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莉 孟慶峰
【摘?要】 慢性宮頸炎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一種婦科疾病,若不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會導致患者的宮頸上皮出現過度生化、細胞分化不良等現象,進而誘發宮頸癌,嚴重影響女性患者的正常生命健康。因此,必須要加強慢性宮頸炎患者的臨床診斷和治療,以不斷提高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本文作者對慢性宮頸炎的發病機制、臨床治療方法進行了綜述。
【關鍵詞】 慢性宮頸炎;研究進展;治療
文章編號:WHR2018072054
慢性宮頸炎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婦科疾病,在研究中發現,該疾病多發于育齡期婦女,且發病率高達60%。臨床上,慢性宮頸炎患者常出現白帶增多、白帶異常、接觸性出血等癥,嚴重地影響了女性的健康和生活,必須要及時給予有效的診斷和治療。
1?慢性宮頸炎的臨床診斷
加強慢性宮頸炎患者的早期診斷工作,是治療該疾病、促進患者預后的關鍵。就目前而言,臨床上主要是采用電子陰道鏡的方式對慢性宮頸炎患者進行臨床診斷。電子陰道鏡在臨床診斷中具有一定的優勢,集中表現在圖像攝取、屏幕監視、圖文打印、資料存儲等多種功能上,并且通過電子陰道鏡,可將患者宮頸、陰道等部位的形態進行清晰的顯示,且屬無創傷性、無痛苦的診斷方式,患者可重復進行檢查。
在賀琳[1]的相關研究中顯示:對231例慢性宮頸炎患者給予電子陰道鏡診斷,其臨床診斷結果與病理診斷基本一致,具有較高的臨床診斷價值。但在具體的診斷過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且在具體診斷中,極容易受到檢查人員的經驗、操作水平的影響。因此,在進行電子陰道鏡診斷的過程中,必須要結合臨床和細胞學檢查,以進一步提高臨床診斷率。
2?慢性宮頸炎的臨床治療
2.1?藥物治療
臨床上,藥物是最為常用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2.2.1?西藥治療?抗生素類藥物是臨床上最為常用的藥物,主要是采用新潔爾滅溶液、高錳酸鉀、乳酸溶液等,對患者進行陰道沖洗。該方法雖然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部分研究者發現,該方法極容易對患者陰道內的環境造成破壞,進一步導致患者出現逆行感染。
2.2.2?中藥治療?中成藥、中藥處方在臨床上最為常用,如:有治糜靈栓、保婦康栓,具有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在何博娥等[2]的研究中顯示:對患者采用中藥處方進行治療,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高達97.7%,復發率為4.33%。而采用西藥治療的患者,其治療有效率卻為77.8%,復發率為43.3%。經數據對比顯示,中藥在治療慢性宮頸炎上,具有較為顯著的臨床應用效果。
2.2?手術治療
臨床上,對于無法接受藥物治療,或者經藥物治療后長久不愈、病情嚴重的患者,可采用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具體來說,最常用的手術方式主要有兩種:
2.2.1?高頻電波刀電圈切除術(LEEP)?Leep刀是臨床上一種新型的慢性宮頸炎治療方式,主要通過Leep刀將患者較深的病變組織進行有效的切除,且在切除的過程中,不會對患者的機體組織產生影響,其臨床治療效果較為顯著。在王彥萍[3]的研究中顯示:對150例慢性宮頸炎患者采取Leep刀進行治療,輕度患者臨床治愈率高達98.28%,中度患者臨床治愈率為97.10%,重度患者臨床治愈率為91.30%。且在治療后,10例患者出血量較大,經陰道填塞紗布治療48h、口服抗炎和止血藥物后,患者出現好轉;并且在研究中發現,該手術時間較短,平均時長為(11.25±2.25)min,術中出血量為(26.35±2.36)mL,具有明顯的臨床治療優勢。
2.2.2?宮頸腔下電切術?這也是臨床上最為常用的一種治療方式。該方法主要適用于宮頸管內的良性病變患者,屬于一種微創手術,并且在具體治療過程中,對患者機體侵犯性較小,具有明顯的靶向性,可對病灶及時發現和診斷,具有診斷、治療雙重效果。在蘇燕等[4]的相關研究中顯示:對慢性宮頸炎患者給予宮頸腔下電切術治療,所有患者手術均在5~30min內完成,且術中出血量為4~10mg,且患者經治療后,2個月內宮頸上皮覆蓋率高達100%,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宮頸腔下電切術在臨床應用的過程中,必須要對手術的范圍、深度進行準確的把握,以免盲目切除,并且對患者的宮頸正常細胞造成一定的損傷。
2.3?物理療法
物理療法也是臨床上最為常用的一種治療方式,最常用的有微波療法、冷凍療法、激光療法等。
