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懷
摘要:“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我們要堅持把人民群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從讓人民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帶領人民不斷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增進群眾感情,理清工作思路,積極探索新時代做好群眾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實現奮斗目標。
關鍵詞:新時代;群眾工作;人民中心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我們要堅持把人民群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從讓人民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帶領人民不斷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這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寶貴經驗、優(yōu)良傳統(tǒng)和政治優(yōu)勢,是新時代做好群眾工作的關鍵所在。客觀分析新時代群眾工作存在的新情況新問題,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做好群眾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新時代群眾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
(一)黨員干部存在的問題
目前,“四大危險”在基層干部中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
1.精神懈怠,得過且過。還有一些黨員領導干部忙于應酬,真正深入基層與群眾溝通少,即使到了基層,也是走馬觀花,蜻蜓點水,不能與群眾交心;有的認為群眾難管,工作難做,怕招惹麻煩,遇到問題“繞行”;有的干部推諉扯皮,得過且過,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主動性差。
2.能力不足,辦法過時。隨著經濟、政治、文化、社會、黨建、生態(tài)文明建設等各項事業(yè)快速全面協調發(fā)展,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日趨豐富,服務需求呈現多元化,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越來越高,幫款、幫物的服務形式已滿足不了群眾需求。有的干部工作方式方法簡單,除了開會、送慰問品,似乎沒有別的工作辦法。
3.脫離群眾,不講黨性。有一些領導干部高高在上,對群眾的疾苦漠不關心;有的與民爭利,甚至直接損害和侵犯群眾利益;有的在處理同群眾切身利益相關問題時,不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出現這些問題,根本還是政治立場上出了偏差,宗旨意識差。
4.與民爭利,吃拿卡要。有的黨員干部不但不能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而且在經濟利益面前與民爭利。特別是在扶貧等領域,有的黨員干部利用職務之便,明說暗示,索賄受賄,吃拿卡要占為己有;更有甚者,個別村干部竟敢截留、占用、侵吞扶貧救災款和低保款。
(二)群眾工作面臨的新情況
1.期望值高,工作難度增大。社會轉型期,新的社會群體不斷涌現,需求呈現多層次、多樣化趨勢,彼此間認同弱化,因文化觀念、經濟訴求等方面造成的矛盾沖突時有發(fā)生。同時,隨著扶貧攻堅、決勝小康等工作的快速推進,重視民生、改善民生各項舉措的實施,群眾的民主權利意識越來越強,維護自身權益、追求社會公平正義的期望值越來越高。因此,協調利益關系、化解矛盾糾紛的難度越來越大。
2.觀念改變,工作面臨新考驗。在當今全方位開放的時代,大量信息涌入,受到形形色色的觀念沖擊,出現了一定程度上的精神滑坡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軟弱乏力。一部分群眾產生了這樣那樣的思想困惑和疑慮,一些黨員和干部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信仰危機”,有的精神空虛到相信封建迷信;有的根本不講理想信念,一心一意只是撈錢。
3.矛盾出現新特點,增添工作新難度。新形勢下的人民內部矛盾呈現趨利性、多樣性、復雜性等新的特點。收入差距拉大、企業(yè)改制減員、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群眾負擔過重等問題,一旦處理不當就很容易釀成群體性事件。
二、新時代做好群眾工作的途徑和方法
(一)與時俱進,樹立群眾工作新理念
持續(xù)深入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堅決扭轉領導干部高高在上的“主導者”錯誤觀念,樹立與群眾平等的思想,肅清封建等級觀念余毒,突出人民群眾是發(fā)展主體的觀念,從根本上樹立群眾工作新理念,是新時代執(zhí)行和落實黨的群眾路線的源頭。
(二)整合資源,拓寬工作渠道
發(fā)揮工、青、婦等群眾團體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聯系群眾的優(yōu)勢,積極主動、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群眾工作。發(fā)揮社區(qū)、村等基層自治的作用,實現群眾自我管理。發(fā)揮社會中介組織的作用,使其逐步成為黨和政府開展群眾工作的新生力量和有力助手。特別是要利用好現在盛行的微信群朋友圈等信息網絡手段,方便群眾反映情況、發(fā)表意見,暢通群眾參與決策的渠道,通過調研、座談、咨詢、聽證等形式,形成集民意、聚民智的長效機制。
(三)不拘形式,卓有成效地開展工作
發(fā)揚民主。要主動采取多種形式接受群眾監(jiān)督,決策時誠懇請教,部署任務時熱心解疑釋惑,落實工作時認真傾聽。與群眾多接觸、多溝通、多座談,傾聽民情民意。要依靠群眾自身力量來做好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jiān)督等,不斷擴大群眾對政務、財務和其他重大事務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jiān)督權。
示范引導。黨員干部要以身作則樹標桿,帶動群眾形成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風氣。如滑縣在扶貧攻堅工作中涌現出一批先進典型——最美第一書記,他們?yōu)榇蜈A扶貧攻堅戰(zhàn)作出了特殊而重大貢獻,他們的事跡通過“身邊的榜樣”巡回報告的形式在22個鄉(xiāng)鎮(zhèn)和新區(qū)及部分縣直單位進行宣講,教育效果非常好。
組織活動。發(fā)展社區(qū)文化、村鎮(zhèn)文化、企業(yè)文化、校園文化,廣泛開展文藝團體和理論專家下鄉(xiāng)入村,開展豐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提升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體育館和各類活動中心在服務群眾、教育群眾中的作用。
記民情日記。自2005年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以來,滑縣各級黨員干部就保持記“民情日記”習慣。廣大黨員干部“串百家門,知百家情;解百家難,連百家心;辦百家事,致百家富”。這一轉變工作作風、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群眾工作方法取得了明顯效果。
總之,我們要客觀分析新形勢下群眾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積極探索解決新問題新矛盾的新途徑新方法,增進群眾感情、增強服務本領,凝心聚力,團結一致,為決勝全面小康作出我們積極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黨的十九大報告[N].人民日報,2017.12.2.
[2]童名謙.做實群眾工作 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J].求是,2016.8.
[3]劉媛霞.關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若干方法探究[J].魅力中國,2017.9.
[4]富凱.淺談怎樣做好當前形勢下的群眾工作[OL].
www.mxwz.com/http://www.mxwz.com/city/view.aspx?CID=10&ID=749814
(作者系河南省滑縣縣委黨校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