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茜
摘要:藝術對創新性的要求非常高,對于高中美術生而言,想要進入優秀的藝術學校,繼續在藝術的道路上發展,培養自身的創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創新性培養也是需要教育工作者與學生共同努力的重要工作。
關鍵詞:美術生? ?創新能力? ?培養? ?提升
中圖分類號:J20-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06-0135-02
創新能力對于學生而言非常重要,對于美術生而言更是如此,唯有擁有創新能力的學生才能夠創作出優秀的作品,在藝術之路上得到發展和進步。然而現在的高中教育過度重視高考與文化課程教學,對美術課程與美術特長生的重視度不足,在對美術生的教育中也沒有針對性,教學方式僵化,這種現象嚴重阻礙了高中美術特長生的發展與深造之路,對我國藝術類人才的培養而言十分不利。
一、創新能力對高中美術生培養的重要性
創新是藝術的靈魂,也是美術生必備的能力,沒有創新能力學生無法領悟藝術創作的中心,也無法在藝術創作與研究上取得成就,可見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美術生學習過程中的重點。此外,高中階段是學生們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習能力、拓展視野以及審視自我的重要時期,在這一階段所接受的教育對學生日后學習觀念的培養與學習能力的提升至關重要。因此對于美術特長生而言,高中階段的教育是培養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重要時期。高中階段針對創新能力的教育能夠讓學生提高學習與探索的興趣,這對于藝術學習者而言不僅僅是能力的提高,更是對自身創作方向與創作潛能的探索與發掘。
創新意識培養也是提高國民整體素質的重要戰略,對于社會與科技的發展而言至關重要。創造力是國家競爭力的體現,也是國家發展的潛動力,對于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的國家而言創新產業與創新人才必不可少,創新意識的普及決定了社會發展的程度與方向。對于藝術行業而言,社會對創新型藝術人才的需求不斷增長,高中美術特長生是社會藝術人才的儲備力量,只有將創新意識融入他們的學習與發展過程中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創新型人才。
二、高中美術生創新性教育的現狀與不足
(一)教學觀念陳舊
從現今高中美術特長生教育現狀而言,仍然以應試教育為主,教師教學思想陳舊,教學方式老套,具體表現為學校對美術學生的課程設置單一、教學方式落后單調。首先,高中階段的美術生教育在組織形式、課程設置、評價等方面多年未變,早已不符合現今高校以及社會對美術生的要求,課程中所設置的教學活動也沒有吸引力,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思考創新能力。其次,高中美術生教學過程中,師生間的溝通與互動很少,美術學習過程應當是思想與觀念的碰撞,是創新與實踐的體現過程,一味將學生困在課堂與書本或者單調的練習過程中是無法達到教學目的的。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創新創作能力將被大大削弱,這對我國的教育的發展、我國藝術人才的培養而言將是極大的阻礙。此外,高中美術生也生活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之下,這對于學生的興趣發展而言十分不利,學生以應試為目的的學習不但難以取得成就,更對自己今后的發展不利。在高考的指揮下,學生一味跟隨老師的思路,只重視考點與“討好閱卷老師”的技巧,而忽視了對自身發展最重要的興趣與創新能力,這無疑是本末倒置。
(二)教學脫離實際
高中美術生教育過程中,由于資源限制以及教育工作者的不重視,美術教育一直處于脫離實際的狀態。教師們的教學實踐經驗不足,對普通高中文化課程的熟悉程度也高于美術專業課程,因而美術類學生的高中教育處于嚴重缺乏狀態,個性化的美術課程也十分稀少。課程設置的失衡嚴重制約了學生的發展與創新能力培養。
(三)教師教學技能有待提高
教師的教學水平也是制約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由于學校對美術課程的不重視,美術課程教師的工作熱情也不高,大部分教師只是簡單地完成學校的教學任務,不求改進與提高,因此學生對教師也不滿意,學習熱情降低。教師一味灌輸知識,學生不進行思考與總結,教學效果也無法得到提高。在此環境下,教師無法因材施教,更不會注意去引導學生進行創新實踐與思考。高中美術課堂完全由教師主導,教師能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主藝術與思考能力是課堂能否高效進行的關鍵。然而大部分教師都要求學生跟著自己的思路學習,只要學生能做到不擾亂課堂秩序、能夠完成作業即可,學生的熱情與積極性遭到了打擊,思維逐漸僵化,失去思考和探索的熱情。教師拒絕進步與交流,學生也難以走出課本的范圍,探索更加廣泛的知識層面。由此可見,教師的教學技能與教學思想也是高中美術生教育改革的重點。
三、高中美術生創新能力培養與提升策略
(一)創新教學思路
