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明
【摘要】在高校音樂專業教學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學生掌握基本的音樂理論知識,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逐漸培養學生的音樂藝術素養。可以通過教學課程的改革、新生事物的結合、校園音樂活動的舉辦等方式,更好地激發學生音樂創作的靈感,提高學生們的音樂核心素養。本文主要就如何更好地提高高校學生音樂藝術素養進行研究分析。
【關鍵詞】高校教育;音樂專業;藝術修養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音樂作為一種藝術文化的傳承,通過音樂的學習不僅可以使人們的精神得到滿足,并且很好地提高了自己的藝術修養。隨著世界文化的交融,音樂作為文化交流碰撞下產生的新內容,給人們帶來了更多的遐想。在高校音樂專業教學的過程中要秉持包容的教育理念,滲透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藝術修養。
一、音樂藝術素養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我國在國際中的大國地位越來越突出。在國際文化交融的過程中音樂就是一種特有的文化使者,人們常說“音樂無國界”,當我們用心去欣賞一首音樂的時候,不會因為語言的不同而感到不通,時而優美時而激昂的音樂旋律可以引領人們的思想進行藝術的徜徉。
目前,在我國的音樂分類中有日韓流行音樂、歐美流行音樂、港臺流行音樂、大陸流行音樂等,按照時代的劃分就是古典音樂和現代音樂兩種。在高校音樂專業教學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學習音樂的制作流程和素材發掘,需要學習優秀的文化,為自己的音樂知識進行充值。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一定要明確自己的初衷,學生們只因為喜愛音樂,所以才學習音樂,其他的原因都會影響學生的音樂職業修養[1]。
在高校音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培養學生的演奏、演唱技巧,同時要保證學生的基本功扎實。在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不斷培養學生的音樂創新能力,這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在具備了一定的創新能力之后,才可以利用音樂更好地表達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在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教導學生注意生活與文化的積累,因為音樂是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而藝術主要來自與文化和人們的生活,因此,當學生們的文化藝術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學生對生活事物觀察得足夠細致,只需要學生稍稍的思維創造,一首音樂作品就可以出現,這些都離不開學生的音樂藝術素養,因此,在高校音樂專業教學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音樂藝術素養是非常重要的。
二、提高學生音樂藝術素養的措施分析
(一)教學課程的改革
在高校音樂專業教學的過程中很多的學生學習質量不高,主要的因素就是老師教學理念的保守和教學模式的單一。目前,我國高校的音樂教授和音樂教師都擁有多年的教學經驗,但是一些老師們的教學方式、教學理念還停留在自己學習的那個時代,而還有一些老師教學思想期望著改變提升,但是心有力而力不足,主要就是因為老師們學習的專業限制。如美聲的演唱教學、古典的演唱教學和流行的演唱教學等,這些雖然都屬于音樂專業的教學,但是各自之間還存在很大的區別。由于這樣的教學情況存在,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不能獲取更多的學習興趣,從而影響了學生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
在今后的高校音樂專業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們的學習創新力,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對教學的課程進行改革,并且不斷提高老師的教學理念。在高校音樂教學課程改革的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實現教學改革的目標,在制定教學課程改革方案的時候,需要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深入的研究調查,掌握了準確的信息資料之后,才可以進行相應的教學改革設計[2]。
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將教學的時間“一分為二”,教學大綱中的音樂教學內容,在一半的教學時間內完成,剩余一半的時間就交給學生們,老師可以根據學生們希望學習的音樂專業知識進行對應的講解,這樣可以更好地彌補學生們的音樂知識空白。在剩余一半的教學時間內老師可以讓學生們決定怎樣充分利用好剩余的時間。老師可以做到課桌上當一位“學生”,讓班級內的學生管理余下的教學時間,老師也可以進行提問,以此來促進“師生互動”交流的學習氛圍,也可以讓學生們輪流站到講臺體驗五分鐘的音樂知識講解,從而更好地鍛煉學生的思維組織能力,加深自己對專業音樂知識的了解。通過教學課堂的改革,充分釋放學生的音樂藝術思維想象力,提升學生的音樂藝術素養。
