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芬
【摘要】培養學生創造思維是音樂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首先要讓學生主動動起來,通過創編或者改編一些內容來激活學生的創造思維。比如,我們可以通過讓學生跟隨音樂創編律動、讓學生改編歌詞與歌譜等方式來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這樣,學生的創造思維就可以在音樂課堂得到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律動;改詞;編曲
【中圖分類號】J614?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新課程理念慢慢走進教育者心中,越來越多的教育者意識到,學校教育不能僅僅依靠語文、數學、英語,音樂等藝術類學科同樣要得到重視。所以,音樂教學也被提到一個重要位置。但是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許多音樂老師還是認為,音樂教學只要把音樂教材中的歌曲教會了,讓學生懂得一些樂理常識就行了。其實不然,學生的音樂素養并不僅僅指這兩方面,還有其它許多素養需要我們在音樂課堂上貫徹落實。我們都知道,音樂是培養學生藝術品質的重要學科,也正是由于這一點的認識,讓一部分教師把音樂教學的責任窄化了,只注重學生唱得如何,而忽略了學生其它素養的培養,音樂教學是培養學生音樂思維的重要平臺,特別是創造性思維,它更是學生音樂素養的核心組成部分。我們要在音樂教學中滲透創造思維的培養,這樣,才能讓學生的音樂素養更加全面。那么,如何在音樂課堂培養學生的音樂創造力,從而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呢?下面,筆者就結合自己的音樂教學實踐,來淺談之。
一、律動:激活創造思維
我們都知道,音樂教學如果只是讓學生動動嘴,是很難激發他們音樂學習興趣的。因為受學生年齡特征的影響,小學階段的學生天生愛動,他們喜歡在動中學習,在動中思考,也只有在動中,他們的創造性思維才能更好得到激發。所以在小學音樂教材中,教材編寫者會安排一定量的律動來輔助音樂教學,讓學生動起來,這樣,學生就會在動中不斷思考,哪些動作可以更美一些,應該如何創造性地設計動作,以讓自己的動作更適合旋律,更適合內容。所以,我們在組織音樂教學時,需要讓學生先把歌曲學完,然后再編排一定量的律動、充分讓學生隨著音樂來做律動,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更深入地感受歌曲的魅力,同時使他們在動中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在音樂教學時,要想激活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我們就不能忽視這一版塊的教學,學生只有動起來,他們的思維才能活躍起來,才能打開思維去盡情想象。教學時,我們可以根據音樂的內容與旋律,模擬一下音樂情境,鼓勵學生用自己的動作表現音樂內容,并能夠根據旋律動起來。這樣,學生就會在思考動作的過程中激活自己的創造性思維,在律動過程中進行創造性的思考。同時,學生通過律動,還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感知歌詞、記住歌詞,并用動作表達出自己的情感。
比如,在教學蘇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音樂《快樂的嚓嚓嚓》這首歌曲時(本篇文章中所選的課例均來自這一冊音樂教材中),由于這一首歌曲非常有律動感,所以在教學時,我首先讓學生聽一聽這首歌曲的節奏,品味這首樂曲中的幾種不同情緒,再讓學生閉著眼睛聽一聽樂曲,想象一下歌曲里表現了一個怎樣的場景。這樣,就把學生的情緒融入到歌曲的情境之中。接著,讓學生思考一下,如何通過動作把這首歌曲給表現出來,甚至可以讓學生先在紙上記下來或者畫下來,然后再讓學生站起來跟著音樂動一動,并根據音樂的旋律及時對一些不適合的律動進行修改。然后通過自己的律動把歌曲中快樂的情緒通過動作表現出來。這一過程就是學生獨立思考的過程。由于一開始老師并沒有設計好動作要求學生怎么做,而是隨便學生做動作,這樣,學生就會根據自己對音樂的理解打開思維,設計一個又一個個性化動作,在設計過程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就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最后,當學生已經完全會唱這一首歌曲之后,再讓學生自主根據旋律去編排舞蹈。整節課,學生都在邊設計動作邊學習歌曲。這樣不但可以促進學生更好地學唱歌曲,還可以通過創編律動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
二、改詞:發展創造思維
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就需要學生能夠積極開動腦筋,思維要始終處于一種最活躍的狀態。也可以說,學生的思維只有在一種最積極的狀態下,才能產生創造性思維。那么如何才能激發學生主動開動腦筋投入到思考之中呢?筆者經過實踐認為,讓學生在原音歌詞的基礎上進行改詞訓練,就是一個創造性的活動,因為如何改詞、改成什么詞作為教師完全不知道,全部在學生的腦海之中。也許有的教師擔心,學生受知識水平與能力水平的限制,是不可能完成這一項任務的,其實不然,在我們的音樂教材中,有許多歌詞都是具有一定的排列規律的,有的是對仗式的,有的是排比式的,并且多數歌詞都是朗朗上口的,學生非常樂意去誦讀這些歌詞,而且他們的語法簡單,內容簡單,學生是很容易修改的。同時,讓學生修改歌詞本身就是一個創造性的活動。我們可以通過修改歌詞來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學生為了讓自己的新歌詞更能表達出自己的情感與態度,更能夠吸引人,讓別的同學更容易唱出來,他們就會精心設計自己的歌詞。這樣,一來可以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二來也可以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
比如,教學《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這一首歌曲,在學生學會唱這一首歌曲時,我就啟發學生能不能創編一首新的歌詞來表現其他人。由于學生對這一首歌曲的旋律已經非常熟悉了,所以都非常樂意去改詞。于是,我就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給這一首歌曲改詞。例如,一個小組是這樣改詞的《天下的老師都是一樣的》:天下的老師都是一樣的,噢噢天下的老師都是一樣的?!还馨滋旌谝?,不管飯前飯后,我的老師從來不喊累,工作為了我……學生唱著自己自己改編的歌曲,內心的高興就不用提了。這樣的改歌詞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音樂學習興趣,還發展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三、編曲:提升創造思維
對于學生來講,受年齡特征的影響,他們最喜歡表現自己,并樂于接受挑戰。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天性,在音樂教學中,讓學生去進行改編曲子,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建議。也許有的教師認為,學生連識譜都困難,如何去改譜呀,顯然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其實不然,學生的潛力是我們無法估量到的,特別是對于高年級學生來說,他們的音樂水平已經初步能夠識譜,在平時的音樂教學中,教材編寫者也把學生編寫曲譜的學習編入教材之中,在平時教學時,如果我們能夠重視這一部分內容的教學,那么高年級學生就能編寫一些簡單的曲譜了。而相對于中低年級,他們雖然水平有限,但是他們所學的曲譜也簡單,是與他們的年齡特征相吻合的,所以,他們也是可以編寫曲譜的。同時,編寫曲譜本身就是一個創造性的活動。所以,在音樂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我們還可以嘗試讓學生對歌曲的譜子進行改編。當然,對于編曲,學生受音樂水平的限制,我們只能讓他們改編一些節奏簡單、曲譜簡單的譜子。首先要讓學生從改變音樂的節奏開始,讓學生感受一下,比較一下自己改編的節奏與原曲中的節奏有什么區別,哪種節奏更適合這一首歌曲。這樣,不但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音樂節奏感,而且通過改譜也可以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總之,在音樂教學中,老師應把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放到重要位置上,走出原來那種純歌曲教學,要從調動學生的音樂學習積極與主動性出發,為學生搭建平臺,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上迸發出創造思維,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提升學生的藝術水平。
參考文獻
[1]雍敦全.音樂教學法[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2]吳躍躍.新理念小學音樂教學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3]葛民莉.讀懂學生需求理解音樂教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