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辰辰
摘要:伴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化推行,提高學生綜合素養,已成為當前教學的關鍵。高中階段是人生重要的轉折點,在多元化的今天,如何有效的展開音樂教學,激發學生潛能,培養學生音樂素養,一直困擾著高中音樂教職人員。在傳統的高中音樂教學中,教學模式較為單一,學生從高一至高三畢業,都是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學習。綜合來看,這種傳統的教學形式,熟悉、和諧的班級團體氛圍,雖然對學生知識理論學習有幫助,但存有一定的弊端,學生自主參與性少,不利于學生個性化發展。實行“走班制”音樂教學完全契合新課改教學理念,是對傳統教育形式的改良,符合社會大環境對人才個性化需求。
關鍵詞:高中音樂;“走班制”;教學策略
引言:
在上世紀90年初期,“走班制”音樂教學便在廣州某些中學試行。但由于受發展條件的限制及教育制度的約束,并未在在我國其他學校進行推廣。隨著音樂素質教育的推行,彰顯學生個性,提高學生綜合素養,已為高中教育指明了方向。當前,我國音樂“走班制”教學系統還未有效完善,課程資源開發還未成熟,本人結合近幾年在我校開設的“走班制”中國民族音樂賞析課教學中的經驗,進行高中“走班制”音樂課堂教學探討,以豐富音樂教學經驗,提高學生音樂素養。
一、分成教學與“走班制”音樂教學迥異簡析
從理論實踐看,“走班制”音樂教學法法是分層教學的進一步優化、完善,兩者之間的聯系極為緊密。首先,兩者的教學方法基本相同,即摒棄以往行政班、單一式的教學模式,實行教學創新,根據學生的特點,愛好,科學的進行分組,實行分層教學;其次,二者的教學指導理念相同,教學主體為學生,都是將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激發學生個性特長為教學準則。
雖然,“走班制”音樂教學與分層教學有較多的相同點,但也存有差異。其一,分層教學法通常以同一個年級為教學主體,按照不同年級學生學習能力上的顯著差異進行橫向的劃分,這個任務通常由教務主任完成,換種說法就是,教職學生根據學生的能力對其進行劃分,學生只能被動的進行“走班”學習。走是“走班制”音樂教學的核心,它給予學生更多自主選擇音樂課程、選擇老師的權利,更尊重學生個性,但合理化的“走班制”音樂教學應具備雙向選擇的特性。將“走班制”教學應用到高中音樂教學中,音樂教職人員應積極推行雙向選擇教育機制,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根據學生的個性。科學的設置音樂教學計劃,以激發學生音樂學習積極性,進而實現高中音樂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
二、“走班制”音樂教學意義簡述
(一)學生主體地位得到凸顯
“走班制”音樂教學符合新課改背景下,學生為教學主體的教學思想。音樂教職人員根據學生的個性和教學內容,科學的設計教學活動,能夠拓寬學生音樂視野,提高學生音樂欣賞能力,利于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的培養,使其在音樂學習中找到未來發展的方向。
(二)調動學生音樂學習主動性
“走班制”音樂教學賦予學生更多的權利,學生主體受到重視,教育模式具有多樣性,以最大的限度激發學生在音樂領域的特長,幫助學生尋找最適合自己發展的音樂領域。
(三)利于學生音樂學習自信心的提升
在以往的音樂教學中,許多學生因音樂知識接觸少,抑或者先天因素,害怕當著他人的面進行音樂表演。在高中“走班制”音樂教學模式下,音樂教職人員通過科學的設計教學計劃,能使每一位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音樂技能,提高自身音樂素養與音樂鑒賞能力,進而實現自身音樂學習自信心的有效提升。
(四)利于拓寬學生交往范圍
在高中“走班制”音樂教學模式下,由于學生都是根據自己的喜好、特長自主選擇音樂學習課程,相同的興趣愛好的學生在一起,共同學習音樂,不但會拓寬學生交往范圍,還有利于學生合作、競爭能力的有效培養。
(五)豐富學生課余生活
學校將“走班制”的學生作為學校團體的后備力量,能夠有效豐富學生課余生活,便于激發學生創作靈感。學生可看通過參加“歌詠比賽”、“元旦匯演”、“軍訓表演”等節目,展現自己音樂水平,豐富生活色彩。
三、高中“走班制”音樂教學實施策略探究
(一)確立教學課程模塊
學校領導應重視“走班制”音樂教學模式,組建本校音樂課程建設小組,并從師資與學生音樂素養方面進行綜合考慮,盡可能的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音樂菜單。譬如:確定四門課程《舞蹈》、《合唱》、《鑒賞-中國民族音樂》、《樂器-小號》,豐富學生音樂菜單,使學生有目標的深入進行音樂學習。
(二)鼓勵學生自主選課
音樂教職人員待確定好教學模塊后,可在本校網頁上申報課程,并對課程內容、教職人員信息、教學評價、招生人數等進行介紹,鼓勵學生從網上選課。待學生選好課后,音樂教職人員在根據每個模塊的人數,組成若干個教學班級。
(三)課程管理
由于學生來自不同的年級,音樂教職人員的管理便會,呈現出多元化、復雜化狀態。音樂教職人員應進行明確的分工,并嚴格執行考勤制度。當某一個模塊人數較多時,譬如:音樂鑒賞模塊,可采用固定的座位形式,嚴格把控學生考勤機制。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選擇模塊,并對音樂教職人員的課程充滿信心與期待。所以,音樂教職人員務必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教學計劃,注重學生個性培養,鼓勵學生參與教學,以實現“走班制”音樂教學高質性。
(四)科學設置課程評價機制
為促進學生有效學習,音樂教職人員應科學的制定課程評價機制,學生的成績應和學生課堂表現、課外表現相結合,通過將自我評價、組內評價、教職人員評價相整合的方法,鼓勵學生參與文藝演出,并獲得相應的學分。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實行“走班制”音樂教學,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具有深遠意義。高中音樂教職人員應重視“走班制”音樂教學模式,從方面著手,積極進行教學創新,以使“走班制”音樂教學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文小青.高中“走班制”音樂教學策略探究[J].新課程教育,2016 (02):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