2.3.1微波療法?微波療法是一種新型的物理治療方式。在具體治療中,主要是采用高頻電磁波等方式,對患者局部病灶、病變組織進行聚焦輻射,產生小范圍的高熱,以達到凝固病灶的目的。在臨床上,通過有效的微波物理治療,不僅提高了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且患者出血量較少,患者愈合速度較為迅速,具有明顯的優勢。
在郝春燕[5]的研究中顯示:對60例慢性宮頸炎患者給予微波治療,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高達83.33%,且患者術中出血量為(15.11±4.38)mL,手術時間為(10.47±4.12)min,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
但是在研究中發現,微波治療方式也具有明顯的局限性,尤其是術后極容易導致患者出現陰道分泌物增多、大量排液等不良反應,并且不適合孕婦使用。
2.3.2冷凍療法?該療法主要是在制冷劑的基礎上,對患者的病灶糜爛組織進行低溫凍結,以促使患者的病灶壞死、脫落,從而達到臨床治療的目的。在臨床上,冷凍療法主要被用來治療宮頸柱狀上皮移位、尖銳濕疣等癥狀,具有十分明顯的治療效果。但在研究中發現,對患者采用冷凍療法,極容易導致患者出現頭暈、下腹疼痛等不良反應。
2.3.3?激光療法?激光療法主要是在臨床治療中,采用熱效應、光化學效應、壓力效應等方式,將患者的病灶組織進行凝固、碳化、汽化等,之后促使患者病灶部分結痂脫落,并生成新的組織。在相關研究中發現,對慢性宮頸炎患者采用激光物理療法,不僅臨床治療效果顯著,且不會對患者的宮頸結構產生損傷,也不會影響患者的宮頸腺體分泌。
在肖瑩[6]的研究中顯示:對患者采取激光療法,其手術時間為(12.57±2.68)min,術中出血量(7.75±1.64)mL,創面愈合時間為(7.27±1.54)d,術后出血率為9.09%,具有較為顯著的臨床治療效果。
2.4?綜合療法
臨床研究顯示,在慢性宮頸炎患者臨床治療中,單純采用一種治療方式,其治療效果較為有限,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仍具有一定的不足之處。而對患者采用物理、中西醫、先進手術等綜合治療的方式,在具體治療過程中,根據患者的病情進行針對性的治療,可進一步提高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在潘旭萍[7]的研究中顯示:對患者采用綜合療法,患者3月、6月內復發率為15.0%、10.0%,且患者治療滿意度高達100%,極大地提高了慢性宮頸炎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3?討論
臨床上,雖然治療慢性宮頸炎的方法相對較多,且取得了一定的治療效果。但各種治療方法,各有利弊。因此,不但要加強患者的臨床治療,還必須要加強預防工作,以進一步降低慢性宮頸炎的發生率。具體來說,應做到:1)患者在生育之后,要定期進行婦科檢查,保證在第一時間內發現癥狀,并進行有效治療;2)在夫妻生活中,要注意衛生,防患于未然;3)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盡量避免因人工流產而帶來的細菌感染,引發慢性宮頸炎;4)一旦發現經期過長、過短等異常現象,應及時進行檢查和治療,以免病情進一步惡化。
綜上所述,臨床上對于慢性宮頸炎的治療方式較多,且取得了一定的臨床治療效果。不僅要根據患者的病情,采取有效的治療方式,還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加強預防,以進一步降低慢性宮頸炎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 賀琳.電子陰道鏡診斷宮頸疾病231例臨床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10):1361-1362.
[2] 何博娥,李忠德.中醫治療婦科慢性宮頸炎的療效觀察[J].北方藥學,2014,11(01):75.
[3] 王彥萍.慢性宮頸炎的臨床治療效果觀察[J].智慧健康,2017,03(09):78-80.
[4] 蘇燕,王永玲.基于宮腔鏡電切宮頸治療慢性宮頸炎的臨床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13).178.
[5] 郝春燕.高頻電波刀宮頸環切術對慢性宮頸炎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06(03):175-176.
[6] 肖瑩.激光與LEEP術治療中、重度慢性宮頸炎的臨床效果比較[J].中國醫學創新,2017,14(16):54-56.
[7] 潘旭萍.綜合療法對慢性宮頸炎治療的臨床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5):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