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貴玲
摘 要: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文章結合教學實踐,研究數學趣味課堂的構建策略,教師可通過合理引入教學游戲、整合信息技術手段、開展實踐活動,提高數學課堂的趣味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趣味課堂;教學游戲;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13-0086-01
在基礎教育階段,數學作為一門重要課程,對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是其他課程無法替代的。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教師的數學教學觀念也在發生變化,傳統教學中的一些不足之處也在逐漸得到反思,但依然存在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教學過程缺乏樂趣的現象。這就導致學生無法感受到數學的趣味性,數學成績也難以提高。因此,新課改背景下,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數學教師的教學方式需要做出改變,要構建趣味化的數學課堂,通過游戲等手段吸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有效掌握教材內容,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游戲教學注重在教學時將理論化的知識依托于趣味化的教學游戲,通過組織學生開展小游戲來學習有關理論內容,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但是,在傳統的教學中,部分教師會在低年級學生上課時運用數學游戲的方式,而中高年級的教學中則用得較少。這其中的原因是部分教師認為低年級學生思維正處于發展階段,注意力集中較困難,教學游戲能夠吸引這些學生;而中高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并且學習內容較多,教學游戲會浪費課堂時間和師生的精力。但實際上這種觀念是片面的,雖然中高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學習經驗,但他們依舊喜歡趣味化的游戲,有效設置教學游戲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教學內容,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因此,無論是中高年級還是低年級的學生,都可以在教學時組織游戲活動。
例如,筆者在進行“混合運算”的教學時,考慮到計算本身較為枯燥乏味,如果采用題海戰術就容易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新課教學時,筆者設計了趣味化小游戲,準備了一個箱子,箱子內有不同數字和符號,學生隨機進行抽取,筆者根據不同的數字計算出結果,并隨機給出一個結果,學生需要通過計算“組團”得到這個結果。如當給出的結果為“24”,那么數字為3、8以及符號為乘號的同學需要“抱團”。如果持有數字和符號的學生能夠通過組合得出這個結果而他們沒有抱團的話,就要接受相應的懲罰。這樣學生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為了避免懲罰,會積極進行思考計算,其計算能力能夠得到有效提高。
傳統數學教學以教師為主體,教師一般通過口頭講解加黑板板書的形式將知識傳遞給學生,讓學生掌握教材中的內容。但這種教學方式較為枯燥乏味,師生互動交流較少,學生很少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只是一味吸收教師傳遞的內容。長此以往,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會受到限制,且過分依賴教師的教學,學習自主性較差。同時,大量的數學作業導致學生的抵觸情緒較高,無法達到真正的教學目的。因此,結合新課改要求,教師應構建數學趣味課堂,在教學時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展示教學內容,制作教學課件,增加趣味化的元素,通過卡通形象、教學短片等,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增加學生的學習樂趣。
例如,筆者在進行“簡易方程”的教學時,考慮到學生剛接觸到方程,如果教師僅是通過傳統教學法方式進行教學,就不容易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在進行這一課的教學時,筆者嘗試將教學內容與多媒體進行結合,提前制作教學課件,通過圖片的形式將內容展現出來,如題目“5+x=12”,一張圖片上有五個蘋果,等號后面的圖片上有12個蘋果,那么請問加號后面的圖片上應該有幾個蘋果呢?學生先自己進行思考,利用自己的辦法得出相應的結果。然后,筆者再進行解方程方法的教學,就可以很好地吸引學生。
數學是一門實踐性學科,它與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現行小學數學教材中很多知識點都可以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教師在教學時要以生活實踐為出發點,而不是簡單地將知識點傳授給學生。這樣學生了解了數學與實際生活的關聯,就會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認識到數學學習的意義。構建趣味化課堂要求教師引導學生開展有關實踐活動,合理利用教材內容設計實踐主題,安排學生參與教學,以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知識,提高學生的數學運用能力。
例如,筆者在進行“條形統計圖”相關內容的教學時,設計了與生活密切相關的題目。首先將學生隨機分成六個小組,每個小組給出一個實踐主題,如統計本年級學生每月平均零花錢是多少,調查研究班級學生的年齡月份分布情況等,然后安排學生自主開展實踐活動,通過調查問卷、資料調查等方式獲得自己需要的材料,并與組員一起相互討論,分析數據,最終得出有關的結論。當學生遇到問題無法自行解決時,筆者會給出建議,確保實踐活動的有效開展,這種方法能使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得到有效提高。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構建數學趣味課堂十分必要。教師可以結合游戲教學、多媒體教學、實踐活動等方式豐富教學方法,幫助學生保持探索的欲望,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雷少飛.趣味與探究同行,打造小學數學魅力課堂[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1).
[2]張婷婷.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趣味缺失問題的應對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