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澤鵬
摘? 要:扶貧工作是為了幫助貧困地區快速發展,擺脫貧困,走上小康道路。從2014年我國精準扶貧工作開始,我國在扶貧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是仍然有一些地方處于貧困之中。西下莊村作為一個較典型的貧困村,面臨勞動力缺失、消息閉塞、資源缺失等問題,亟待解決。因此,該文在針對西下莊村進行問題研究及現實考察后,明確了制約其經濟發展所遇到的問題和原因。并積極借鑒其他地區脫貧的模式,再結合西下莊村自身的條件,制定了一系列有自身特色的的脫貧計劃,形成了可以持續性扶貧的長效機制。
關鍵詞:精準扶貧? 問題研究? ?模式? ?脫貧致富? 長效機制
中圖分類號:F323.8?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3(a)-0242-02
1? 我國的精準扶貧的基本情況
自2014年實行“精準扶貧”以來,全國各地積極實行“精準扶貧工作,隨著相應的對策的出現,我國的扶貧工作取得了極大的成效。我國的扶貧計劃總體上來說是從1978年開始的,因為1978年的改革開放的目的就是改善人們的生活條件,之后就是采用資金接濟的方式,不過為了更有效,逐步隨著經濟的發展采用由面到點的扶貧。總的來說,近4年來,扶貧工作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果,貧困人口至少減少3000萬,貧困線至少上漲1000元。尤其是目前處在全面決勝小康的攻堅戰時期,政府加大了“精準扶貧”的力度,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脫貧阻力,同時也可以看出我國脫貧工作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2? 河北省平山縣西下莊村精準扶貧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2.1 河北省平山縣西下莊村精準扶貧面臨的挑戰
2.1.1 地域環境造成與外界交流不便
西下莊村距平山縣城約100km,距省會石家莊130km。海拔高度約670m。村最高峰是黑子窟,海拔約1200m。該貧困村農戶地處山區,道路狹窄,制約大型車輛出入,物流配送,脫貧渠道受限,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貧困戶經濟的發展,對生活在很差的自然環境中的貧困戶采取常規扶貧措施,往往會因為無法從根本上改變自然環境而效果較差。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該貧困村信號狀況不好,離縣城和市區距離較遠,很難及時地掌握一定的信息。
2.1.2 資金來源的穩定性及規劃問題
縣鄉兩級財政比較困難,絕大部份鄉鎮是貧困財政,由于財力不足,扶貧資金,投入甚微,甚至根本沒有投入,使貧困人口脫貧難度進一步加大。缺資金、缺項目的貧困農戶的經濟狀況一般都處在脫貧的臨界線上,對此類貧困戶采取幫扶措施容易見成效,針對這類貧困戶,應從提供增收項目、資金、信息方面給予幫助,使其盡快擺脫貧困。
2.1.3 當地人對新理念的理解趨于保守
由于種種原因,許多貧困人口因貧困而失學,又因為失學而成為新一代貧困人口。當地農民掌握的知識有限,對一些專業生產技能有所欠缺,缺少致富帶頭人和致富產業,致富產業后勁發展不足,缺乏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部分貧困人口文化素質低,思想消極保守,沒有發展動力,安于現狀。因此,要重點宣傳貧困戶在黨委政府的正確引導和幫助下,借助外力挖掘自身潛力,積極發展家庭經濟,尋找到脫貧致富路子的典型事例。
2.2 河北省平山縣西下莊村精準扶貧面臨的機遇
2.2.1 政府為實現目標支持下的“脫貧”攻堅戰
