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霞 胡靜
摘要:由于工業設計專業的自身特點符合大工程觀的要求,項目在“大工程觀”指導下,依托工業設計專業普通本科方向和校企合作(三維虛擬仿真方向)兩種教學班級,構建了兩類項目化教學體系,通過設計詳細的實施方案,比較有效地拓展學生的工程視野,培養學生的人文藝術情懷,訓練了工程組織素養。
關鍵詞:工業設計;大工程觀;項目化教學;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19)01-0047-02
大工程觀是指視野龐大,具備比較復雜的學科背景、豐富的人文情懷及全面的工程組織素養,而工業設計專業是自然科學、美學、人體工程學、市場營銷學等多門類多學科交叉融匯的有機統一體。工業設計具備了大工程觀所需要的復雜學科背景和人文藝術、工程組織的素養,而目前大學教育中大力推廣的項目化教學是基于社會實踐學生自主學習專業理論的一種教學模式,所以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大眾化的背景下用“大工程觀”指導工業設計專業項目化課程體系建設恰如其分。
1 工業設計專業項目化課程體系的構建
1.1 構建依據
學校如果要培養企業急需的畢業就立即就業的人才,就應該了解并借鑒企業項目化培訓的成功案例,利用項目化教學提高大學生職業能力。首先,項目化教學關注學生學習主動性的調動,完全符合大學生學習特點;其次,項目化教學在學生不斷地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自主地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相比傳統的講授式更符合協同創新背景下的人才培養,另外項目化教學在項目的成功與失敗中,學生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磨練自身的意志力,有利于發掘學生獨特的潛在能力,并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
1.2 構建內容
工業設計專業的項目化教學一般是將整個課程或某一個單元的教學目標分解成若干具體可實施的教學任務,并結合實際產品制作或企業項目,形成目標明確方便操作的項目,然后通過具體方案實施去完成任務。本項目著眼于兩種思路設計項目化教學體系。
一類是以校企合作班為對象,以《座椅設計》為項目,穿插進10門課。具體內容及任務目標如表1。
另一類是以普通班為對象,基于CDIO理念,以《產品形態設計》、《視覺傳達設計》、《人機工程學》三門課為例,采用的主導教學模式,教師改變原有的教學思維模式,改革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引入微課,老師提前準備5分鐘講課錄像,上課以任務驅動,講授15分鐘,學生完成項目任務。實踐教學貫穿整個教學具體情境過程。CDIO教育模式具體實施步驟“八步法”的具體流程如圖1所示。
1.3 創新點
一是改變了學生學習模式。由被動地在課堂上接受知識到利用課外時間主動發現問題、研究項目,并通過團隊合作的方式實行項目的計劃、設計、展示。
二是對教師的要求也提高了。教師不僅僅只是傳授知識,他更多地還開展項目的策劃、組織、指導,跟學生交流的機會大大增加。
2 教學實踐
2.1 《工業設計史》課程項目——歷史上的座椅
座椅雖然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家具,但無論從理性的實用主義到感性的裝飾藝術還是到各種風格的雜交座椅都結合各個時期最新的設計思路、理論、研究成果,而座椅的生產技術、材料、人機工程學還是設計風格等都成為設計師的設計點、教學中的案例。因此座椅是工業設計發展史最適合的展現主體。
1)項目內容:本項目按照時代發展歷史線至少選擇5款具有代表性的座椅進行建模。
2)項目開展二有一組學生就選擇了以下5款座椅。
①Thonet No.14:Michael Thonet設計,1859年開始大規模工業生產第一把椅子,索奈特彎木椅的設計簡約優雅,彎曲木材的新工藝,僅由六個部分組成(加上幾個螺絲釘和螺帽),至今還保持著“標準座椅”的稱號。如圖2。
②“瓦西里”的扶手椅:德國著名設計師馬塞爾·布勞耶于1925年創造,這也是世界上第一把鋼管椅。它符合大工業自動化生產的標準化、通用化、系列化的規整美。
③“球椅”:埃羅·沙里寧(Eero Saarinen,1910-1961)不斷在椅子上進行創新設計,經過嚴格的物理、力學、人體工程學的試驗,1958年設計出應用最新物質材料——聚氨醋泡沫材料的球椅和郁金香椅。
④尸anton椅:是全世界第一張一體成型的塑料椅,從構思、設計、研發、到量產花了將近12年,該椅子1967年開始量產。它標志力學、材料學新成就的結構美。
⑤“海軍椅”二第一把“海軍椅1006”在1944年交付美國海軍,“設計要讓回收完全過時”,椅子“永久耐用”。62年以后,2006年可口可樂公司找埃美柯公司研究生產一把能夠解決每年數百萬個回收的可口可樂瓶子塑料瓶的椅子,“海軍椅111號”椅子形式經典、耐用輕便,可口可樂公司辦公部門幾乎都在使用這款椅子,“111號”椅子成為可口可樂的品牌象征。海軍椅充分體現了“可持續性發展”的綠色設計美。
該組學生按歷史發展線,通過搜集不同時代5把座椅的資料圖片,利用犀牛、3DMAX等軟件建模。非常有特點,研究思路清晰,評定為優。
3)項目意義:從材料、結構、尺寸上理解工業設計師的設計理念,建立工業設計不同的美學特征,學生通過項目的搜集完成充分理解了不同時代的座椅都反映出不同時期的文化、科技、材料、工藝的進步,座椅的發展史就是一本濃縮的人類文明的發展史。
4)項目延伸:該項目的學生還使用3ds Max制作動畫,使用AE合成,最后借助VR眼鏡來進行動畫展示。將VR技術與座椅發展史結合在一起,為設計師進行座椅全面創新提供設計思路、為工業設計發展史在教學中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2.2 貫穿多門課程的項目化教學項目——折疊家具的設計
1)項目內容:設計一款折疊率較高的桌子。
2)項目實施方案二在工業設計普通本科班第一學期的《工業設計概論》中布置學生查找折疊桌子的種類,折疊方式。《工業設計史》了解折疊桌的發展史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折疊樣式,《工業設計工程基礎》選擇設計自己準備制作折疊桌的折疊機械構造,《人機工程學》確定自己準備制作折疊桌的人機尺寸,《工業設計制造基礎》選擇設計自己準備制作折疊桌的材料及工藝,《產品設計》完成折疊桌CAD圖、工藝圖設計。
3)項目拓展。畢業設計制作1:5模型。動手能力比較強的王寧同學制作了1:1的實物模型,桌子從最短80cm可以拉長到160cm。
3 結論
依托工業設計專業兩個班級,通過在某門課程教學中實現項目化教學或者通過一個項目實例串聯若干門課程,以翻轉課堂的教學方法,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符合高校工業設計專業教學特點的項目化教學體系。通過兩級學生的對比,該教學體系能較好地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能提高學生對工業設計技術的運用和掌握能力,良好地解決“辦學成本和效益的關系”。而在項目化教學中培養的團隊協作溝通能力將在今后的職場上發揮重要作用,從而解決市場需求和人才培養的對應關系問題,也為促進就業率和應用型人才培養做了一定的探索。
參考文獻
[1]王林斐.我國高等學校課程結構優化改革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
[2]曹小琴,劉洋.從工業設計本質探討工業設計課程設置的缺項[J].藝術教育,2011.
[3]曾祥遠.行業導向下工業設計學科專業建設探討[J].美術大觀,2015.
[4]曹小琴,羅瑩.面向“兩化融合”的工業設計專業課程目標研究[J].美術大觀,2013.
[5]霍麗華.基于CDIO理念的項目教學法的探索與實踐[J].科技創新導報,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