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興昭
[摘 要]在機械加工專業的實際教學方面,實訓教學是重中之重,關系著學生職業技能的發展。而且機械加工專業本身就具有較強的應用性與技術性,這一專業的學生在學習方面會面臨一定的學習難度,尤其是當前人才培養體系的目標重在讓學生將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相結合,意味著教師必須要重視實訓教學的開展。基于此,主要針對中職機械加工專業實訓教學的優化路徑進行分析。
[關鍵詞]技工院校;機械加工;實訓教學;人才培養
技工院校要提升自身的辦學水平,在極大程度上取決于人才培養體系的教學質量。而要真正提升這一教學質量,技工學校還需要全面加強實訓教學的開展。就機械加工專業而言,當前該專業的實訓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阻礙著其實訓質量的提升。為此,我們應該探索有效的優化路徑來促使學生在實訓教學中獲得應有的知識與技能。
一、技校機械加工專業實訓教學的問題分析
技工教育雖然在近些年來獲得了良好的發展,但是在實訓教學方面,卻還存在著不少的問題。以機械加工專業實訓教學為例,其教學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首先,實訓教師在新時期教改的形勢下沒有注重提升教學能力,缺乏更全面的機械加工專業知識結構和實踐經驗為學生提供實訓上的教學指導,甚至有些教師是由電子和物理等比較相近的學科、專業向機械加工專業轉行而來的,實踐操作經驗較少。其次,機械加工專業實訓教學內容不符合當前學生的實際需要。比如有些實訓教學內容僅僅是基本的技能訓練,實訓課題內容也單一、枯燥,很難滿足新時期機械加工領域對合格人才的培養要求。最后,在機械加工專業的實訓教學中,一般需要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動手實踐中來。但是實際上,當前的實訓教學過程卻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尤其是在實訓設備有限的情況下,學生的獨立操作機會很少,很難取得理想的實訓效果。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知識水平與實踐能力都很難達到未來企業對人才提出的高要求,這既不利于學生的發展,也不利于提高中職機械加工專業實訓教學的水平。
二、技校機械加工專業實訓教學的有效優化路徑
(一)推進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力度
實訓教學是中職學校機械加工專業教學的重點內容,要求教師能夠對這部分教學內容給予足夠的重視。尤其是當前社會對技能型人才的培養需求和要求都在不斷提升,教師必須要摒棄一味講解的教學手段,切實通過有效的教學指導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這就需要教師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注重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為此,技工學校應該注重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力度,為教師提供自我提升的平臺和機會。因此,技工學校要推進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力度,鼓勵機械加工專業的實訓指導教師能夠深入到工廠的真實環境中,參加機械加工的實訓操作活動,及時地了解企業用工信息,并在校內盡可能地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以切實提升技工學校機械加工專業實訓教學的有效性。
(二)借助錄像技術,突破實訓教學重難點
技校學生的學習興趣本身就有些匱乏,教師若是不注重營造靈活的教學氛圍,則很難提高課堂上學生的參與度,也很難促使學生有效地理解課堂上比較難的知識點。而錄像技術可以刺激學生的感官,將中職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發揮動靜結合的作用,為學生呈現直觀的機械運動形象,幫助學生有效理解抽象的機械加工內容,有利于突破機械加工專業實訓教學的重難點。例如蝸桿傳動并非是單純某個平面的運動現象,而是蝸桿和渦輪的軸線在相互垂直又交錯的情況下呈現的運動現象,也就是蝸桿傳動現象必須要由蝸桿和渦輪在兩個互相垂直的平面上分別進行運動。準確地說,是蝸桿帶動渦輪進行運動。通過錄像技術,教師可錄下真實環境中機床蝸桿和渦輪結構的運動過程,在課堂上呈現給學生觀看,讓學生能夠在親自動手的過程中,還能有效結合直觀形象的畫面對抽象的機械加工知識融會貫通,既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又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起到優化實訓教學的效果。
(三)加大實訓投入,優化實訓教學過程
技工院校應該加大對機械加工實訓教學的資金投入,加強機械加工實訓操作車間的建設,購進充足的實訓機械設備與機械材料,為實訓教學提供足夠的硬件設施條件,比如鉗工實訓操作車間需要包括鉗工桌、全套鉗工操作設備。教師要注重采取有效的實訓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實訓過程中。比如教師可采取項目教學法,引入“葉盤零件加工”項目、“制作六棱啞鈴”項目、“軸類零件加工”項目等,讓學生圍繞著具體的項目來掌握車、刨、銑和鉗等一系列機械加工操作技術,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和實踐操作能力。
結束語
總而言之,實訓指導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方法不符合學生學習需要,學生自身缺乏學習積極性等都是導致機械加工專業實訓教學低效化的原因。技工院校要注重采取有效的優化路徑來提升實訓教學的效果,促進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和技能操作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王錦昌.關于中職機械加工實訓教學改革的探索[J].職業,2018(24):95-96.
[作者單位]
廣東省城市建設技師學院
(編輯:梁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