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友進 王丹 萬婷玉 任慶華 王艷竹 李孟修



[摘要]目的 手法復位聯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療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治療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患者58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對照組患者根據患者臨床癥狀采取相應手法復位,觀察組患者在手法復位的基礎上聯合使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進行治療,治療7d為1個療程,對兩組患者治療1、6個月的復發情況、Berg平衡量表(BBS)評分、前庭癥狀指數(VSI)、計時平衡實驗結果及治療效果進行比較。結果 觀察組患者復發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癥狀和功能改善明顯優于對照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手法復位聯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療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可以提高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推廣。
[關鍵詞]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手法復位;甲磺酸倍他司汀;臨床觀察
[中圖分類號]R7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0616(2019)03-190-03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又稱耳石癥,即頭部迅速活動至某一特定方位出現眼震癥和短暫陣發性發作的眩暈,是耳鼻喉科及神經科最常見的眩暈性疾病[1-2]。目前臨床上主要以手法復位作為主要治療手段,但此方法復發率較高,給患者造成嚴重的心理負擔和經濟損失[3]。甲磺酸倍他司汀具有舒張血管平滑肌的作用,能夠有效擴張耳蝸輻射狀動脈,增加耳蝸血流量[4]。為判斷甲磺酸倍他司汀在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治療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現對我院收治的患者58例分別采用手法復位及甲磺酸倍他司汀進行治療,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患者58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其中觀察組男17例,女12例,年齡38~56歲,平均(45.3±5.1)歲,病程2~17d,平均(9.8±2.1)d,上半規管患者8例,水平半規管患者9例,下半規管患者8例,混合型患者5例;對照組男16例,女13例,年齡36~57歲,平均(45.6±4.7)歲,病程3~17d,平均(9.6±2.3)d,上半規管患者9例,水平半規管患者7例,下半規管患者7例,混合型患者6例。經眼震儀和視頻眼震電圖分析儀檢查,所有患者均符合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診斷。本次研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同意參與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及病情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手法復位根據臨床癥狀和檢查結果,對所有患者進行手法復位,復位過程全程需在醫生保護下進行。(1)上半規管患者:采用深懸頭位法進行治療,令患者取坐位,后改為仰臥懸頭位,頭部后仰45°,迅速改為半臥位,頭部與水平位呈30~45°,繼而改為直立位,此操作可反復進行,患者眩暈消失后停止操作;(2)水平半規管患者:采用Barbecue方法進行治療,令患者取坐位,迅速改為平臥位,頭部健側方向旋轉90°,身體向健側偏轉,同樣方法向患側偏轉后坐起,此操作可反復進行,患者眩暈消失后停止操作;(3)下半規管患者:采用Epley方法進行治療,令患者取坐位,后改為仰臥懸頭位,頭部患側旋轉45°,緩慢擺正頭位后,向健側旋轉45°,后將身體向健側旋轉呈側臥位,頭部與仰臥位呈135°,后迅速坐起,頭部前傾20°,此操作可反復進行,患者眩暈消失后停止操作[5]。
1.2.2 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療觀察組患者在手法復位的基礎上,輔以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衛材藥業有限公司生產,H20040130)進行治療,12mg/次,3次/d,飯后服用,7d為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和評定標準
1.3.1 觀察指標觀察并記錄患者治療1、6個月的復發情況、Berg平衡量表(BBS)評分、前庭癥狀指數(VSI)、計時平衡實驗結果[6]。
1.3.2 評定標準痊愈:眩暈癥狀完全消失;有效:無體位性眩暈,不平衡感明顯改善,頭暈癥狀轉輕;無效:眩暈癥狀無明顯改善,甚至癥狀加重。總有效率=(治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7]。
BBS評分總分為56分,評分越高表示平衡能力越強[8]。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復發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復發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BBS評分、VSI指數及計時平衡實驗結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BBS評分和計時平衡實驗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VSI指數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常由前庭神經炎、偏頭痛、突發性耳聾等耳科疾病或神經系統疾病誘發,粘附于壺腹嵴或半規管內的耳石引起的,當患者體位發生變化時,耳石對內耳平衡器造成刺激,出現眼震或陣發性眩暈等癥狀[9-10]。研究表明,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與耳石吸收、再生和代謝有關,具有較高的發病率,中老年人群為主要發病群體[11]。