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敏珊
【摘要】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寫作能力要從多方面入手,教師要帶領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擅于觀察與挖掘身邊生活中的美,為寫作積累豐富素材。但現階段的教學中依然存在教學形式單一、寫作內容枯燥、缺少課外閱讀等問題,影響著教學效率的提升。本文將主要圍繞這些問題展開分析,并提供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學生;寫作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所謂高年級學生,具體是指五、六年級的學生,此階段的學生已具有一些語文基礎,但其寫作水平依然有待提高。培養學生寫作能力并非一件簡單的事情,教師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對策,耐心指點,逐步引導,在平常學習過程中也要組織一些強化閱讀與寫作方面的訓練,為促進其綜合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一、小學高年級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寫作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有著重要地位,但大部分學校都未認識到其重要性,體現在寫作課時短且少。同時乏味、死板的教學形式也限制著寫作功能的發揮,從而降低教學效率和質量,只追求寫作的模式化,完全沒考慮學生智力方面的開發,忽略其創新精神與思維模式的培養。還有基于傳統教學理念下出現的種種問題都制約著學生語文寫作水平的提高。
(一)教學形式單一
教師在寫作教學中只重視寫作手法的傳授,告訴學生怎樣套寫作公式。比如:作文中必須要有的幾大要素,強硬性地要求學生閱讀甚至背誦優秀范文,從中找到相關知識作為自己寫作中的素材。雖然這一良好的出發點是不容置疑的,但并沒有從根本上為學生提供有效幫助,長此以往導致其寫作結構基本都相同,毫無新意,制約了寫作水平的提升。
(二)寫作內容枯燥
只有對眼前事物有深刻感受與領悟,才能激發出寫作興趣,呈現出寫作的真實性。但就小學高年級寫作教學而言,時常會發現學生為敷衍教師檢查創作出的一成不變的、沒有價值的寫作內容,可把其叫作空洞,出現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一般在教師身上。在引導學生創作時只在乎其創作的內容是否滿足社會現狀,內容是否飽含正能量,是積極向上的,不可有負能量與反面情緒,因為學生剛接觸寫作不長時間,在有限的時間內不可能會創作出優秀的作品,因此常常會盲目地東拼西湊一些文章,讓作文中缺少學生的自我認識及個性特點[1]。
(三)缺少課外閱讀
受過去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總是被繁重的家庭作業所困擾。為提升考試分數,無論是在課下還是課后都實施題海戰術,極少有時間能閱讀課外讀物。而且教師與家長都沒有認識到提高閱讀量的必要性,致使其視野不夠廣闊,創作的文章也千篇一律,不具備文學涵養。
二、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開發學生寫作興趣,培養寫作情感
現階段,大部分學生都表示在寫作文時常常無話可說,這主要是因為對生活缺少理解,缺少激情,對身邊出現的人或事置若罔聞。鑒于此,教師要不斷開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其寫作情感。由此,學生便能在洞察事物時更加用心,過去看似枯燥無味的事物,也能在學生眼中生動起來。比如講解《桂花雨》這一文章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感受作者滿懷思鄉感情描寫的桂花綻放的畫面,仿佛身臨其境般聞到了花香,從而進一步理解其眷戀故鄉的濃濃之情。
第一,教師要帶領學生全身心感受生活,認識生活。小學生的世界是一個萬花筒,其對任何新鮮事物都抱有好奇心,因此教師要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到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漸漸引導其把參加活動的人物表情動作與內心想法寫出來,讓學生在此過程中掌握更多的寫作技巧。這樣一來,不但能讓作文更具渲染力,還能提高學生生活熱情。
第二,教師要為學生布置一些寫作練習。通過寫作的選題、中心主旨的確定、文章構造的構思等一系列訓練活動,讓學生增加寫作情感。另外,要注意寫作訓練方式的創新,讓學生能踴躍參與其中,充分調動其寫作積極性。教師要照顧到學生恐懼寫作文的情緒,有針對性地選擇寫作難度,盡量讓所有學生都能有所提升。
(二)積累生活經驗,積累創作素材
要想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必須要讓其學會怎樣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可讓現在教材中挖掘素材,并記錄下來,不會占用學生較多時間,而且還能讓其在課堂教學中積累素材。
比如以教材中的《匆匆》為例,其是一篇交口稱譽的散文。文章針對匆匆兩字,細致地描繪出時間飛逝的痕跡,體現出作者對時光飛逝的感慨與惋惜,提醒人們珍惜眼前時間。整篇文章針對匆匆展開描述,先突出時間一去不復返的特征,然后再刻畫自己8000多個日子轉瞬即逝與來往匆匆,其心潮起伏,從景到人,止不住的嘆息。最終,作者表達出內心的思想感情。此篇文章的特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結構巧妙,層次清晰,過渡自然,首尾呼應;第二,文字意味深長,簡樸精練。第三,情境相融,不論是描寫楊柳、桃花抑或是燕子,均和作者的感嘆結合成一體,時刻透露著其對時光飛逝的惋惜與無奈之情。這篇文章中存在的一些寫作手法與詞語對學生而言有著較高的借鑒價值。平常生活中此種例子眾多,學生必須要積極觀察與學習。
(三)強化專題鍛煉,增強自我提高能力
培養學生寫作能力需要其掌握足夠的語言而且能合理應用詞匯,正確組織語言,加強行文構思,可以體現出豐富的情感與個性思索。所以,為實現這一目標,教師要重視作文指導課,加強學生片段鍛煉,通過專題鍛煉的方式來提升其片段寫作的水平。
比如在講解《給動物設計名片》時,為能準確地表述出帶有自己觀點與感受的教學思想,可通過《鯨》這篇文章帶入,要求學生讀一讀、品一品、講一講,之后讓其互相分享自己喜歡的小動物,讓其通過第一視角來描寫。再把其劃分成若干個合作學習小組,比如把寫狗的學生組成一組,互相分享自己寫狗外貌時使用的語言與句式,講講是怎樣把狗的外貌變得生動起來的;寫貓的一組描寫出了貓的哪些習性,寫的是否生動形象,怎樣突出自己對貓的喜愛之情等。
對于此,教師可強化指導,讓其通過共同探討了解怎樣正確應用詞語和描寫手法,并寫出一個實際的狗的活動形態。利用此種寫作鍛煉方式,能讓學生清楚要想創作出一篇優秀的作文要注意哪幾個方面,怎樣融入自己的感情。但此種活動終是要落實到具體文字上的,所有學生在活動結束后,要不斷優化作文,爭取在修改過程中提高自己的作文等級。一篇好的文章是要經過數回改的,這便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與評價過程中傳授學生修改作文的方法,例如怎樣選擇詞語,句子優劣的對比和表現力突出的句子的應用,結構段落清晰,優化布局的修改技巧等等,而且要注重合作學習成效與優勢的發揮,讓所有學生都能學會修改作文,以此提高寫作能力與水平。
三、結論
綜上所述,重視小學高年級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對其未來發展有著重要作用。教師可從開發學生寫作興趣、積累創作素材、強化專題鍛煉等方面入手,不斷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周再飛.微話題進課堂:小學高年級習作教學策略[J].華夏教師,2018(8).
[2]張應強.優化小學語文高年級作文教學策略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1).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