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玉蓮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我們現代教育發生了很多的變化,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一切為了學生。為了順應新課改的前進的步伐,讓情感教育走進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就顯得至關重要。尤其對于小學生而言,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它能夠對學生良好心理素質以及情感素質的培養起到推動作用,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更能夠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從而提高我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眾所周知,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在小學語文學習中,由于教師和學生之間交流比較少,教師是高高在上的“嚴師”,教師“教”,學生“學”,學生必須按照教師的要求去學習,這樣導致語文教學的課堂很單調、乏味。小學語文教學的效果不太樂觀,很多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不高,造成教學效率也相對偏低。所以教師必須在教學的過程中實施情感教育,這是有效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中非常關鍵的一步。本文分析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并從用情境來激發學生的情感、用自身的情感來培育學生的情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影響學生、用道理來激發學生的情感以及用觀察聯想來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
1.1 情感教育是培養學生美好情感的有效途徑
情感主要包括了激情、心境以及熱情等等,其中,最為強烈的情感是熱情,學生只有富有了熱情,才能夠有動力去學習、去努力。所以,教師必須要對學生的熱情產生的緣由進行正確的把握,學生對所學知識以及所學技能的熱愛,主要是由他們自身對這種知識以及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決定的。師生之間的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社會情感的是否能夠健康發展。
1.2情感教育是順利進行語文課堂教學的基礎
語文區別于其他學科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它的人文性與情感性,小學的語文教學是學生認識和體會這種情感的初始階段,所以在小學階段要融入這種情感的教育尤為重要。它以識字為基礎,閱讀為方式,達到以情促學,以情動人的目的。在小學語文教學的實踐過程中教師結合語文這個載體,對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以情動人,以理服人,從而使學生在教師鮮明的道德情感的激發下,體會到高尚的道德情感,對每個人一生的重要性以及從內心深處認識到培養良好道德情感的重要性,從而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
2.1 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內容,尋找課文的情感因素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內容都是與情感教育有著較大聯系,小學語文課文就是很好的情感教育素材,教師在講授課文的時候,應該準確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缎W語文新課標》明確了小學語文情感教育的根本要求:“小學語文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和中華優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品質,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小學語文教材中,無論是優美的小詩,還是嚴謹的長篇華文,都是教師進行情感教育的憑借,是教師對學生進行語文智能教學和情感陶冶的載體。小學好多語文課文都是一些教育專家精心挑選的,例如《金色的秋天》就表達了小作者對秋天的熱愛,當然這篇課文的目的不是體現作者感情的產物,而是作者對秋天的情感,讓小學生通過學習感受到秋天的美,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就要求我們語文教師在教學設計時準確把握文章的動情點,做好與學生進行情感撞擊達到共鳴的充分準備,這也是小學語文情感教學的基礎。
2.2 教師科學引導學生,讓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要培養孩子養成仔細觀察的良好習慣。對于小學生來講,觀察是他們智能開發的源泉,良好的觀察能力是學生學習知識并掌握知識必不可少的條件,也是智力發展的一個基礎之所在。對于小學語文來講,它的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圖文并茂,圖能夠使得語言文字更為的生動、更為的形象,圖能夠把課文的部分內容進行良好的展現,那么,教師在教學中就要適當的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和聯想,從而來使學生對課文的主題有一個更深刻的理解。
2.3 教師要合理的評價學生,滿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情感體驗主要是在學生學習與思考的過程中產生,并非經過灌輸性的教育而獲得。學生經過情感體驗能夠形成情感認知,不過在此種情感認知當中,并非全部都是積極認知。所以,老師在對學生情感認知進行培養的過程中,一定要合理評價學生。當學生形成不正確的情感認知時,如若老師對其進行責罵與批評,那么必定會致使學生在以后的情感體驗中不敢積極思考,此種教育形式對于學生的發展將會造成很大阻礙。會嚴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時,針對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講,因為其年齡偏小、思維較為活躍,并且具有很強的表現欲,所以十分看重自身在集體中的位置,注重周圍人特別是老師對自己的評價,此種評價在小學生心中將會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為老師,即便是一個贊許的眼神,或者一句比較簡單的鼓勵話語,均會讓學生感覺滿足。所以在具體教學中,針對學生所發表的看法與情感認知,老師一定要學會通過模糊性與鼓勵性的方式進行評價,以此使所有學生都能夠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的課堂中,情感能夠讓我們單調、乏味的語文課堂充滿活力。在教學中只要教師充分挖掘教材內容,尋找課文的情感因素,通過科學引導學生,讓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合理的評價學生,滿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盡量讓情感能夠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出培養人和教育人的作用。
(作者單位:平涼市崆峒區紅旗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