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我國經濟正處于日益快速的發展階段,經濟發展也帶動了城市的發展。由于社會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不僅局限于物質上的滿足,對精神方面的渴望也更加強烈。因此,城市道路景觀設計已引起有關部門和人民的重視。一些經濟實力較強的大城市對相應的城市道路景觀設計問題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創新,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改善了城市景觀和道路交通環境。相反,景觀設計卻跟不上城市的發展。經濟方面雖已迅速發展,但所帶來的問題更為嚴重。由于執行短期政策,沒有系統的長期發展戰略,以求迅速致富和獲益。因此,中國與一些發達國家在這方面的差距還比較大。
關鍵詞:景觀植物;城市道路景觀;配置;有效應用
1? 城市道路景觀的內涵與功能
1.1? 城市道路景觀的內涵
要了解道路景觀的內涵,首先要了解城市景觀的內容。城市景觀主要包括街道、廣場、公園等基礎設施。它還包括建筑房屋,如商業商店和住宅。道路景觀主要指城市街道周邊的景觀設計。城市道路有比較寬闊繁榮的路段,適合各種機動車行駛。也有安靜的綠樹成蔭的道路,有狹窄的道路和穿插的人行道。城市道路景觀包括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它由各種商業或住宅建筑、花卉植被、路標、欄桿和供路邊休息的長椅組成。
1.2? 城市道路景觀的功能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社會進步迅猛,人民的精神文明也得到了發展,物質文明得到了加強。但是,社會發展的不和諧仍然存在。作為我國自十九大以來主要矛盾的變化,也表明了人們對生態文明的美好需求。當然,這也證明了當前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中存在的問題。因此,在道路景觀的設計中,要特別注意綠色景觀的設計,注意養護道路兩旁的花草樹木,突出道路景觀在城市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作用。在《城市形象》一書中提到,道路是構成城市景觀的首要要素,起主導作用。其余的環境要素圍繞道路設計的核心,相互補充。因此,為了充分發揮道路景觀的環境保護作用,在道路建設中必須首先考慮人口密度,以節約城市空間,保證道路的便利性。同時,不同道路的景觀也有不同的重點。必須考慮到當地的人的特點,實現物質、精神和生態的協調發展。當然,在這些景觀中,要注意環境保護,增加植被覆蓋率,減少機動車廢氣排放,減少溫室效應,這在清潔城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充分發揮城市道路景觀的環保功能的同時,也需要通過道路景觀來體現地方特色和風土人情。例如,在具有深厚歷史遺產的城市中強調景觀的文化氛圍,雕塑可以穿插在景觀中。此外,道路景觀還應發揮方便功能,如設置路牌、安排石凳、石凳等,在帶來美景的同時也帶來方便。
2? 我國城市道路景觀設計存在的主要問題
(1)道路景觀設計缺乏完整性和連續性。指整體上缺乏連續性和完整性,且對道路兩側相應的建筑物和設施等典型的景觀設計元素沒有全面的設計。
(2)景觀設計缺乏層次感和層次感。道路是由周圍環境的影響和設計目的所驅動的。其功能、形式等與其他道路不同。因此,應為某一特定道路采用不同的設計方案,以突出其水平和規模。然而,這些問題往往被忽略在實際設計中,使得道路建成后沒有特色。
(3)景觀設計缺乏文脈意識。沒有恰當的延續原有的風格以及特色,沒有以有效手段使新增元素融入到原有的景觀設計特色中,進而使得道路中的相應新建筑無法與周邊傳統建筑保持協調,顯得突兀。
(4)景觀設計缺乏人本意識。指的是在實際的道路建設中沒有明確“人”才是這一設計的服務主體,未能使市民相應的生理以及心理需求從根本上得以實現,不能夠為市民創造出一個舒適良好的交通環境。
