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志娟
【摘 要】 新課程改革在初中教學體系中的不斷深入,傳統的教學方式和理念已無法滿足當前的教學實際需求,這需要對原有的課堂教學方式和模式進行調整和創新,以教學視頻為載體的微課教學模式在初中教學體系中廣泛應用開來,尤其是針對初中生學習興趣和熱情高昂,同時叛逆性格的特點,發揮微課教學模式可控性強、教學趣味性大以及教學印象深刻的作用,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形成。微課教學方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究學習興趣和熱情,為學生提供了充足的自主學習時間和空間,對學生數學知識體系的建立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 微課 初中數學 課堂教學 具體應用
引言
微課教學方式是以教學視頻為載體,教師將課堂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內容錄入到教學微視頻中,上傳至學習客戶端,由學生下載自行進行觀看學習,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習氛圍枯燥、學生缺少自主學習主動意識以及教學缺少生動情境等問題,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意識,促進學生知識體系的建立以及思維能力的提升。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改變了傳統授課中教師灌輸講解以及學生被動接受理解的狀況,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用,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構建良好的師生互動教學關系,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
一、微課教學方式的概述以及特點
微課教學的重點在于“微”,即教學視頻短小精悍,視頻時間長度大都在15—20分鐘,將單元式的知識進行拆分重組并進行錄制,將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內容錄入到教學微視頻中,教師通過圖形、文字、數字以及音頻等形式將數學知識進行生動的形式轉化,具有極強的可調整性以及自主觀看和學習的隨意性,教學內容設計的精致性以及經典案例的示范性和制作簡便實用性等特征,學生自主支配的時間空間較大,將其應用到數學教學實踐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以及課堂教學的質量。
二、微課教學方式對初中數學教學的意義
區別于小學數學的基礎知識體系,初中數學教學體系更為復雜龐大,理論概念知識的記憶和學習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著極高的要求,加之初中生的叛逆心理較強,對數學知識的學習缺少興趣和熱情,極大地增加了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難度。微課教學視頻將數學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內容轉化為生動的圖像和音頻等形式,降低了數學知識的理解掌握難度,便于學生進行獨立自主的預習和復習,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受到限制的狀況,從而在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的同時,增強數學教學內容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提高小學數學翻轉課堂教學質量。
三、微課教學方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1. 通過微課教學方式做好課堂導入環節。
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中教師占據絕對支配的地位,“灌輸式”教學方式貫穿數學課堂教學全過程,忽視了課堂導入環節以及學生的主動參與性。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合理地調整課堂教學結構,創設良好的課堂導入環節,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從而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有理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將關于有理數的知識錄入微課教學視頻中,將正數和負數以及有理數的相關知識呈現在學生面前,然后根據導學案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在課堂開端為數學教學奠定基調,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 通過微課教學方式增強課堂教學氛圍的趣味性。
初中階段的數學知識體系十分規范和龐大,各類數學理論知識十分抽象和晦澀,對于邏輯思維能力較差的學生而言數學知識的學習理解難度極大,為此教師可以借助微課教學方式創設良好的數學教學情境,在生動有趣的數學教學氛圍中進行數學知識的講授,不但可以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究學習興趣,還可以降低數學知識的學習理解難度,便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實現良好的師生互動教學關系,提高學生的數學知識水平。
例如:在《幾何圖形初步》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通過微課教學方式為學生生動形象地呈現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幾何圖形,同時為學生講解直線、射線以及線段的知識,幫助學生理解幾何圖形的構成以及角的知識,擺脫傳統教學模式中枯燥的授課氛圍,加深學生對幾何圖形知識的了解,促進學生立體思維能力的發展。
3. 通過微課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主體學習意識。
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直接影響到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用,同時培養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實現良好的師生互動教學關系。例如:在《全等三角形》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將相似三角形的知識錄入教學微視頻中,便于學生自主觀看學習,在課上向教師提問,實現師生學習主動權的互換,有效地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參與意識以及學習的主動性。
4. 豐富微課表現形式。
學生在使用微課時是通過互聯網來實現的,教師并沒有直接面對面地對學生進行監督,因此學生很容易走神或者注意力不集中。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微課設計時應該綜合運用多種新媒體技術,能夠用圖表說明的內容,就盡量用圖表而不用文字。在例題中,多增加與生活相關的圖片,以此拉近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距離。比如,在學習“函數”時,對于一次函數、二次函數,學生很容易產生混淆,那么教師在教授完這兩個知識點之后,應該在微課中以圖表形式將這兩個函數的特點進行展示對比,從而讓學生一目了然,對所學知識有更為牢固的認識。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初中學生來講,部分數學知識點比較抽象,學習難度較大,并且在課堂教學時間內,學生也不能45分鐘集中注意力。因此,就可以將微課教學模式給應用到初中數學教學中。微課程一般在10分鐘以內,能夠突出重點,有著較強的針對性,學生結合個人需求和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對微課內容自主選擇,將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充分發揮了出來。實踐研究表明,這種教學模式比較科學和高效,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敏余.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探究[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7,31(05):95-97-100.
[2] 梅海蓉.淺議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初中數學教與學,2017(08):25-26.
[3] 唐曉紅.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4):33-34.
[4] 余云敬.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3):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