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次研究以初中不合群學生為例,剖析導致學生不合群的具體原因,以及不合群學生的表現,提出以初中體育教學促進不合群學生健康成長的策略,以體育教育途徑解決初中生不合群問題。
關鍵詞:不合群;健康成長;初中體育
目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已經成為影響初中生健康成長的關鍵要素。而初中體育教學作為一項以身體活動為主、思想活動為基礎的組織活動,絕大多數課程教學都是在外部教學環境開展。能夠根據不合群學生的心理表征,借助不同途徑給予不合群學生耐心、悉心幫助,指導他們對自身性格的弱勢特點克服消除,培養他們能夠形成優良的心理素質,真正促進學生能夠實現健康和諧的發展。
一、 不合群學生幾種表現
不合群學生的性格相較合群學生更加內向,作為致使該類學生不合群的關鍵原因,平時無論學習或是生活都很安靜,話也不多不喜與人溝通。通常不合群的學生無法對自己所處環境中的人、事產生信任感,因此導致他們關閉了與父母、教師、同學溝通的窗口。尤其在班級開展的集體活動,譬如體育教學活動中更是可以發現,不合群學生盡管在參與集體活動同樣獨自一人,相較其他熱情參與活動的學生來講,此類學生更喜歡自我相處,排斥與他人之間交往。
二、 不合群學生產生原因
對不合群學生所形成的此種心理特點,筆者認為主要原因在于:學生一旦進入學校,每天都需要面對大量單調枯燥的課程,以及繁重的學習內容及學習壓力,相較理想教學中的有趣教學大相徑庭。部分學生并未對此種比較激烈且緊張的生活學習狀況產生接受力,更有可能會出現諸多心理障礙情況。
三、 利用初中體育教學促進不合群學生心理健康
(一) 獲得良好情感體驗
在進入青春期階段的初中生群體會存在較大的情緒波動,再加上本身所處當前多元化復雜的社會環境中,更容易產生焦慮、緊張、壓抑、孤僻等不良情緒感知。有研究表明參與體育鍛煉,尤其是參加自己所擅長喜愛的體育鍛煉,通常能夠讓人們獲得更多的樂趣,進而產生良好情緒狀態。因此在展開初中體育教學中,我通常因材施教借助多種途徑讓不合群學生能夠在運動中獲得不同的良好情緒體驗。首先我根據學生自身的身體條件、表現出的興趣愛好、個人運動技能等多方面的差異化,確立不同的評價方法及學習目標,確保絕大多數學生均能夠完成課程學習目標。再者我還組織學生參與多種比賽,譬如陽光體育、籃球賽、羽毛球賽、乒乓球賽等,讓學生能夠真正地勇于發揮自己一技之長。再者一小部分學生體育成績較差或體質較弱,尤其是不合群學生會表現對體育課堂的沮喪、難過、萎靡等不良心態。我通過利用適用性鼓勵語言不斷地對他們予以鼓勵,而并非剝奪他們參與游戲的權利,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部分難度相對偏低且趣味性較強的教學內容,并且在言語方面給予他們更多鼓勵,更好地幫助他們提升對體育的自信、與人溝通合作的興趣。
(二) 促進學生人際互動
在展開初中體育教學中,還要培養不合群學生為主的初中生能夠形成集體觀念,譬如促進學生能夠展開有效的人際互動。首先我們應當在體育課開展中實現多人合作,展開諸多趣味性較強的體育游戲。譬如籃球游戲“運球接力”以及“兩人三足”游戲,讓學生能夠在參與體育游戲過程中,學會與他人之間展開良好溝通合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他們的團隊意識認知。與此同時學生也能夠在游戲中,不斷的學會與同學之間逐漸溝通,認識更多的朋友,形成更加良好的人際關系。
(三) 培養學生良好意志
不合群學生由于本身心理就較為脆弱,對外在困難及挫折并不具備較強的承受力,缺乏頑強的毅力及拼搏精神。因此我在開展體育教學中,告訴學生們參與體育比賽并非結果最為重要,重要的是在參與過程中你學到了什么。我不斷地讓學生們能意識到參與比賽是為了享受游戲帶來的樂趣和快樂,并且保證以健康良好的心態去看待生活、學習、溝通。針對比賽失敗的學生,我要讓學生們明白一次失敗并未能夠代表什么,只有不放棄才能夠不斷成長。更能夠幫助學生提升受挫能力,并且借助循序漸進教學方式,逐漸引導學生能夠對主觀及客觀困難加以克服,且在此期間培養學生形成越來越強大的意志力。
(四) 小組活動培養樂于合群性格
不合群學生的性格是形成不合群現象的核心,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形成良好性格尤為重要。譬如在體育活動學生分組中,可以發現不合群學生不愿意參加活動,僅僅愿意獨自一旁看著別人或四處走走。經過深度調查發現是由于性格孤僻所致,對此我通過親自出馬帶動不合群學生參與小組活動,對活動方法悉心指導,并且在巡視過程中,不斷地對小學成員的具體活動情況加以指導,及時對學生的最終成績進行表揚和鼓勵,從而與不合群學生打成一片,日積月累幫助不合群學生培養樂于合群的良好性格。
四、 結語
體育教學、教學比賽及體育游戲,無論任何教學內容均能夠起到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良好作用,而體育教學促進不合群學生健康成長,更是其他學科無可取代的,具備了體育學科自身的教學特色,不斷引導學生能夠改變不合群心理狀態,真正促進學生能夠心理健康且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于秀明.體育游戲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實驗研究——以福建省尤溪縣第七中學體育教學為例[J].教育,2017(22):51-52.
[2]楊佑宗.利用體育活動促進初中生體育心理健康成長——以廣西興業縣沙塘鎮第二初級中學為例[J].基礎教育研究,2015(2):80-81.
作者簡介:
薛松,江蘇省啟東市,江蘇省啟東市陳兆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