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倩倩


【摘 要】 目的:分析孕婦體質量及其他因素與分娩巨大兒的相關性。方法:納入研究對象來自本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巨大兒100例作為研究組,非巨大兒100例作為對照組,Logistic回歸分析孕婦BMI(體質量)、多胎妊娠、分娩巨大兒史、妊娠糖尿病相關性。結果:孕前BMI、孕期體重增長情況、多胎妊娠、妊娠糖尿病、分娩巨大兒史為分娩巨大兒的主要危險因素,P<0.05。結論:既往存在分娩巨大兒史、妊娠糖尿病以及孕婦BMI增多是引發分娩巨大兒的主要危險因素,應當引起臨床高度重視。
【關鍵詞】 孕婦體質量;分娩巨大兒;相關性
【中圖分類號】 R181.3+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2-225-01
巨大兒是指新生兒出生之后體質量大于4000g,巨大兒會影響孕婦的分娩方式,對于陰道分娩者,會增加產道損傷、新生兒產傷、助產以及難產發生率,甚至會增加胎兒成年之后代謝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1]。臨床有研究顯示:孕婦孕前BMI與分娩巨大兒之間存在一定聯系氨基酸轉運2統。鑒于此,本文納入本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巨大兒100例作為研究組,非巨大兒100例研究,其目的在于分析孕前孕婦BMI與巨大兒之間的相關性,做出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線資料 納入研究對象來自本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巨大兒100例作為研究組,非巨大兒100例作為對照組。研究組女性40例,男性60例,孕周在38-42周,平均孕周為(40.02±0.56)周;產次在1-5次,平均產次為(3.06±0.41)次。對照組女性42例,男性58例,孕周在39-42周,平均孕周為(40.08±0.51)周;產次在2-4次,平均產次為(3.04±0.39)次。基線資料兩組相比,P>0.05,可比較。所有研究對象以及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且簽字“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所有研究對象的臨床資料展開回顧性分析,包括孕婦分娩前BMI、妊娠并發癥、妊娠綜合征、孕產史、家族史、既往疾病史、分娩巨大兒史、人口學資料等。BMI計算方法是kg(孕前體質量)/m2(身高)。
1.3 統計學方法 用SPSS25.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數據(x±s、t檢驗);計數資料數據{[n/(%)]、x2檢驗},用Logistic對單因素分析中有差異的指標進行多因素分析,P<0.05,具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單因素分析分娩巨大兒危險因素 單因素分析可知,孕前BMI、孕期體重增長情況、多胎妊娠、妊娠糖尿病、分娩巨大兒史為分娩巨大兒的危險因素,P<0.05,見表1。
2.2 多因素分析分娩巨大兒危險因素 孕前BMI、孕期體重增長情況、多胎妊娠、妊娠糖尿病、分娩巨大兒史為分娩巨大兒的主要危險因素,P<0.05,見表2。
3 討論
孕期在妊娠期間,為滿足胎兒生長需求,往往會格外注重營養物質的攝入量,一般在妊娠早期,孕婦由于妊娠反應,其食欲受到影響,身體質量以及BMI無明顯增長,在妊娠中期,由于妊娠反應逐漸消退,孕婦食欲改善,飲食攝入量顯著增加,孕婦孕期體質量增加主要表現在乳房組織、子宮組織、脂肪、細胞外體液、血容量等增加氨基酸轉運系統[3-4]。巨大兒是導致新生兒不良結局的重要原因之一,胎兒在子宮中體質量過度增長,極易增加剖宮產發生率,增加陰道分娩風險[5]。
從本研究可知:孕前BMI、孕期體重增長情況、多胎妊娠、妊娠糖尿病、分娩巨大兒史為分娩巨大兒的主要危險因素,P<0.05。分析如下:孕婦孕前BMI每增加一個單位,分娩巨大兒的風險性就會增加19%左右,巨大兒的發生與孕婦孕前BMI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BMI的增加與巨大兒發生的風險性存在正相關。孕婦孕前體質量每增加20kg,分娩巨大兒的風險性就會增加2倍。妊娠糖尿病患者機體存在高血糖狀態以及胰島素抵抗,通過胎盤胎兒會吸收葡萄糖,在長期性血液高凝狀態的影響之下,胎兒的胰島素分泌會增加,氨基酸轉運系統活化,加快合成蛋白質,對脂肪的分解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增加巨大兒發生率。由此可知,孕婦孕前應合理控制自身體重與營養物質的攝入量,養成良好、科學的生活方式,避免體重增長過度。
綜上所述:分娩巨大兒的發生與孕前BMI、孕期體重增長情況、多胎妊娠、妊娠糖尿病、分娩巨大兒史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臨床應加強對以上危險因素的關注,最大限度改善妊娠結局,降低巨大兒發生率。
參考文獻
[1] 史琳, 陳鵬, 楊紅梅,等. 孕婦體質量及其他因素與分娩巨大兒的相關性研究[J]. 實用婦產科雜志, 2017, 33(06):59-64.
[2] 張琳, 劉芳, 楊冀雯,等. 孕期體質量變化與分娩巨大兒的相關性研究[J]. 疑難病雜志, 2015.14(11):1166-1168.
[3] 張碩, 宋薇薇. 妊娠期糖尿病產婦分娩巨大兒相關因素分析[J]. 中國生育健康雜志, 2016, 27(3):215-218.
[4] 黃志勇, 曾麟, 吳麗紅,等. 孕婦孕期體質量增長與新生兒出生體質量的相關性分析[J]. 實用臨床醫學, 2017, 18(3):38-39.
[5] 孟祥蓮, 程吉. 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分娩巨大兒的影響因素分析[J]. 蚌埠醫學院學報, 2015, 40(8):1039-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