(5)道路景觀設計缺乏特色。主要體現于“雷同”,一個設計概念已經被使用了很多次。它一直未能將城市的歷史背景和整體風格結合起來。未能根據當地居民的風俗習慣進行具體設計。就道路建設而言,兩邊的建筑都是色彩和材料。或在形式上相似,辨識度不高,不足以反映城市的獨特面貌。造成上述問題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歷史和傳統觀念的影響,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管理松散和缺乏立法。
3? 景觀植物在城市道路景觀中的配置方法
公路、高速公路等城市主干道植物景觀的配置通常需要以行進過程中人們的視覺和感官效果為起點,注重空間景觀的美化,展現韻律美,而且需要順序成景,因此,通常需要選擇體型大、結構簡單的植物。城市道路的人行道主要為行人提供服務。因此,在配置道路兩側綠色景觀的過程中,必須注意植物顏色、樣式、種類和體型的合理組合。形成各種層次,易于移動的景觀效果。
3.1? 主次分明,稀疏結合
現代城市道路綠化的過程主要是一種自然景觀的提取和再現。配置的植物所呈現的態度和意境,是城市文化藝術的一種融合和升華。在景觀植物配置的過程中,要實現主要觀賞景觀的合理分布,需要重點種植樹種,而其他樹種對景觀的營造起到了相應的作用。在進行種植作業時,應結合實際需要,實現緊密結合,更好地呈現景觀效果。
3.2? 四季景色變化的關注
在利用景觀植物進行景觀美化的過程中,應展示植物本身的季節性景觀特征,也應考慮其他季節性景觀的合理呈現。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反映景觀植物對城市道路綠化和美化的優質效果,使城市居民感受到春夏秋冬季節不同的美麗風光。
3.3? 圍合空間的合理利用
一般情況下,植物的周圍空間可分為開放空間、封閉空間、半開放空間和冠下空間等常見形式。對于不同的地形特征和植物匹配,需要選擇合適的周邊空間進行設置。例如,在城市道路的人行道周圍,一般使用封閉空間來提供吸塵和隔離噪音,為行人提供一個更安全、更清潔和更安靜的移動場所。
3.4? 林緣線以及林冠線的處理
所謂林緣線,就是由于陽光的照射而垂直投射在平面上的天幕的外側輪廓,天幕線就是天幕與天幕之間的線。在現代城市道路景觀配置的過程中,要綜合考慮樹木的立體感、樹木的輪廓等因素。要利用能在內外表現出一定滯脹效應的植物,充分合理地利用地形條件,使林緣和林冠能呈現出隨起伏而變化的節奏。這種配置還可以起到對道路景觀體積、線條和色彩搭配等方面的豐富效果。
3.5? 綠色材料的使用
在真實的道路交通設計中,要注意綠色材料的選擇,盡量選擇一些可再生資源作為城市道路景觀建設的原材料。不興建大型工程,破壞市內的自然環境資源。在城市道路景觀的建設中,最好采用從附近的源頭上繪制材料的原則,明確使用綠色材料的重要性。此外,城市最真實的面貌不應受到過度工業化大氣的污染,特別是為了保護原有的生態資源。不要破壞已經存在數百年的自然生物活動范圍。因此,在建設過程中,要盡量利用綠色和清潔能源,盡量減少建筑垃圾,減少空氣污染對城市道路建設的危害,使城市回歸自然,使水資源回歸土地。因此,要實現廣泛的道路景觀設計,必須著眼于長遠。現代社會提倡使用綠色材料,針對這一特點,需要為道路景觀建設創造更好的空間,使城市的人們有機會使用綠色材料。
4? 結束語
城市道路景觀設計是城市景觀設計中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城市道路相應景觀設計時,必須根據人們對道路的服務需求和人們自身的活動進行具體規劃。道路景觀設計逐漸完善,這促使其呈現出優美的自然景觀設計。人工藝術環境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再創造,文化藝術的融合與升華,體現了姿態與意境的美,使人感到親切、舒適、活力,能反映現代城市的精神文明水平。
參考文獻:
[1] 唐紅,孟瑾,吳明軍.蘭州市道路綠化現狀調查與對策[J].甘肅農業大學學報,2017(1).
作者簡介:
戰學柱,男,身份證號:2308821987****0633 本科,中級,景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