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華
【摘 要】 目的:研究脊柱骨折患者應用循證護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9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脊柱骨折患者120例,隨機將其劃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每組各60例。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觀察組行循證護理模式,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對照組患者總并發癥發生率為76.7%,明顯高于觀察組患者的28.3%(P<0.05)。結論:循證護理模式在脊柱骨折患者中應用效果顯著,明顯降低并發癥,效果良好。
【關鍵詞】 循證護理模式;脊柱骨折;應用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applying evidence-based nursing mode in patients with spinal fractures.Methods: A total of 120 patients with spinal fractures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5 to January 2018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underwent evidence-based nursing mode to compare 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total complication rate was 76.7%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28.3%, P<0.05). Conclusion: The evidence-based nursing model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in patients with spinal fractures, which significantly reduces complications and has good results. It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Evidence-based nursing model; Spinal fracture; Application effect
隨著我國醫療事業的迅速發展,現代患者對于醫療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模式護理已經無法滿足這一要求,而且這種傳統模式下的護理自身還存在著許多的弊端。為此,許多的研究人員和臨床護理工作者都致力于研究新的護理模式。在這種形勢下,循證護理逐漸發展起來。循證護理是一種以循環醫學理論為基礎而發展出的新型護理模式,這種循證護理模式是護理醫學理論知識和護理臨床醫學經驗的一次完美結合[1]。循證護理的出發點是解決臨床上病患的一些問題,主張在臨床實踐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并尋求好的解決辦法,最后在進行綜合的分析和評價,根據分析的結果再指導以后的護理實踐[2-3]。本文作者就循證護理模式在脊柱骨折患者的應用效果評價進行了研究,具體的研究情況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9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脊柱骨折治療的患者12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將這些患者隨機劃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每組各60例。對照組有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為25~65歲,平均年齡為(44.27±2.37)歲,造成患者脊柱骨折的原因:發生交通事故31例,跌倒12例,發生高空墜落17例[4]。按照美國相關協會對于脊柱損傷的劃分,具體的損傷情況為:C級15例,D級20例,E級25例。觀察組有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齡為24~63歲,平均年齡為(44.13±2.89)歲,造成患者脊柱骨折的原因有:發生交通事故的有35例,跌倒的有11例,高空墜落的有14例,按照美國相關協會對于脊柱損傷情況的劃分: C級13例,D級21例,E級26例[5]。通過對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分析,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1)患者已經通過相關的醫療設備和手段被確診為是脊柱骨折;2)患者及其家屬可以與醫院的護理人員進行很好的交流;3)參加本次研究的患者對本次研究的內容都十分的清楚,并簽署了有關本次研究的同意書,患者及其家屬都同意參加本次研究。
排除標準:1)患者還患有其他的疾病,甚至有些疾病不允許患者接受麻醉手術;2)患者的皮膚患有皮膚病或者是過敏,患者的脊柱已經被感染;3)患者病情較為嚴重,已經無法接受正常的脊柱骨折手術治療;4)并不是患者本人自愿參加的。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骨折常規的護理,這些護理主要是照顧患者在醫院基本的生活,以及檢測患者的一些基本的生命特征指標,以防止患者在治療期間發生一些意外情況,病情惡化等。
