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君
在當前社會不斷快速發展的大形勢下,社會上的就業壓力也越來越大,很多高校畢業生面臨嚴峻就業形勢,創業已經成為一種理想發展途徑,因而創業人才培養有著重要作用及意義。在目前高校教育教學發展中,校企融合已經成為重要教學方式,并且在創業人才培養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及意義,作為高校教師應當以校企深度融合為基礎,探索并運用科學合理的創業人才培養模式,對高校創業人才進行有效培養,為學生更好創業奠定基礎。
在高校創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對于校企深度融合的培養模式,將學生全面發展的實現作為基礎,將實現學生主體性及個人潛能作為根本,在實際人才培養中所突出重點就是創業意識、創業精神等相關創業基礎素質及能力,實現各個方面的有機融合及同步提升。對于這一培養模式,在實際應用中表現自身特點,具體包括以下幾點。
首先,應用性特點。對于高等院校而言,人才培養屬于其所具備的一種基本職能,在目前的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系中,創業人才培養已經成為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校企深度融合的創業人才培養模式中,應當注重學生對于創業知識的實際應用,從而使學生能夠具備較強能力,使其能夠解決實際問題。
其次,開放性特點。在高等教育發展過程中,需要不斷滿足社會實際需求,不但向社會開放,向社會各個方面提供服務。在當前適合知識經濟不斷快速發展形勢下,高校服務于社會職能也越來越明顯,高校應當與社會實現較好對接,通過對內外部資源進行有效整合,與社會上各個方面之間加強溝通及合作,形成合力,在此基礎上才能夠促使學生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強化其整體創業素養。
再次,實踐性特點。基于校企深度融合的創業人才培養教育,是與普通課程存在差異的一種教學方式。在這種教育教學模式中,將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作為目標,注重理論與實踐之間的有效互動,比較靈活多樣,同時,在實際教育教學中注重依據市場經濟規則及特點,在高校教育中引入各種社會創業資源,在此基礎上有效開展實踐教學,對學生從業能力以及創業意識、能力進行培養,并且對其能夠與職業不斷變化相適應,以及能夠自謀職業的良好基本素養進行培養,實現學生更好發展。
2.1 重理論而輕實踐情況明顯
在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創業實踐活動屬于十分重要的課程模塊。就目前實際情況而言,雖然大部分高校對于創業教育相關理論課程教學均比較重視,然而由于各個方面因素影響,對于創業教育中相關實踐教學往往忽略。在實際教育教學過程中,由于缺乏合理實踐平臺,學生也就缺乏進入創業企業進行實踐學習的機會,無法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參與,未能夠對創業過程親身體驗,導致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之間出現脫節情況,也就很難得到比較理想的效果。對于這種情況的出現,其原因主要就是在高校創業教育實際開展過程中,相關支持系統比較缺乏,能夠進行協調利用的相關資源比較匱乏,科學合理的系統化運行機制仍未能夠形成。
2.2 缺乏良好保障體系及創業外部環境
高校創業人才培養屬于系統工程,需要政府、企業及學校等各個要素之間實現協同聯動以及相互配合,在此基礎上才能夠使協調運行及穩定發展得以較好實現,使創業人才培養能夠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在當前的創業教育方面,高校仍為主導,所涉及有關要素仍比較分散,并未能夠真正實現聯合。近幾年來,在資金、政策以及信息與平臺方面國家政府雖然提供創業指導及幫助,然而后續支持及保障力度仍舊比較缺乏,在大學生教育方面,社會企業的參與積極性及主動性仍舊比較差,社會整體關注度及支持度仍比較低,良好的創業教育氛圍仍未能夠形成。
