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宓
【摘要】在高中語文教學體系中,寫作教學是重難點內容,一直以來都存在一些寫作問題,阻礙著寫作教學的有效發展。而在新課改的背景之下,新時期的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了新的寫作教學要求。這是一個寫作教學創新與改革的發展機遇,語文教師應該對寫作教學內容體系進行重構,充分發揮教材中寫作系統的優點,并克服其中存在的缺點,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語文素養和寫作能力的教學目的。
【關鍵詞】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教學內容;寫作系統;語文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在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其寫作系統可以實現語文學科人文性與工具性之間的有效統一,也可以實現讀寫結合的教學優勢,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同時,這一寫作系統中,為學生提供的寫作空間比較大,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選擇。只是各學段的寫作教學內容沒有得到明確而又具體的規定,導致教師對教什么和怎么教這兩個問題的認識比較模糊。因此,為了在迎合新課改要求的前提下實現寫作教學目標,對人教版高中語文寫作系統的教學內容進行重構具有重要意義。
一、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下的寫作教學概述
寫作教學內容實際上就是教師采用科學化、系統化的指導方法,對學生開展各種寫作訓練。而寫作訓練屬于一種訓練規程,與理論課或者知識課都有所不同,在本質上屬于技能訓練,本身就涵括了寫作知識和寫作理論。而寫作教學的本質就是寫作訓練,主要是可以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在語文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反映著學生的綜合能力。而在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下,寫作教學的培育內容可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和修改能力。在觀察能力方面,要求學生可以站在不同角度對生活進行細致觀察,進而不斷積累素材,增強自身的生活體驗,從而豐富自己的經歷。表達能力則是讓學生將內心的想法采用書面形式進行表達,所表達的內容需有真實性、準確性、生動性、創意性、個性化等,同時要求學生可以學會多種表達技巧,并且懂得審題立意、謀篇布局,在合理篩選材料的基礎上進行有效表達。而修改能力則是指學生獨立修改文章的能力,課標要求學生潛移默化地培養自己的修改習慣。通過培養學生的寫作基本能力,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寫作素養。
其次,要構建優良的學習環境,促使學生積極投入到自主合作探究學習過程中。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之下,學生可以自由閱讀,也可以自由表達。新時期的語文課程標準強調了語文實踐活動的重要性,要讓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相互聯系,并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聯系。因此,教師需要為學生創設情境之后,讓學生自主展開探究。
最后,要立足于核心素養的培養,讓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寫作態度,并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新時期的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可以在寫作實踐活動過程中對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狀況進行考查,將其納入到學生的學情之中,可結合學生的學情制訂合適的寫作教學方案。
二、人教版高中語文寫作教學內容體系的優劣
(一)人教版高中語文寫作教學內容體系的優點
在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其寫作教學內容體系具有以下幾項優點:其一,教材沒有將閱讀和寫作相分離,充分體現了兩者之間的內在聯系,在實際的寫作教學過程中,為教師采用以讀促寫等教學模式提供了支持。同時,在寫作與閱讀相結合的課文內容中,注重融入經典文章,還注重引入寫作訓練的例文,讓學生可以從中觀察寫作規律,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提供良好的指導與支持。其二,新時期的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在寫作教學內容方面,注重融入生活話題,讓學生學會將現實生活的內容與自己的思維發展相結合,通過書面表達將自己的內心想法呈現出來,可指導學生寫成一篇具有物質與意識共存的內容不空洞的文章。其三,教材中的寫作教學內容注重凸顯語文的實用性,要求教師在寫作教學中凸顯出語文的實踐價值。同時,教材中的寫作教學內容注重發揮語文學科對學生情感和思想的影響,讓學生可以提高自己的人文修養,塑造自身高尚的人格,并學會處理人類與自然、社會、自我之間的關系,建立起具有個性化、健康、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這有利于學生寫出獨具內心情感的文章,提升文章寫作的品質。
(二)人教版高中語文寫作教學內容體系的劣處