對觀察組患者進行循證護理模式,其具體的護理主要包括以下幾點:1)根據脊柱骨折患者的病情建立專門的護理團隊,并由經驗豐富、專業技能扎實的護理人員組成,每個團隊要有一名負責人,這名負責人必須是從事護理行業多年的責任心較強的護理人員,每個團隊的人數至少要有5人,全天24小時護理脊柱骨折患者[4]。2)對脊柱骨折患者進行護理的人員要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結合自己的護理經驗和專業的護理知識,和患者及其家屬、醫生一起制定有針對性的循證護理計劃。3)對患者進行壓瘡護理。提出問題:在脊柱骨折患者當中有一部分患者的神經系統會受到損傷,使得患者的運動能力受到影響,患者必須進行長時間的臥床休息,這使得一部分患者會出現壓瘡的情況。循證支持:護理人員可以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研究壓瘡的形成機制,分析產生壓瘡的原因,比如病房里面的溫度和濕度造成壓瘡。循證護理干預:對于那些運動能力受到限制,不能夠獨立進行翻身的患者,護理人員要定時幫助患者進行翻身鍛煉,并要保持床鋪的干燥清潔[5]。對患者病房內的溫度和濕度進行監測,將溫度和濕度這些指標保持在最為適宜的范圍內,將患者按壓部位的皮膚也納入到護理人員每天的監測當中,如果患者按壓部位的皮膚出現紅腫、溫度升高等情況要及時進行處理,避免發生壓瘡。患者每天應該做一定程度的康復鍛煉,比如最為常見的收腹抬臂鍛煉,根據患者病情合理的計劃好鍛煉的強度,床鋪一定要保持干燥、平整和清潔,患者要時常進行翻身,避免身體的某些部位長時間的受壓,根據患者自身的習慣和病情,有必要的話,可以給患者使用棉圈或涼液墊[6]。4)對患者進行深靜脈血栓的護理。提出問題:脊柱骨折患者由于自身這種疾病的特點要想康復需要患者較長時間休養,有些患者由于脊柱損傷較為嚴重,使得患者的神經系統也受到了損傷,這樣的患者運動更加的受到限制,需要臥床休息的時間也更長,這極大增加了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可能。循證支持:通過對下肢深靜脈血栓進行研究,發現造成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原因是患者的靜脈血流速度較為緩慢,使得患者的靜脈血液處于一種高凝的狀態,再加上靜脈血管的內膜出現損傷。循證護理干預:首先要讓患者注意保暖,尤其是在冬天,可以給患者穿彈力襪,最大可能地減少患者止血藥物的使用量,給患者制定相關的鍛煉計劃,比如抬腿、屈膝、伸膝等運動,對于那些運動不便的患者可以讓家屬進行協助,患者每天進行鍛煉的強度一定要適宜。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可以對患者使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藥物,注意對那些高血壓、高血脂的患者使用這些藥物的時候要特別謹慎。患者在日常的飲食方面要多食用維生素、纖維素含量高的食物,多喝水[7]。5)對患者進行泌尿系統感染的護理。提出問題:在脊柱骨折的患者當中有相當的一部分患者需要留置尿管,這樣會極大地增加患者泌尿系統感染的幾率。循證支持:患者留置尿管,很容易發生尿液的沉積,這樣會增加患者泌尿系統的感染,有的時候感染率能夠達到9%。循證護理干預:要嚴格控制患者每天的飲水量,比如每天不低于2000mL的飲水,對患者的尿液pH值進行檢測,定期清潔患者的陰部器官,尿管引流袋一定要放置在患者的腹部以下,避免尿液發生反流,合理更換患者的尿管,避免發生感染[8]。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壓瘡、DTV、泌尿系統的感染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將所記錄的數據進行處理,利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所有的計數資料均要經過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在本次研究中發生并發癥的情況,見表1。對照組患者和觀察組患者壓瘡、下肢深靜脈血栓、泌尿系統感染的發生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通過研究發現,臨床上較為常見的骨折類型是脊柱骨折,造成這種骨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受到直接外力和間接外力的作用[9]。目前,治療脊柱骨折最常采用的方法是進行手術,采用這種方式的治療效果顯著,痊愈的速度相對來說較快。但是這也對護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患者接受治療的過程當中實施循證護理對于患者的康復有很大的影響。根據相關研究發現,中青年脊柱骨折的患者占脊柱骨折患者的大多數,但是近些年來老年脊柱骨折的患者呈現出一種逐年增長的趨勢,脊柱骨折這種疾病會嚴重地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有些病情嚴重的患者還會有生命危險,對于脊柱骨折患者而言,接受手術治療和術后的護理對疾病的康復都十分重要,而以往常規的護理對于脊柱骨折患者康復效果有一定的局限,所以本次研究對脊柱骨折患者應用循證護理模式的效果[10]。本研究顯示,對照組患者總并發癥發生率為76.7%,明顯高于觀察組患者的28.3%(P<0.05)。
綜上所述,對脊柱骨折患者應用循證護理模式,可以顯著降低患者患有壓瘡、下肢深靜脈血栓、泌尿系統感染的幾率。
參考文獻
[1] 王青.循證護理模式在脊柱骨折患者中應用效果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05(38):123,127.
[2] 何美珍,劉雪希.循證護理模式對脊柱骨折患者功能恢復的影響[J].醫療裝備,2018,31(04):200-201.
[3] 石乾紅,梁永芬.循證護理模式在脊柱骨折患者中應用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02(05):74,76.
[4] 胡梅鳳,葛明麗.循證護理模式在老年骨質疏松股骨骨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醫療裝備,2016,29(15):202-203.
[5] 汪蘭,韓欣,肖梟雄,等.循證護理模式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醫療裝備,2016,29(13):185-186.
[6] 鄭曉芳.探討循證護理模式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247,249.
[7] 胡迪,王璇.脊柱骨折患者接受循證護理模式下護理的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4,09(34):205-206.
[8] 李曉春,楊雅萍.循證護理模式在脊柱骨折患者中應用效果評價[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4,35(01):141-142.
[9] 高波.循證護理模式在股骨骨折患者中的效果研究[J].求醫問藥(下半月),2012,10(12):109.
[10]呂秀明.循證護理模式在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中的效果比較[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18):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