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冰
摘 要:本文主要針對基層財政局加強預算管理展開深入研究,先闡述了基層財政局預算管理工作的實施,然后論述了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比如預算工作管理的動態性缺失、預算編制不完善、預算執行力差、監督力度不足等,最后重點提出了相應的完善策略,比如提高預算工作的實效性、完善預算編制、落實預算執行、加大監督力度等,促進基層財政局預算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實現財政資金高效利用和整合,促進更好、更快地發展和進步。
關鍵詞:基層財政局;預算管理;策略
財政局屬于重要的政府部門,在基層財政局日常運行過程中,要想確保資金安全高效運行,必須要高度重視預算管理的實施,這已經成為基層財政局的共識。通過加強預算管理,不斷提高財政資金利用效率,避免出現不必要的浪費和流失現象,規范資金支出,從而確保預算管理水平的穩步提升。
一、基層財政局預算管理工作實施的作用
基層財政局工作中,預算管理工作是重中之重。在經濟不斷發展過程中,預算管理工作出現了較多風險,基層財政局必須要密切關注經濟發展環境,不斷進行調整和完善,以便預算管理工作與新經濟環境相適應。
基層財政局積極開展預算管理,其優勢主要體現在:首先,加強預算管理,可以有效落實我國相關經濟政策。我國相關預算方案的實施,必須要獲得人民代表大會的審批,所以必須要提高對預算管理工作的重視,嚴格監督和管理相關工作的實施情況。其次,預算管理工作有利于實現地方財政廉政建設目標。通過預算管理工作的開展,可以避免出現貪腐行為,比如亂收費、小金庫等,再配套出臺相關政策法規進行有效制約和規范,可以有效規范地方政府財政的收入,將黨風廉政建設落實到位,而且還可以不斷提高資金支出流程的清晰度和透明度,確保資金使用效率的穩步提升。最后,加強預算管理工作有利于促進我國經濟健康發展和進步。高度重視各級地方財政局的預算管理工作,對國家財政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二、基層財政局預算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1.預算工作管理的動態性嚴重缺失
基層政府的財政情況具有極大的變動性,極容易隨著經濟發展趨勢的變化而出現變化,所以具有高度的動態性。因此,對于基層財政局預算管理工作人員來說,必須要不斷提高實時信息采集能力,并深入分析當前財政發展情況,以此有效預測未來發展趨勢。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一些工作人員沒有對預算管理的動態性給予高度重視,一定程度上很難保證分析和預測結果的時效性,進而很難落實好宏觀經濟政策。
2.預算編制較不完善
首先,預算收入統計較不完整,比如國有資產處置資金缺乏規范性,沒有按照相關法律法規流程,進而導致徇私舞弊、腐敗現象的出現。其次,政府采購預算編制內容比較混淆,編制時沒有細化財政資金的采購情況,而且采購人員的權責也尚未落實到位,再加上缺少清晰、明確的采購程序,很難規范采購行為。最后,預算編制的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尚未構建完善的定額體系,一些財政局預算管理仍然采用傳統人工方式,很難提高預算工作的有效性。同時,支出項目也沒有在具體項目和單位中明確細化,僅僅對資金支出情況進行了闡述,很難確保資金的高效利用。
3.預算執行力度不足
首先,一些基層財政局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具有極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違法做法經常出現,比如隨意付款、虛增收入以及超預算支出等。其次,支出約束力度不足,預算追加頻率比較高,甚至一些單位的支出與預算嚴重不符,公用經費支出較大。再次,結轉規模比較大,一些項目在長期延后的影響下一定程度上導致結轉較大,而且一些采購項目拖延了較長時間,進而造成項目結轉規模越來越大。
4.監督力度不強
首先,一些基層財政局缺少完善的績效考評機制,具體項目的資金落實情況不理想,科學化的考評體系嚴重缺失,針對資金隨意使用現象,沒有進行量化考評。其次,預算執行的監督力度不強,很難實現同級監督,沒有嚴格審核財務流程,很難實現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最后,預算的清晰度和透明度難以保證,對于公眾來說,并不了解政府部門等諸多項目實施情況,比如技術研發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而極容易導致資金濫用現象的出現。
三、基層財政局預算管理的完善策略
1.提高預算工作的實效性
