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佳熙
摘 要:各種科技小制作活動的開展,充分調動了幼兒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培養了幼兒主動探究和動手動腦能力。文章從確定幼兒科技小制作的內容、開發幼兒科技小制作的資源、創設幼兒科技小制作的環境、指導幼兒科技小制作的活動四方面,探討如何開展科學小制作活動培養幼兒探索能力。
關鍵詞:科技小制作;幼兒園;材料;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421;G613.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15-0041-01
當前,幼兒園舉辦科技小制作活動比賽、親子科技小制作活動等多停留在成人制作的層面,而讓幼兒真正動手制作的活動開展較少,無論是題材的選擇、材料的準備以及動手能力的培養等都缺乏規范性、系統性。所以,江蘇省昆山花橋曹安幼兒園著重開展科技小制作活動,以培養幼兒的探索能力。
本園依照幼兒園科學教育的目標,從幼兒的興趣點出發,發動教師利用多種渠道廣泛收集幼兒科技小制作的內容。同時,本園課題組遵循科學性與啟蒙性、安全性與環保性、發展性與趣味性、開放性與實踐性、適宜性原則,進行分析篩選、分層實施,生成幼兒園科技小制作活動方案,其中各年齡階段都有若干個,并結合主題活動列成表格(表格略)。
其一,開發適宜的操作材料和工具。科技小制作活動提供的材料可以是豐富多樣的,紙張、布、橡皮泥、金屬、塑料、木塊,以及一些無毒無害的、可利用的廢舊材料等零零碎碎的東西是幼兒進行科技小制作活動的物質基礎,也是幼兒學習的重要教育資源。同時,科技小制作活動涉及的技能練習多種多樣,包括折疊、粘貼、剪裁、鉆挖、構建、壘筑、穿插、揉捏等,需要借助的工具也比較多。關于工具的選擇,也走過了從“小心翼翼嘗試”到“放開大膽使用”的過程,剪刀、小釘子、鐵絲等或鋒利、或尖硬的物件在教師的“監控下”被逐漸引入到活動中。經過實踐,教師深深體會到:活動的有序開展才是安全最有效的保障。根據科技小制作活動的目標要求,充分考慮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安全因素,教師可適時地提供一些常用的工具,如針線、剪刀、膠棒、五金工具等。幼兒在對材料的擺弄、操作過程中,務必借助有關工具,通過雙手對物體的擺弄、觸摸、重新組合,推動自己的思考和進一步探索。
其二,開發有效的家長資源和優勢。幼兒家庭里存在著豐富的科技教育資源,主要包括家長的閱歷和職業背景、家庭飼養和種植的動植物、家庭科技藏書等。教師要充分利用家長資源,讓家長積極參與科技制作活動,充分了解和認識活動對幼兒發展的意義。同時,教師要發揮家長職業優勢,實施家長助教,共同設計組織科技教育活動,為幼兒的科技小制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幼兒園要有計劃地邀請具有某種專業特長的家長直接參與教學活動,協助教師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育目標。家長不僅是幼兒園課程的重要參與者,更是課程實施的重要資源,他們可以為幼兒園開展適宜于幼兒發展的課程方案獻計獻策,可以為幼兒園開展的各項活動提供物質和精神上的幫助。同時,家長的文化背景、興趣愛好、個人素質等,也是幼兒園課程實施中可利用的重要資源;家長的一些先進教育理念、良好的育兒經驗同樣可以影響教師及其他家長。
1.充分利用幼兒園的環境,創設適宜開展小制作活動的場所
教師要充分利用窗臺、陽臺、走廊、墻壁、室外園地甚至樓頂平臺等,為幼兒提供一個實實在在的科技小制作活動場所。如在教室里設置科學角,根據需要提供相關科普圖書、圖片、操作材料,方便幼兒學習與制作;在陽臺上設置自然角,開展小型種植與飼養活動,讓幼兒觀察、記錄動植物的生長變化過程;將制作的作品進行展示與驗證,使科技真正來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
2.積極開辟班級制作區域,創設適宜開展小制作活動的區域
本園的每個班都為幼兒創設了一個能動手動腦的“制作區”,并為他們提供了大量的科學活動材料,方便他們操作。如平面鏡、放大鏡、望遠鏡、三棱鏡以及有機玻璃等有關光的游戲材料;紙杯、棉線、喇叭、塑料管等有關聲音的游戲材料等。師生一起制作了天平、不倒翁、陀螺、水果娃娃等,使幼兒們百玩不厭,興趣盎然。這樣,幼兒不僅從中獲得了許多有益的科學經驗,而且激發了探索科學的興趣。
本園的科技小制作有其獨特的特點。首先,結構簡單,一般只要制作幾個零件,再組裝起來就做好了。其次,材料好找,很多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找到。如廢舊瓶蓋、塑料袋、吸管、報紙、電池等。第三,制作簡單,很多科技小制作花費的時間短,制作的難度小,幼兒們能獨立或合作完成。第四,趣味性強,很多科技小制作都是幼兒們喜聞樂見的、感興趣的、好玩的制作。圍繞這個特點,教師應從以下幾方面指導幼兒科技小制作活動:一是鼓勵幼兒大膽探索制作, 二是培養幼兒積極創新制作,三是幫助幼兒分工合作制作,四是引導幼兒互動觀察制作,五是給予幼兒適宜的制作評價。
綜上所述,由于教師在部分相關科學原理的理解與把握上有一定的困難,以及幼兒制作能力的局限等因素,幼兒所制作的東西缺乏一定的科技含量。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學習,不斷創新,提高科技小制作的科技含量,進而培養幼兒的探索能力,促進他們不斷成長。
參考文獻:
[1]周鳳林.以科技小制作和小發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現代教學,2010(05).
[2]張曉莉.探索生活課程培養幼兒科學素養研究[J].成才之路,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