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調整體位結合手法復位將耳石回歸至穩定部位,避免耳石游走產生的刺激,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12-14]。但是手法復位具有較高的復發率,常需多次反復治療,給患者帶來諸多不便。甲磺酸倍他司汀是一種組胺類衍生物,具有擴張外周血管、促進腺體分泌、增加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可選擇性增加大腦、小腦、腦干及內耳血液循環,進而調整內耳及其周圍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頸內動脈血流量,有效改善腦部血液循環,有助于改善眩暈癥狀[15]。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1個月內復發率和6月內復發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原因可能為甲磺酸倍他司汀具有擴血管作用,能夠改善眩暈癥狀,VSI指數明顯低于對照組也進一步證實這一結果。觀察組患者BBS評分超過50分,計時平衡實驗評分超過110分,提示經過治療的患者具有較好的平衡能力。造成次結果的原因可能為聯合使用甲磺酸倍他司汀能夠有效改善微循環,尤其是提高大腦、腦干的循環血量,對患者的頭暈、眩暈及眼球震顫具有重要改善價值。同時可以加快內耳中淋巴液的分泌及吸收,有效減輕甚至消除內耳水腫,有助于改善患者眼球震顫的癥狀。相關研究結果顯示,手法復位配合抗耳內眩暈藥物在緩解臨床癥狀方面對大部分患者有效,較單獨進行手法復位更具優勢[16]。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的對比提示,甲磺酸倍他司汀對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具有較高的有效性。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研究樣本量較小,為分析甲磺酸倍他司汀對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患者遠期生活質量的影響,需做進一步完善。
綜上所述,手法復位聯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療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不僅可以降低復發率,提高治療有效率,而且提高患者平衡能力,使用前景廣闊,所以值得在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楊璐瑜,許建梅.Epley手法復位配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療后半規管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臨床觀察[J].陜西醫學雜志,2017,46(8):1089-1090.
[2]廖傳明,劉艷萍,廖華英.強力定眩片聯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療后循環缺血性眩暈療效觀察[J].四川中醫,2016,34(2):213-214.
[3]李會娟.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聯合手法復位治療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效果分析[J].河南醫學研究,2017,26(22):4113-4114.
[4]許旭琴.手法復位聯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療耳石癥患者的臨床觀察[J].山西醫藥雜志,2018,47(8):900-902.
[5]武婷.自制眩暈貼穴位貼敷治療耳石癥手法復位后眩暈38例[J].中國中醫藥科技,2017,24(4):517-518.
[6]許明.手法復位聯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療耳石癥患者的臨床觀察[J].醫療裝備,2017,30(13):4-5.
[7]嚴杰,李艷玲,褚小燕,等.手法復位聯合倍他司汀治療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臨床研究[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5,15(5):664-665.
[8]鄧蔚霖.手法復位聯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療耳石癥臨床觀察[J].中國醫學科學,2018,8(1):217-218.
[9]王凱,榮良群,朱本亮,等.Epley手法復位聯合眩暈寧治療青年后半規管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效果觀察[J].中國綜合臨床,2015,31(9):795-798.
[10]郭敏,江超武,李書聆,等.手法復位配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療老年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效果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5,12(36):126-129.
[11]楊錢紅,姜玉龍,陳林,等.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及改變睡姿減少耳石癥復發的臨床研究[J].海南醫學,2015,26(24):3640-3642.
[12]李進讓,張昊,郭鵬飛.快速手法復位治療多半規管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近遠期療效分析[J].中國耳鼻咽喉顱底外科雜志,2015,21(3):191-194.
[13]舒競鋮,尹時華,劉淵,等.手法復位聯合中藥治療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臨床研究文獻的Meta分析[J].世界中醫藥,2015,10(4):598-605.
[14]李建興,周華磊,盧永田.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手法復位短期療效不佳患者的臨床特征分析[].中國醫藥科學,2017,7(6):135-137.
[15]潘曉峰,劉紅梅.手法復位聯合個性化前庭康復訓練治療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療效[J].中國康復,2015,30(5):368-369.
[16]郭麗君.手法復位聯合甘露醇、鹽酸倍他司汀治療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效果觀察[J].山東醫藥,2015,55(12):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