首先,對于基層財政局預算管理人員來說,必須要認識到經濟環境不是一成不變的,其變動性較為顯著,所以不能使用單一化的預算管理模板,要從當前經濟環境出發,不斷創新和調整工作方式方法,確保相關制度可以與既定要求相符合。同時,在信息和數據收集過程中,也要體現時效性特點,及時獲取第一手資料,而且要結合時間順序,繪制動態性的趨勢圖,促進數據信息處理工作的順利進行,為預算管理工作的開展創造有利條件。
2.完善預算編制
基層財政局要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貫徹落實好收支平衡原則,加強績效管理,積極開展預算編制管理工作。其中,針對預算收支的測算方法,要不斷創新、與時俱進,與時代發展需求相適應。在預算管理工作中,基礎工作的開展至關重要,收集準確的第一手資料,并將部門的項目支出落實到各個項目中去,如果是基層單位,還要進行二次分配,為預算編制工作的開展提供保障。同時,還要明確項目實施方式和實施周期,不斷提高項目的科學化水平,實現預算支出的合理分配,進而確保資金支出效率的提升。此外,還要對預算編制進行細化,財務數據也要在具體項目使用情況中體現出來,進一步細化專項資金和轉移支付,特別要加強項目預算支出。要提高預算科學化水平,還要避免出現預算重疊現象,將項目周期進行明確,以免在執行過程中出現問題。
3.強化預算執行力度
對于執行過程來說,是基層財政局預算管理的一大重要影響因素,一些部門注重預算管理體系的構建,但是由于執行力度不足,導致預算管理的實施效果并不理想。
首先,必須要加大預算執行力度,嚴格審核資金的使用用途,如果存在隨意變更和追加行為,必須要及時進行申報,并落實到具體責任人,實時追蹤和監督資金使用情況。此外,還要嚴格管理好暫付款,從實際情況出發,對暫付款規模進行合理化控制。
其次,在預算執行過程中,還要加大約束力度,強化硬化約束,不能輕易對重大預算進行變動、調整,如果需要調整,要嚴格遵守相關程序,支出必須要在預算事項中體現出來。同時,還要積極開展預算執行分析工作,加強預算動態管理系統的構建,并加大預算執行分析力度,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
最后,加快獎懲機制的構建,加大問責力度。如果發現問題,要及時采取措施進行管理。此外,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如果出現徇私舞弊行為,要加大懲處力度,必要時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4.加大監督力度
首先,要樹立全員監督意識,將群眾監督力量充分發揮出來,實施多元化監督模式,要賦予群眾問責權力,從而實現全員監督目標。要開辟員工反饋渠道,加強有獎舉報機制的構建,規范領導部門權力的使用,以防出現濫用權力現象。
其次,針對相關數據信息,要通過網絡查詢方式進行適度公開,以便群眾對預算編制情況、執行情況等充分了解,實現陽光下的權力運行目標,不斷增強資金使用來源、去向的公開性和透明性。
再次,要加強績效管理,確保良好的監督效果,對于績效考評,要體現在編制全過程的方方面面,深入分析績效管理情況,以免與既定目標偏離。
最后,還要不斷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并借助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促進監督體系的順利執行。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基層財政局加強預算管理勢在必行,不斷提高預算管理水平,實現財政資金的高效利用,緩解政府財政壓力,提升公眾滿意度。
參考文獻
1.朱關海,李佳燕.財政局財務管理問題與新會計制度對其的影響.經貿實踐,2018(21).
2.師繼軍,葉瑞龍.新時代預算管理服務方式探析――部門預算管理事項一次性告知制度.天津經濟,2018(09).
3.王漢平,張惠琴.全面預算管理背景下績效評價再思考.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8(13).
4.李慶新.新形勢下財政局加強會計預算的有效管理措施探析.現代國企研究,2018(10).
5.加強內控機制建設 防范化解運行風險 提高財政管理水平.財政監督,2017(24).
6.趙曉娜.財政局預算資金績效管理優化問題研究.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20).
7.丁淑云.關于財政局如何加強會計預算管理對策分析.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6(05).
8.黃軍其.河北省武安市財政局多措并舉認真學習貫徹新預算法.預算管理與會計,2014(12).
(責任編輯:劉海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