扶貧工作雖然不僅僅是政府的事,但是卻是以政府為主導開展的。我國的目標是在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社會,讓所有人民脫貧致富,走上溫飽之路。目前已經到了脫貧工作的關鍵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決勝階段,政府正在大力支持精準扶貧工作的開展制定扶貧方向的規劃等等。逐漸形成全社會廣泛動員的格局,為脫貧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2.2.2 不斷出現的扶貧模式
自從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部分地區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探索出了很多具有典型特征的扶貧模式,包括“電商扶貧”“到戶到人”等模式,為其他地區的脫貧工作的開展提供了經驗。尤其是在西下莊村,為未來更好地脫貧和積極推動產業結構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幫助。其中最有借鑒意義的就是因地制宜發展當地特色產業,加大互聯網的市場推廣力度。
2.2.3 物聯網的帶動發展
大力推動電子商務的發展,能夠極大地促進脫貧工作的進行。互聯網與實際產業的結合已經作為新常態下的一種新型經濟活動形式,并逐步滲透到經濟社會各個層面,對生產、流通、消費乃至生活方式都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對西下莊村來說,大力扶持電子商務的發展既是推進消費拉動經濟的有力抓手,也是乘勢而上、順勢而為的戰略選擇,更是發揮全村資源優勢、全面推進創新創業的新途徑。
3? 河北省平山縣西下莊村精準扶貧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3.1 河北省平山縣西下莊村精準扶貧面臨存在的問題
3.1.1 勞動力及資金缺乏
西下莊村共有人口96戶294人,其中五保貧困戶3戶3人,低保貧困戶28戶44人,一般貧困戶46戶127人。目前常住人口70人左右。目前常住人口70人左右,缺少勞動力,勞動技能低,喪失勞動能力的人很難通過自己的努力脫貧,就是脫了貧也容易返貧,需要政府和社會對他們進行救助。缺資金、缺項目的貧困農戶的經濟狀況一般都處在脫貧的臨界線上,對此類貧困戶采取幫扶措施容易見成效,針對這類貧困戶,應從提供增收項目,提供資金;信息方面給予幫助,使其盡快擺脫貧困。
3.1.2 環境造成消息閉塞
“要想富,先修路”,一個地方的經濟想要快速發展起來,必須與外界進行頻繁的信息溝通,掌握社會最新發展動態,才能與時俱進,實現經濟發展快速且可持續。西下莊村農戶地處山區,道路狹窄,制約大型車輛出入,物流配送,脫貧渠道受限,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貧困戶經濟的發展,對生活在很差的自然環境中的貧困戶采取常規扶貧措施,往往會因為無法從根本上改變自然環境而效果較差。
3.1.3 教育水平較低所帶來的脫貧意識不強
由于種種原因,許多貧困人口因貧困而失學,又因失學而成為新一代貧困人口,當地農民掌握的知識有限,對一些專業生產技能有所欠缺,缺少致富帶頭人和致富產業,致富產業后勁發展不足。外出打工收入也與非貧困戶有很大差距,缺乏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部分貧困人口文化素質低,思想消極保守,沒有發展動力,安于現狀。
3.2 河北省平山縣西下莊村精準扶貧面臨的問題的成因
3.2.1 外出務工人員流失
隨著打工浪潮的出現,西下莊村的青年人口急劇減少。在給村里帶來財富的同時,也造成了村里大量的勞動力的缺失,留下的都是一些老人、婦女、兒童等,給村里的建設帶來了諸多負面影響,導致村里的建設后繼乏人。其主要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迫于壓力,外出致富;二是青年逃離農村,追求潮流;三是城里住久的人不愿意回農村。這些都造成了村里人員的流失。
3.2.2 教育水平低
