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陸翠
二十一世紀的社會是一個信息化的社會,在經濟高速發展,信息技術縱橫交錯的年代,人們已經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如今“微時代”的出現又將人們推向了新的智能化領域,“微時代”的出現為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但是也帶來了新的挑戰。本文將會針對“微時代”背景下高職學生管理工作等內容進行具體的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夠為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一些幫助和啟發。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如今人們已經進入了“微時代”社會。有很多人對“微時代”這個名詞還有一些陌生,實際上這與我們日常的生活息息相關,留意觀察就會發現,微信、微博、微視頻、微電影在現代化的生活中十分常見,而“微時代”主要指的就是這些“微”內容。人們通過這些形式來傳遞信息,使得信息傳遞效率更高、傳遞速度更快,所以備受人們青睞和歡迎。“微時代”中,各種內容短小、形式簡潔的微信、微博、“微電影”充斥著人們的生活,使人們能夠借助互聯網來更好地了解社會、了解世界,對現有社會的發展及新興事物有著更多的了解。不僅如此,“微視頻”在高職院校中的應用也十分廣泛,對高職學生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從宏觀角度上來看,高職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人生觀模糊、價值觀不定的階段,這個時期非常關鍵,教師一定要嚴格的管理和教育,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通過微信、微博、微視頻等途徑多向學生傳遞積極、健康向上的內容。高職教師應當抓住時代的發展趨勢,注重完善現有管理體系,只有這樣才會更好地實現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高效性與完整性。
1.1 信息傳播載體上:以微信、微博為主
如今微信是人們日常交流和溝通的主要載體,而微博則是人們暢所欲言的“公共場所”,“微時代”的到來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人們可以隨時隨地的“談”。這是現代化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而據有關數據研究結果顯示,大學生是微信、微博使用比例最高的人群,大約97%的大學生會選擇使用微信溝通,有89%的大學生經常瀏覽微博,可見“微時代”對大學生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這種新時代的溝通和交流方式備受學生們的青睞,已經成為了人與人之前溝通的主要形式。
1.2 信息傳播內容上:短小精簡
當今社會,人們生活節奏不斷加快,而微信、微博、微視頻、微電影等“微”內容也無一不展現出“微”的特點。人們利用短小精煉的語言去進行交流和溝通,不僅溝通效率高,并且還可以逾越空間限制。這與大學生即時、快節奏、碎片化的信息表達特點相契合。學生們喜歡用這種方式溝通、交流,而教師也應當適應時代的發展,巧妙借助“微時代”的優勢和特點,不斷地完善學生管理工作,為實現學生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1.3 信息傳播速度上:呈幾何級數式增長
“微時代”背景下信息傳遞速度極快,并且傳遞方式也具有一定的特點,能夠以幾何級數式增長,該種傳遞方式是其他傳遞形式所不能及的。在信息化時代下,人人都是信息的接受者和發布者。人人都可以使用手中的微信、微博、QQ等軟件與外界進行交流。每一個人都好比是一個“電臺”、一個“發射器”,當信息傳遞出去后,就有無數個同類“電臺、發射器”在接受,所以“微時代”的信息傳遞速度極快。每個人的生活圈子和朋友圈子都不同,會有一定的差異,所以這種“微時代”的信息傳遞會滲透到每一個層次中,讓不同行業、不同層次的人都接受到信息,可想而知,這是一種爆炸式的信息傳遞形式。
2.1 信息傳播時空不受限制,學生言行難以監控
高職院校要想借助“微時代”來對學生進行管理,首先就要對“微時代”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微時代”是以互聯網為載體,網絡有很多優勢,也能夠為學生們帶來很多正面影響,但是與此同時網絡也隱含著很多潛在的“安全隱患”。如果學生愿意可以在網絡上搜索到所有自己想了解的內容,例如黃色網站、暴力信息、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游戲等,這些都會影響學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如果長時間沉迷于這種網絡環境,勢必會對學生產生消極影響,會導致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上課玩手機,甚至輟學。這些都是信息傳播的負面影響,如今很多高校大學生還沒有自我控制能力,遇到暴力、煽動、黃色、欺詐等信息很容易“無法自拔”。每年都有發生“大學生裸貸”、“大學生涉黃”等新聞,可見網絡對高校大學生的影響頗深,作為教師應當合理的利用網絡,讓其發揮出正面能量,抵制這些不良信息。
2.2 網絡交往虛擬切隱蔽,學生心理問題不斷產生
“微環境”下,很多學生變成了“低頭族”、“手機黨”、“網絡沉迷”者,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高職學校的學生大多都是高考失意,分數達不到本科院校的標準,高考成績不理想而進入高職院校。這些學生往往都帶有消極、負面的情緒。而網絡時代的到來讓這些學生可以通過網絡來找尋自我,在虛擬網絡環境中可以塑造新的自我,這也是學生沉迷網絡的原因。久而久之,學生心理問題不斷產生,他們課上、課下幾乎離不開手機,還有些學生不愿意與父母、親戚、朋友溝通,這種自閉心理的產生也來源于網絡。精神世界空虛導致學生精神出現潰敗、焦慮、抑郁等情緒,這些都是心理問題的表現,面對這種情況教師一定要采取相應的管理手段,不要留下安全隱患。
