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思才
【摘要】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發展,小學語文教學迎來了新的挑戰,培養學生創造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逐漸成為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的重要環節,對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都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培養學生閱讀創造力成為了語文教學的重要課題。本文通過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進行深入地研究和分析,結合筆者的實際教學經驗,闡述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創造力的有效措施,旨在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進而提高語文學習能力。
【關鍵詞】 小學 語文教學 閱讀創造力
引言:
語文閱讀能力是語文基本能力之一,它是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基礎,對語言教學和寫作教學具有重大的影響和意義。培養學生閱讀創造力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而且還加強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從而形成了科學的語文思維。閱讀創造力的培養使學生的閱讀學習不再停留在文章的表面,它促使學生可以準確地把握文章的主旨,理解文章真正的內涵,通過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從而領悟文章的藝術手法,這是閱讀教學的根本目的,也是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
一、強化閱讀訓練
教師要不斷加強學生閱讀訓練,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創造力。但在具體的閱讀過程中,始終存在多講少讀或只講不讀的誤區。語文教師要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閱讀機會,加強閱讀訓練。首先,指導學生進行整體閱讀,自讀課文,遇見不懂的字查字典。其次,引導學生進行感知性閱讀、默讀,感知文章重點內容。隨后,要求學生進行理解性閱讀、精讀,感知主要的思想內容,了解重點內容。最后,指導學生進行欣賞性閱讀、品讀,感悟筆者表達的情感,加深理解。
二、傳授閱讀技巧
語文閱讀要了解文章大意,掌握文章中的相關信息。不同的閱讀方式,導致閱讀文章所需要的時間不同。小學語文教師要指導學生掌握泛讀、精讀等閱讀技巧,在增加閱讀速度與閱讀量的同時,使學生的閱讀效率得到提高。教師應教會學生如何進行多層次閱讀,如何進行課文分析,如何更好地理解作者的真實情感等閱讀技巧。在遇到閱讀理解題目時,指導學生首先要閱讀文章后面的題目,并帶著問題閱讀文章內容,進行針對性的閱讀。例如,在學習《秦兵馬俑》時,教師可以在閱讀之前提出疑問:“秦兵馬俑都是什么樣子的呢?”讓學生通過閱讀找到答案,對文章刻畫秦兵馬俑的段落加以認真、仔細地閱讀,從而把握文章的重點。
三、加強課外閱讀指導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語文教學越來越注重對學生閱讀創造力的培養。語文教材中出現了較多的自讀文章,也為學生配備了自讀課本,并且還設有推薦閱讀文章。在語文的教學中,教師要加強課外閱讀指導,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首先,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對課外閱讀產生興趣,提高其課外閱讀的創造力。教師要做到少講、精講、多練,有針對性地設計課堂問題,讓學生掌握閱讀的技巧及方法,要求學生多練習,培養學生的閱讀創造力。教師要做好榜樣,傳授技巧,讓學生可以靈活運用閱讀技巧,自主認識字詞、分析語句,理清結構。其次,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是讓學生感悟作品,獲取知識及提高閱讀創造力的最好方法。最后,教師要指導學生選擇合適的書進行閱讀,為學生指明閱讀方向,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例如,教師在進行《香港,璀璨的明珠》的講解時,可以利用課外讀物《香港的發展》進行課堂內容的擴展,通過提出問題:香港什么時候回歸的?香港發展具有怎樣的特點?這一系列問題指導學生掌握閱讀的重點,從而為學習課本知識做好鋪墊,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發揮網絡閱讀優勢
教師要根據形勢引導學生進行網絡閱讀。指導學生學會網絡閱讀,激發其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創造力。網絡閱讀比傳統閱讀更為靈活、方便、新穎,更能激起學生的閱讀熱情,使其參與其中。網絡還能通過圖文并茂、生動活潑的呈現效果,讓學生覺得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可以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培養其閱讀創造力。學生在閱讀時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加強自律,提高價值的判斷能力。例如,在學習《趙州橋》時,教師可以利用網絡進行閱讀,在利用網絡進行查找相關資料時,教師要指導學生明確自己為什么去閱讀,并且要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閱讀,還要了解閱讀是為了獲得哪些信息,避開無關信息的誘惑,從而快速查找到想要的信息。除此之外,由于網絡閱讀不會受到價格、信息量、紙張等條件的限制,學生可以無限地獲取到知識。因此,在進行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讓網絡發揮其優勢,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使得網絡成為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主要途徑。
五、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學生的閱讀興趣被激發出來,其閱讀就會產生極大的動力,語文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只有當學生明白了閱讀的樂趣,才會陶冶其情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與欣賞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等方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由于小學生的自制力不強,其閱讀興趣保持的時間較短,這就需要語文教師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第一,在學生對文章得到理解后,語文教師還要設置更深層次的問題,使學生的思維不斷地延伸;第二,當學生遇到難題時,教師要給予學生一定的指點,讓學生有眼前一亮的感覺;第三,當學生的思維處于停頓狀態時,教師要提出有爭議性的話題,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因此,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可以適當開展談讀書感想、演講比賽、讀書活動等課堂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結語: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創造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教師給予耐心的指導和幫助。教師不僅要傳授閱讀的技巧和方法,更要積極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創造能力,引導學生在語文閱讀的過程中形成科學的語文思維,從而提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1] 英末霞.如何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J].學周刊,2015(35).
[2] 李金葉.淺談如何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