在高校音樂專業教學的過程中,為了保障老師的教學理念得到很好的提高,一方面是通過老師自身的學習與提高,從而及時發現自己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還有一個方面就是高校之間進行音樂學術的交流會,或者是邀請國家級歌唱家、音樂學者等來校進行音樂交流溝通,從而更好地提高音樂老師的教學理念。例如,在1983年中央電視臺開辦了第一界春節聯歡晚會,在晚會中李谷一老師獨自一人演唱了八首歌曲,自此,李谷一老師的歌曲可以說是紅遍了大江南北,當時的20世紀80年代,人們還沒有接觸到搖滾音樂。在一次歌唱會中李谷一老師邀請了當時的崔健老師進行同臺演唱,由于崔健老師演唱的搖滾音樂沒有得到大眾的認可,很多的人們抵觸搖滾音樂,當時李谷一老師就講,我國的音樂要發展,就需要讓更多的音樂形式加入其中,這樣才可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從而不斷地發展我國的音樂。隨著人們對搖滾音樂的逐漸認同,漸漸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愛上了搖滾音樂,而當時李谷一老師和崔健老師同臺演唱的歌曲和畫面,也成為了那個時代的經典。從我國的音樂發展道路中就可以看出,隨著我國金融、科技、文化、人文的不斷發展,全球不同國家的音樂藝術都漂洋過海來到了我國,在經歷了音樂文化的交融與碰撞之后,就形成了我國現在多元化音樂發展的現狀。而高校音樂專業作為培育專業性音樂人才的搖籃,一定要有科學合理的教學安排以及前沿的音樂教學理念[3]。
(二)新生事物的教學結合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音樂借助計算機網絡的傳播,真正做到了音樂傳播的時效性和便捷性。在高校音樂專業的教學中為了不斷地提升學生的音樂藝術素養,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為學生構建一個高效的學習課堂,從而逐漸培養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
在高校音樂專業教學的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也是一種比較實用的教學方式,但是隨著智能手機的快速發展,新時代的大學生基本上所有的學生都是人手一部智能手機。既然多媒體教學設備已經對學生沒有足夠的吸引力,那么老師就需要調查研究學生們對那些新生事物最喜愛。在微視頻和音樂的結合下,短短幾秒中就可通過微視頻給人們傳遞出重要的訊息,從而吸引人們的關注度。如我國智能手機APP排行榜中的抖音、快手、微視等等,大學生們對這些新生的事物非常的喜愛[4]。
在高校音樂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與創造熱情,老師可以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也可以以個人為單位,創作一個短視頻。短視頻制作的要求就是音樂作品且與自己的實際生活緊密。在學生發表作品一周之后,班級內學生發表的音樂作品中選擇三個較為優秀的作品,讓學生講解一下,自己在創作該音樂作品的視頻,從哪里獲取的音樂靈感,在創作的過程中融入了那些文化因子,該作品想要表達自己怎樣的思想感情等。通過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們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例如,在抖音APP中一位成都音樂學院畢業生,發布了自己的一個音樂作品。其中音樂作品的主要內容就是很多的生僻字,而這首歌曲的名字與內容是一樣的——生僻字,該學生在研究了半年生僻字之后,根據生僻字的發音和生僻字的字義,而創作了該首音樂作品。在接收采訪時該學生表示,創作該首音樂作品主要是為了緩解高考學子對生僻字的記憶壓力,從而以一種樂觀輕松的心態進行學習[5]。
在高校音樂專業教學的過程中,為了保障學生可以學習到最精髓的音樂藝術知識,學習到我國傳統文化藝術的內涵。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與時俱進,通過傳統教學的方式和現代教學方式進行很好的銜接,從而更好的培養學生的音樂學習習慣和自主創新的能力,促進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提高。
(三)校園音樂活動的舉辦
在高校音樂專業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音樂創造能力,需要跳出教學課堂的約束,跳出教學理論的限制,讓學生們通過音樂創作實踐來檢驗自己音樂學習質量的高低。在傳統高校音樂專業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側重于教學理論知識的講解,導致學生在進行音樂實踐練習的時候,空有滿腹的音樂才華,卻不能進行很好地發揮運用,這樣就沒有達到新課標教學改革的教育目標。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們的音樂實踐能力,老師可以向學校推薦在校園內開展校園音樂節,以此來豐富大學生的校園生活,建設校園文化。在校園音樂節舉辦的過程中,校園的每一音樂班級都需要創作十首歌曲,所有的歌曲都需要是原創,而其他專業的學習也可以進行報名參加,從而更好地激發音樂專業學生的創作激情[6]。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校音樂專業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們的音樂藝術素養,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深入的研究分析,給予學生足夠的自主思考空間,充分地利用學生們喜愛的新生事物進行教學,通過開展音樂節等活動,激發學生們音樂創作的熱情,從而逐漸提高學生的音樂核心文化素養。
參考文獻
[1]董大巍.論大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與提高[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09:61,63.
[2]鄭婷.分析高校鋼琴教學中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策略[J].北方音樂,2016,3604:182.
[3]劉悅明.對如何提升高校學生音樂藝術素養的思考[J].北方音樂,2017,3709:173.
[4]康安娜.音樂教育對大學生品德養成的作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13):80-81.
[5]郭晶銘.音樂素養對于高校聲樂教學的重要性[J].黃河之聲,2016(7):19.
[6]許春蓉.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音樂素質培養現狀及對策[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2922: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