2.3 對學生管理者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新挑戰
“微時代”的到來對高職院校學生管理者也提出了新的挑戰,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學生思想在變,所以教師的管理形式也應當發生變化,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為培養高素質的學生群體奠定堅實基礎。如今很多網絡用語非常流行,高職學生們喜歡模仿、學習這些流行用語,作為高職教師應用學著走進學生的內心,多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將自己塑造成為學生心靈溝通的老師,打造一支新時代的教師工作團隊,這是當前做好學生工作的重要條件。
3.1 以人為本,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
學校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如今信息化社會高速發展,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也到了瓶頸期,身為高職教師,應當懂得尊重學生的想法和思維。做到以人為本,認真貫徹和落實學生的個性化管理體系。要想實現這一目標,首先就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網絡環境,學校可以設置校園內部網絡,并開設防火墻,目的就是阻攔一些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網站。為學生們營造一個良好的上網環境,這是非常重要的。網絡是一把“雙刃劍”,既能為學生帶來好處,也能夠影響學生的身心發展,這就需要教師在其中把控一個“度”,做好網絡監管工作,不要讓網絡中消極信息和負面信息影響學生的價值觀。如今很多高職院校已經設置了校內網絡防火墻,這種防火墻可以自動攔截有害信息,對傳入內的信息自動進行篩查,這樣可以為學生上網提供一個安全、優質的環境,為學生學習和生活提供安全的保障。良好的網絡環境是學生學習的基礎,高職院校應當對這一建議加以重視,不要認為開幾次主題班會、進行網絡宣傳就能夠制止網絡不良行為,高職階段的學生自我控制意識很差,教師一定要從根本上做好學生的管理工作,要為學生負責,對現有網絡安全進行嚴格控制和管理,這不僅僅是對學生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對國家負責,為樹立一個良好的教育口碑打基礎。
3.2 更新觀念,加強學生管理隊伍建設
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是引領學生前景的主要動力,在現代化的社會發展中,很多高職院校已經認識到了網絡教育的重要性,并且也安排了專業的學管老師,這些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平臺來帶領學生學習和溝通。微信、微博QQ、論壇等軟件平臺,都可以為學生的學習開辟重要領地。與傳統的學生管理形式相比,該種管理機制更具有創新性,是“微時代”的體現。很多時候學生都覺得老師高高在上,如有通俗的說就是“不接地氣”,這種管理方式一定不利于學生的管理和教育,所以高職教師應當懂得走進學生、觀察學生。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感覺教師就是自己的朋友,這樣才會有利于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教師要及時更新自我觀念,加強學生管理隊伍建設,多了解學生生活中的矛盾,成為學生管理中的指揮者、調節者,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3.3 利用網絡平臺,實現學生的“三自”教育
所謂“三自”教育,實際上指的是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微時代”的到來為人們的生活和學習開辟了更多的空間,教師可以與學生建立微信群,這樣學生與教師之間可以隨時隨地的進行溝通,很多學生比較內向,不愿意直接面對面的與教師交流,微信群的建立可以為師生之前的溝通提供橋梁,增強學生的自我表述意識。學生的“三自”教育是建立在“微時代”基礎上,教師一定要給予學生足夠的信任,鼓勵他們多參與班級管理、宿舍管理等。
“微時代”環境下高職學生管理工作的形式多種多樣,教師可以安排一些有號召力、影響力的學生參與學生管理工作。這時候可以發揮出班級干部、黨員等優秀學生的作用,安排這些學生定期組織召開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為主題的會議。這對于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幫助。“微時代”影響力頗深,在高職學生管理中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這間接說明了網絡時代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教師可以借助網絡來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也可以借助網絡來管理學生,兩者之間有著相輔相成的關系,這是二十一世紀“微時代”為高職院校帶來的福利,人們應當巧妙地利用“微時代”,為營造良好的高職院校奠定堅實基礎。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論述了“微時代”背景下高職學生管理工作等內容,通過分析可以發現,在現代化的社會發展中,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已經有了新的進展。越來越多的教師認識到了“微時代”的意義和價值,在“微時代”背景下,人們應當抓住機遇,勇于面對挑戰,只有這樣才能夠建設優質的學生管理體系,為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創新式發展開辟新路徑。
(作者單位:南通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