據人民日報所言:我國義務教育階段薄弱學校主要分布在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特別在一些邊遠山區,有的學校連課桌椅等最基本的辦學條件都難以保障。同時,貧困地區鄉村學前教育發展嚴重滯后,絕大多數貧困地區鄉村都沒有公辦幼兒園,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嚴重緊缺。因為教育水平的問題,嚴重阻礙了村里人們的脫貧意識。因此要切實加大對貧困地區、貧困人口的教育扶持力度,著力從源頭上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
3.2.3 相關對應機制不夠健全
由于缺乏相應的機制,在扶貧階段無法做到更加精確。如果還是像以前那樣,采取主觀意識的方法去脫貧,那么必然會有一部分人會一直處于貧困之中。目前處在決勝小康的關鍵時期,精準扶貧的目的就是要顧及所有人,因此要想更完整地解決貧困問題,就要建立相應的機制,以制度來保障人民的利益,來更有力地推動脫貧工作的實施。
4? 改善河北省平山縣西下莊村精準扶貧的對策設計
4.1 強化人們對于脫貧的觀念
4.1.1 加強脫貧宣傳力度
致貧的首要原因是村民主觀思想落后,要從改變村民們落后的思想觀念出發,組織團隊下鄉考察,深入民眾當中,切實了解當地的貧困狀況,并以當地返鄉創業者的真實致富案例為代表,針對性地舉辦國家最新利民政策的宣講會,讓老百姓了解更多扶貧政策,認清發展趨勢。講述類似成功脫貧的案例,開闊村民的視野,以給予他們脫貧創業的信心。
4.1.2 改善鄉村教育水平
定期招募教師和農業方面專業的大學生到該貧困村做志愿活動并且開展基礎醫療知識講座,可以從社會上收集一些二手書,在該貧困村設立書屋,提高當時農民的知識儲存量。因為只有從思想上改變人們的貧困觀念,才能真正走出脫貧之路,而不是就暫時行的改變。所以需要引導與鼓勵大中專畢業生返鄉創業,利用國家補助信貸支持,引進創新型人才。
4.2 新形勢下的創新脫貧思路
4.2.1 依靠物聯網的新優勢
隨著網絡化的發展,在這個用戶多,信息量多和服務器也多的巨大平臺存在著龐大的消費群體,有著巨大的利潤市場,而且獲取信息和傳遞信息的速度快。這無疑給信息交流和商貿活動提供了快速的通道,同時還省時、省力、省財、省物,這樣可節省很多的費用,為脫貧工作的實施提供了巨大的幫助。
4.2.2 發展特色產業
可根據城市的優勢,發展特色產業。例如種植季節性花朵,打造花海觀賞性景區;對當地優質中草藥進行創新加工,在民旅與當地主題酒店開設特色主題藥膳餐廳;種植并銷售綠色有機食品;利用依山傍水的優越條件,待項目基礎穩定后,集中資金,建設特色天然氧吧、養生園等。
4.2.3 根據因地制宜,側重發展需求業務
根據因地制宜,側重發展需求業務。例如生態鏈的整體建設:基于在果園、養殖地、野生中草藥、沼氣池的整體建設和農副產品的日益完善,聘請村民管理整個生態鏈,利用養殖業產生的農家肥制造沼氣用于貫徹“氣代煤”的黨中思想,利用沼氣池廢料滋養果園及農產品和中草藥,達到有機標準。這樣在農民致富的同時,做到了生態扶貧的理念。
5? 結語
關于河北省平山縣西下莊村精準扶貧的問題,最難的就是如何做到更加精準。這個精準包括貧困狀態審定、貧困補助方式、貧困幫助程度等。現階段的西下莊村牢牢把握目前的扶貧機遇,大力結合自身特點,不斷完善脫貧機制,來保障精準扶貧的正確實施,為小康的決勝助力。從而指明脫貧方向,帶動人們的積極性,引導更多的人參與到脫貧致富的道路中來。
參考文獻
[1] 賈飛飛.五大發展理念指導下農村扶貧問題及對策分析[J].現代化農業,2016(6):38-40.
[2] 王國勇.我國精準扶貧工作機制問題探析[J].農村經濟,2015(9):46-50.
[3] 傅熠華.國家治理視閾下的精準扶貧[J].學習與實踐,2017(10):18-25.
[4] 羅秋雯.精準扶貧開發模式的探索與實踐[A].標準化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創新暨第十三屆中國標準化論壇論文集[C].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