高中美術教育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著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開拓美術教學的創新思路,融入新的教學理念,開展高中美術教學。這就需要美術教師的努力,能夠在美術教學工作當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將美術教育的價值充分地展現出來。教學方法同樣需要予以完善和改進,創設一個輕松、愉悅的美術課堂環境,使學生更加開放自由地學習。高中美術教育需要以學生為主體,滿足學生的心理訴求,創新能力的培養要作為美術教育的核心內容。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在傳統美術學習的基礎上,融入新鮮的元素,根據學生的需要進行改革創新。美術教育需要打破局限,讓學生學會繪畫、書法等藝術形式顯然是不夠的,而是需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展現出創造力。這種創造力能夠應用于各個領域的學習當中,對學生的學習與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學校提供更多的課程選擇,尊重學生的選擇權利
高中學校在執行課程標準的時,應發揮學校自主性,為美術類學生開設有益于提高其專業水平的課程。課程開設過程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權,給學生提供課程介紹,供學生自主選擇,在學生自主選擇的基礎上開設相應的課程,讓學生在選擇中學會選擇,也進一步提高了學生們的創新意識。青島某高中已經建立了包含高校課程、家長課程、校友課程等在內的課程體系,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課程選擇。這些課程包含:創意設計、仿生設計、產品設計、攝影、印章、油畫、版畫、雕塑等很多方面,這些課程一方面極大拓寬了美術類學生的視野,另一方面也讓學生對美術的理解進一步加深,由此提升自己的美術鑒賞力、判斷力,清晰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在與其畢業生進行訪談時,畢業生提出高中學校美術課程的開設確實對其大學學習專業的選擇和升入大學之后的專業學習有很大的幫助。由于高中學校開設的一系列設計課,使他對設計產生極大興趣,并想做出自己的設計,于是大學選擇了設計專業,在學習過程中,思路廣泛,也能不斷地有設計靈感爆發出來,相對其他學生具備一定的優勢,專業成績名列前茅,實際設計能力也得到老師的贊賞。
(三)培養創新型教師,滿足學生的創新教育需要
高中美術生的創新意識培養離不開教師的思想提高,只有教師具有創新意識,能夠不斷學習、不斷提高,保持對新知識、新事物的好奇心,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帶動學生進行創新性思考。創新能力教育與其他教育相比有非常明前的特點,他強調思維的拓展與意識的培養,更具抽象性,因此在教育過程中必須重視引導,在普通教育的過程中融入對學生的啟發與引領。也就是說,對教師創新能力的重視與培養必不可少。也只有具有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教師才能不斷改進教學方式,為了培養學生而努力,為學生的進步與成就而驕傲,才能充滿熱情地進行工作。
因此,美術教師應當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與教學素質,將創新融入教學的每一個環節當中。高中生面臨著升學的壓力,也需要教師賭氣進行指導與情緒梳理,因此在教師隊伍結構上,學校應當建立較為全面的師資配置,不僅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更應關注學生的情緒與心理,同時組織教學工作成績突出的教師進行學習深造與交流,不斷改進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教研能力。
綜上所述,高中美術特長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與提升有賴于學校與社會的關注與支持,有賴于教師的重視與針對性培養,也有賴于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創新能力是美術生日后發展與工作的必備能力,高中階段可以說是學生藝術生涯的起點,應當對自身的創新能力提起足夠重視,學校方面也更應改良教學方式,為學生奠定創新基礎。
參考文獻:
[1]朱雪娥.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探析[J].美與時代(中),2018,(09):106-107.
[2]羅曉靜.高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美術教育研究,2018,(20):100.
[3]潘強.淺談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教育探索,2009,(12):50-51.
[4]王曉燕.探討高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7,(28):15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