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全智
《中國足球中長期發(fā)展規(guī)劃》中指出:加強校園足球建設,把足球列入體育課教學內容,發(fā)展足球社團,培養(yǎng)足球興趣。體育課上開展足球教學已經(jīng)超越傳統(tǒng)意義上的技能教學,更是肩負培養(yǎng)足球人口的重任。足球教學需要一定面積的場地,另外一方面現(xiàn)有教學環(huán)境下,班多場地少,人多場地小的情況時常出現(xiàn)。所以足球教學在小場地條件下,科學有效地開展,意義重大。水平三,足球:《接球轉身》一課是教師預設教學場地小的情況下,結合器材使用、練習強度、練習密度、技能提升等幾個方面展開教學設計,旨在進一步提升教學效率。
1 學情分析及教學準備
本課的授課對象是水平三,五年級學生,班級總人數(shù)40人,之前有一定的足球練習基礎。教學內容——接球轉身,有一定的練習難度,重點需要向學生明確三個問題:如何接球、如何轉身、運球路線。
本課的教學在一片25*15的區(qū)域內進行。需要標志盤30個,足球40個。
2 主要教學過程設計
2.1慢跑熱身、直線運球
教師在課前布置好場地,在足球場邊線A,每隔2米放置一組,小的標志盤,每組兩個疊放,共放置10組。并在相隔15米的B處放置一排與其對應的標志盤,每組放置一個。
整隊集合在20*15米的區(qū)域內進行。由體委帶隊一路縱隊圍繞標志盤區(qū)域,做直線跑、S形跑。慢跑結束后,第一排同學對應A組標志盤自然分開,完成關節(jié)活動操和拉伸活動。
慢跑熱身結束后,學生按順序拿球。四人一組在A組標志后站隊。以老師的哨音為信號,依次向B組標志復習直線運球。
分析:在場地條件有限的情況下,教師課前為學生劃定好活動區(qū)域,設計好行進路線。便于學生快速有序的進行熱身活動。在慢跑中加入S形跑豐富了學生的活動內容。熱身結束后,學生自然的對應標志盤站好,大大節(jié)省了調整隊伍的時間。現(xiàn)有標志盤位置保持不變,只通過簡單調整排頭位置,便可以進入復習直線運球的環(huán)節(jié)。每位學生保證15米左右的運球距離,能夠保證直線快速運球的練習效果。
2.2復習腳底拉球轉身
上課前A組標志均為兩個標志盤疊加。教師哨音吹停上一組練習后。讓站在A組標志上的排頭同學迅速將多余的一個標志放到場地中間,形成C組標志并與A、B組標志對齊。教師指揮兩位學生一組,分別站在A、B兩組的標志盤后。
教師腳底拉球轉身動作。練習時A、B兩組的排頭同學就以C組標志為參照物,同時開始練習。前一位同學完成變向動作以后,下一位同學直接開始練習。
分析:本組練習是本課主教材內容的導入練習。重點是體驗運球轉身的動作。因為場地較小,過多隊伍的變化會非常浪費時間。過程中C標志所扮演的角色就是“非語言信號”即從練習的距離、動作預判的時機給所有同學有個統(tǒng)一的規(guī)定和要求,也可以作為一個防守隊員的位置信息號提示運球同學完成變向動作。中間標志盤的設計,也是提示學生在后續(xù)練習中的接球位置。在場地條件有限的情況下此外,通過兩人一組的連續(xù)練習,教師通過測算,人均可以達到每分鐘練習三次。動作熟練的小組可以達到人均每分鐘4次。以單個模塊教學用時5分鐘計算,生均練習次數(shù)可達15次。從運動負荷、練習密度角度上來說都非常好。
2.3接球轉身練習
此項練習,講解和示范之前。因為接球轉身練習需要的場地空間增大。教師提前調整標志盤,如上圖所示,學生變成8組,每組5人,每組一個球共8個球。教師示范:1、示范腳內側后引拉球的方式;2、提示上前接球的時機;3、提示接球轉身后的隨進動作。
練習方法:1、五位同學面對面站好,只有排頭同學拿球;2、兩位同學同時舉手示意,將球輕輕傳向右側標識盤;3、傳完球后向左側跑動,接對面來球轉身,回傳給下一位同學。依此類推。
分析:場地面積較小,練習需要空間,通過調整每組的人數(shù),增加練習空間。兩邊同學同向右側傳球,一是結合實踐運用,更重要的是場地空間小,面對面?zhèn)髑蛉菀自斐桑虻呐鲎玻黾訜o效的撿球時間,降低練習密度。
2.4技能提升練習
本課練習的最后階段,為進一步提升技能。教師將所有標志合并到四個角。形成一個20*15的區(qū)域。選派8個排頭同學作為引導員,在群內自由運球。剩下的同學站在兩側,教師哨音指揮A組16人進去圈內,自由跑位,接球轉身,再傳給下一位同學,依此類推。練習一定時間后,教師哨音指揮A組同學回,B組同學到產(chǎn)內。
分析:最后安排的技能提升練習,是讓學生更好的體驗在實踐中的運用。因為場地較小,人數(shù)眾多,將學生分成兩大組,依次參與。這樣既保證了練習的效果,也克服了小場地環(huán)境下練習形式的單一,進一步提升學生練習的興趣。
本課列舉了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標志盤的設計和變化,幫助教師在小場地環(huán)境下快速的分組和拉開練習空間。核心在于提高課堂組織的效率。能夠幫助學生快速明確教師的設計意圖,提高練習的效率。我認為,小場地下的足球課堂教學要注意好4點:1、教師在課前要做好準備,這不光是場地和器材的準備,更重要的是教學流程設計的緊湊和科學;2、小場地環(huán)境下,避免過多的隊伍調動,一是人多場地小容易造成混亂,更重要的是節(jié)省時間,彌補練習空間小而造成的練習密度的不足;3、小場地環(huán)境下,要注意運動負荷的代償。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因為場地小,不一定能夠達到合理運動負荷,此時教師可以多安排些散點練習,無球和有球的結合練習,提高學生的運動負荷。4、小場地環(huán)境下,更重要的是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和保持。場地小學生的次數(shù)、練習距離、成功體驗都可能受到影響。教師可以增加競爭、改變練習形式、調整練習難易等方式,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興趣。
(作者單位:南京市五老村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