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校企合作是高職院校加強實踐教學的核心,各個高職院校都花費了很多時間精力探索如何加強校企合作,教師是高職院校的主體,如何把教師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出來,積極參與校企合作呢?本文就這一問題做出思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校企合作;頂崗實習教學
一、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的重要性
根據教育部聯合六部門聯合印發的《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中指出校企合作是實行校企主導、政府推動、學校企業雙主體的合作機制,鼓勵職業學校和企業可以結合實際在人才培養、技術創新、就業創業、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等方面開展合作;認為校企合作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
二、高職院校校企合作工作現狀分析
目前,一般高職院校的校企合作都是由學校方和企業方組成校企合作指導委員會,并且制定校企合作的規劃和目標、活動方式等。從實際展開情況看大多數學校官方屬性顯著,教師的參與程度不夠,通常只是學校一頭熱,有些只是造勢宣傳,實際效果不理想。而企業的目的是為了減少招聘成本,吸引人才。學校為了行政任務,招生宣傳。很多學校校企合作運行機制不夠順暢、合作協議不夠規范、育人效果不明顯。當然,在南方一些高職院校,由于政府促進,投入較大,校企合作比較成熟。
三、高職院校教師如何參與與企業的合作
這是個很大的命題,本人思考如下:
1.學校要思考在校企合作中我們想讓學生取得的學習成果是什么?我們為什么要讓學生取得這樣的學習成果?我們如何有效地幫助學生取得這些學習成果?我們如何知道學生已經取得了這些學習成果?我們如何保障讓學生能夠取得這些學習成果?企業和學校人才培養的出發點不同,企業只要好的學生,而學校是一視同仁的,讓不會的不好的學生學會學好才是教育。出發點不同,所以,與企業開展校企合作學校不能圖省事,直接把學生送出去,而是要培養好自己的師資隊伍。
2.教師將在企業中的所學,運用到課程開發中去。教師是教學的靈魂。比如基于工作實際情景的情景教學法,是教師依據教學目標和要求,利用各種教學設備和手段創設出一些真實的或者模擬的真實場景,使學生將知識融于現實生活中的一種互動的教學模式。還有工科常用的理實一體化教學即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突破以往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現象,教學環節相對集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設定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讓師生雙發邊教、邊學、邊做,全程構建素質和技能培養框架,豐富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環節,提高教學質量。在整個教學環節中,理論和實踐交替進行,直觀和抽象交錯出現,沒有固定的先實踐后理論或先理論后實踐,而理中有實,實中有理。突出學生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教學方法。
3.教師在現代學徒制中的角色。現代學徒制的教學模式是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工作過程,在教學內容上重視技術技能的訓練,現代學徒制本質是一個老師帶著一幫同學,在不斷完成企業的實踐項目中實現的。教師是現代學徒制的核心,這樣對教師的要求更高,有些學校,開展現代學徒制,就直接把學生送出去請企業的師傅來做,這是很不負責任的做法,但是在學校,老師就是師傅,就是要強迫老師能夠開發出教學用的可以傳授技能的崗位課程。作為高職院校的教師,必須適應這樣的角色轉變。
4.加強教師在崗位規范、質量標準的培養。高職院校的教師大多是研究生畢業直接到崗,缺少實踐基礎。在校企合作過程中,教師應該加強對崗位規范和崗位質量標準的學習訓練。
5.加強教師執業能力的培養。眾所周知,擔任高職院校教師需要取得高校教師資格證,但這一要求只是基本門檻,身為教師,教學水平、實踐能力、科研水平,教學活動的組織協調能力等等,都需要發展,不少學校都已雙師型教師來要求,但是取得各種職業資格證書,真的不代表你就擁有了教師執業能力。路漫漫其修遠兮,教師在工作中要有謙虛的態度,不斷追求成長,既要有各種專業知識的儲備,也要虛心在企業中學習,將專業知識轉化為實踐、教學和創新能力。
6.教師價值在企業中的體現。企業以營利為目的,是經濟利益的實體,不談利益討論校企合作是不現實的。一定的經濟刺激是鼓勵和企業進行深度校企合作的切入點。從這個角度上來講,一方面,學校要想辦法爭取政府更多的資金、實物投入。另一方面,教師自身也要努力在和企業合作中更有價值。比如山東日照某一高職院校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教師,就幫助企業去做咨詢,利用自己所學,幫助企業梳理管理問題,與企業深度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總之,校企合作是高職院校的生存之本,是高職院校不可動搖的辦校宗旨,是高職層次本身的教學要求,我們更應該注重教師參與校企合作的方式方法,目的是讓更多的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朱振岳,浙江寧波立法促進校企合作[J].中國教育學報,2011,(5).
[2] 王文槿,關于校企合作的企業調查報告[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9,(9).
[3] 李 ?丹,政府應扶持企業融入職業教育[J].福建論壇,2008,(專輯).
作者簡介:馬梅娜(1982.11-),女,管理學碩士,任經濟管理學院管理教研室講師,主要從事人力資源管理的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