3.1 構建科學合理的校企合作機制
在校企深度融合的高校創業人才培養過程中,能夠使其效果得以有效提升,十分重要的一點就是有效激發企業動力,使企業在創業教育中的參與積極性及主動性能夠得以有效提升,也就是應當依據市場經濟規律,構建新型校企合作關系,對于創業人才培養整個過程中,企業參與的運行機制進行優化。在目前市場經濟背景下,校企合作不但具有較強教育性,且具備較強經濟性,屬于互利共贏的一種平等合作方式,合作雙方均屬于市場主體,表現出自身自主性、目的性及主動性。對于高校,通過校企合作方式進行創業人才的培養,可實現資源成本的節約,促使辦學路徑得以拓展,使辦學特色得以豐富;對于企業,通過校企合作培養創業人才,可向企業輸送該素質創業人才,使企業知名度得以擴大,有利于企業競爭力的有效提升。在校企合作進行創業人才的培養過程中,為能夠實現深層次可持續發展,應當構建平等互利的合作機制,從而有效激發企業參與動力,為更好培養創業人才提供較好支持與保障。
3.2 構建企業深入參與的科學課程體系
首先,高校應當以個體發展、社會需求以及教育規律等方面為出發點,對于人才培養目標及規格要求進行科學合理設定,在學校整體育人體系中融入創業教育,并且使其與專業教育之間形成有效聯系,使創業人才培養模式能夠更加多樣化,使培養方案能夠更加個性化。其次,在創業教育中構建系統全面課程模塊。在課程體系構建過程中,應當堅持遵循知識應用及技術轉化原則,以學科課程為基礎,在課程設置方面突出多樣性及實踐性,與創業實踐經驗相融合,對綜合性創業教育課程體系進行構建,主要包括通識課程、專業教育以及個人體驗與創業模擬,還有實戰演練等相關內容。第三,將企業深入參與的核心教學方法確定。在實際課程體系建設過程中,對于實用性、系統性及實踐性加強重視,與創業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及所需技能密切結合,在企業深度參與的創業教育中,對于教學模式、課程教學組織以及教學方式方法進行積極探索,且實行相關教學改革,積極鼓勵學生進入企業實行實踐學習,還應當引入案例教學、互動教學及模擬創業等相關教學策略,較好實現課程體系的構建。初次之外,還應當注意加強實踐角度力度,對于實踐教學應當加強重視,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進行有效融合,不但使學生創業理論知識水平得以提升,并且使學生能夠將創業實踐技能掌握,使創新創業能力能夠得以有效提升,在此基礎上才能夠使創業人才的培養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促使學生實現更理想發展。
3.3 構建創業教育實踐活動體系
對于高職院校創業教育而言,其具備的十分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實踐性,因而構建創業實踐平臺及實現活動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義,有利于創業人才培養目標的更好實現,使創業人才培養能夠得到更加理想的效果。首先,應當利用企業人才深入參與的相關課程體系及實踐教學機制,構建以“現代學徒制”為主的相關創業實戰演練模式,實現創業模擬及創業實踐的有效結合。其次,以大學科技園、就業市場以及創業孵化基地、大學生創新園區等實體作為入手點,對以實踐教學為平臺的相關校企共建機制進行探索,并且對相關管理模式及運行模式進行探索,在這一模式中以企業管理為主,依據市場機制運行。第三,實施大學生科研立項政策,實施個性化課程學分獎勵以及專項獎學金獎勵等相關措施,促使學生實現創新研究,對學生創業精神、創新能力及團隊將神進行更好培養。
在當前高校教育教學中,創業人才的培養已經成為重要內容及任務,也是高校教育教學中的必然需求,因而有效進行創業人才培養十分重要。在目前高校創業人才培養過程中,校企深度融合的模式屬于比較有效的途徑,因而高校教師應當對校企深度融合模式加強認識,在此基礎上積極構建校企深度融合的創業人才培養模式,以確保創業人才的培養能夠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課題項目:湖南電氣職業技術學院校級科研基金社科類課題“創新創業人才校企共建培養模式的研究”(課題編號:2018SK001)
(作者單位:湖南電氣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