展,就要不斷適應經濟發展形勢,將生態環保理念滲透到實際工作中,通過不斷創新和應用新興植物保護技術,推動我國生態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結合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環境,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還需要進一步創新和開發農作物生產和保護技術,通過這些新技術、新方法的應用,可以保護生態環境,提高農業經濟效益[5]。此外,在生態農業發展中也要從保護環境的角度出發,爭取贏得政府支持和幫助,加快對植保技術的推廣和應用,使農作物產量與質量問題真正得到解決。
4 結束語
對植保新技術在生態農業中的運用進行了分析,主要從生態農業與植保新技術方面,對生態農業內涵及植保技術在生態農業中的作用進行闡述。也對性誘劑、殺蟲燈、黃板等植保技術在生態農業中的實際應用進行了詳細分析,通過這些植保新技術的應用,不僅可以有效防治病蟲害,還能夠降低對農業生態環境的破壞。同時,對我國生態農業發展及植保新技術的發展趨勢進行探討,農業作為我國的基礎性產業,對保障社會和諧穩定和經濟發展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對生態農業引起高度重視,通過加強植物保護技術創新和應用力度,使其在現代農業生產中得到大幅度推廣和應用,使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協同發展,有效保障農作物的質量和食品安全。
參考文獻:
[1]朱靜風.植保新技術在生態農業中的運用[J].農業與技術,2018,38(7):47-48.
[2]肖富強.生態農業中植保新技術的應用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7,37(10):20.
[3]聶淑華,章暘,程家卓,等.植保新技術在生態農業中的應用[J].江西農業,2018(10):75.
[4]韓卓.綜述植保新技術在生態農業中的作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4):248.
[5]張國平,黃晟旻.淺談植保新技術在生態農業中的應用[J].南方農業,2017,11(29):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