首先,在高中語文的寫作教學中,存在寫作訓練效率低下的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寫作教學地位并不高的現象,同時寫作知識全面性不足,并且寫作知識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基本上根據寫作專題來編排寫作知識,很難讓學生架構起健全的知識框架。而且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沒有注重對寫作知識的歸納與總結,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系統的教材參考,也讓學生在自學過程中不能系統地建立起完善的知識體系。其次,教材中所選用的例子既缺乏較強的時代性,又缺乏多樣性,中外文學作品的比例不協調,所選編的作品缺乏良好的啟發意義。然后,教材中的寫作專題練習并不注重創新,很難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練習難度缺乏合理的梯度,難以滿足學生的寫作學習需求。在寫作訓練方面,還具有較強的思想導向性,不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再者,教材寫作系統中的導學內容難以激起學生的繼續探究欲望,不易培養學生的寫作學習主動性。最后,教材中編寫的寫作訓練活動比較少,不能跟上新課標對寫作實踐活動提出的需求。因此,有關教育工作者應該注重對寫作教學內容體系進行重構,以優化的寫作教學內容體系支撐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的有效開展。
三、人教版高中語文寫作教學內容體系的重構策略
在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寫作教學內容體系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并克服其中的一些劣勢,則需對其教學內容進行合理整合及重構,雙重發揮這一寫作體系的重要作用。
(一)寫人敘事和寫景抒情的內容體系重構
在高中語文必修一的教材中,其編寫的重點是記敘文,注重寫人與敘事。而在高中語文必修二的教材中,則強調了寫景散文和抒情散文的寫作訓練。但實際上高一階段的學生早已接觸過這幾個方面的寫作訓練,已經具有良好的寫人敘事和寫景抒情的寫作知識與寫作經驗。因此,我們可對必修一和必修二的寫作教學內容進行合理整合與重構,形成新的寫作教學內容專題。第一個專題可以圍繞寫人的寫作訓練,凸顯出個性化的特征,并且塑造典型的特色。第二個專題可圍繞敘事來進行寫作訓練,讓外界知識與學生的思想意識相結合,將生活化的實例作為重要的元素融入其中。第三個專題可以注重寫景的寫作訓練,可以重點培養學生以景抒情的表達手法。第四個專題可以注重抒情的寫作訓練,即要求學生可以將內心的情感有意識地融入進去,在文章中表達出自己的個性化想法。這幾個專題可以突出高中語文寫作教學內容的重難點,可以在高一第一個學期完成這些教學內容,這是在學生初中作文基礎上進行提升的表現。
(二)高中語文教材中議論文的內容體系重構
在高中語文必修三、四的教材中,以議論文為寫作訓練重點,主要內容包括立論的角度、論據的選擇及運用、議論方法等。在對相關寫作教學內容進行整合與重構時,可以形成三個專題。第一個專題是論點。論點是議論文的靈魂,可包括確定論點和分解論點等兩個子專題。第二個專題是論據。論據則是議論文的血肉,可包括論據的選擇原則、論據分析方法、事實論據的呈現及表達、論據的組成方式等。第三個專題則是論證。論證是議論文的風骨,可包括舉例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引用論證、假設論證、學習反駁等子專題。高中學生在初中時期對議論文的學習并不夠深入,通過這樣專題的寫作訓練,可以讓學生建立起系統的議論文寫作知識體系,這部分內容可在高一下學期完成,讓學生全面地認識議論文。
(三)高中語文教材中寫作技巧的內容體系重構
在高考的考試說明相關文件中,明確提出了一些寫作要求。首先,在基礎等級方面,要求學生寫作的文章符合題意和文體要求,并注重情感真摯,且思想健康,要具有內容充實且中心明確的特點,寫作內容需達到語言通順與結構完整的要求,標點的使用要正確,并且沒有錯別字。其次,在發展等級方面,可包括深刻、豐富、具有文采和創新性。在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五的寫作教學內容實際上滿足了高考考試要求,因此可將兩者進行整合與重構,包括審題立意、文體選擇、謀篇布局、素材運用以及語言錘煉。這些專題可以在高二第一學期完成,在實際教學中,還需要教師積極開展寫作實踐活動,讓教學內容在緊扣高考要求的同時,也注重培養其寫作實踐操作能力,為學生的高考作文備考而夯實堅固的基礎。
四、結語
綜上所述,人教版高中語文寫作教學內容體系既有優點,又存在缺點,有關教育工作者應該對其教學內容體系進行合理整合與重構,既不脫離教材,也不會受限于教材,讓寫作教學內容更具有針對性、實用性,并且讓寫作教學目標更加清晰和明確,為高中語文教師的寫作教學提供更好的指導,提高其可操作性,改善當前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的現狀,在創新與改革的道路上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齊夢慧.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教材中的寫作訓練內容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8.
[2]馬曉燕.新課標實施以來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研究綜述[J].現代教育科學,2017(10).
[3]趙藝真.現行人教版高中語文寫作教材編寫與使用現狀及其對策研究[D].太原:山西師范大學,2017.
[4]王珂.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與選修教材中寫作教學內容的整合[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6.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