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創新精神是時代進步的需求,是國家發展的需要。中國之所以能夠屹立在世界的東方,是因為我們一直保持著創新精神。在政治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創新精神始終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學是基礎教育階段,語文教學是進行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石。因此我們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這樣學生才能在其他學科學習中、在未來的學業中發揮自己的創新能力,取得更好的成績,報效祖國、回饋社會。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教學 ?培養 ?學生 ?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7-0058-02
創新是社會進步的動力源泉,創新能力決定著一個國家在國際中的政治經濟地位,是國家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小學語文作為基礎教學階段的重要學科,承載著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社會責任。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積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樹立創新觀念
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作為指引者的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具有創新觀念。只有小學語文教師自身素質過硬,具有創新意識,才會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有意識、有步驟的去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然而,在現實的教學當中,我們不難發現好多小學語文教師固守教材和教案,課堂教學也是按部就班:讓學生通讀課本,了解文章內容,講解重點詞句,背誦生詞和重點段落。對于課堂提問都是課前設置好的,答案也都是標準單一的。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不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可以說是對學生創新意識的一種扼殺。小學生年紀小,雖然實踐經驗沒有多少,但是他們的想象力很豐富,對于問題也不拘于教師的單一答案,尤其是開放性的問題,我們一定要讓學生回答他想到的答案,而不是把課本上的答案照本宣科的讀出來。我們要有意識的去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長此以往,學生才能形成去探索未知意識,才能找出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那么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質呢?首先,我們要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不斷更新先進的教學理念。有的教師認為小學語文是十分簡單的課程,隨便一位教師都能教了小學語文這門課程。事實恰恰相反,能把小學語文課程教好的教師,必須具備很高的自身素質,保持學習的習慣。第二,小學語文教師要學會取長補短,在語文組的教師之間,我們看到其他教師的優點、好的教學方法就要加以改進自己;同時我們還能向其他學科的優秀教師進行學習,學習他們對待教學的態度和對待學生的激情。第三,我們要進行先進系統的理論學習。理論指導實踐,國內外有很多先進的教學理論是我們未從觸及到的,現在信息技術十分發達,我們可以利用假期對先進的教學理論進行系統的學習,學校領導和相關部門也應該將此提上教師發展的議程。
二、活躍課堂氛圍,創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肥沃的土壤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有的教師為了順利完成每節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往往是按照教案進行教學。有的教師雖然設置了課堂提問,但大多都是封閉式、單一答案的問題,這樣便能很好的控制課堂進程。這樣一來,課堂氛圍可想而知。小學生的天性注定了他們對活躍有趣的事物更感興趣,教師講、學生聽或者記的課堂形式,固然不會受到小學生的喜愛,更不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之前的教學過程中,本人意識到了以上問題。因此,在課堂上我刻意的去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放下對教師畏懼的心理,讓他們自覺提出更多的問題,他們提出的問題才是學生未來創新能力培養的催化劑。學生針對課堂學習能夠提出問題是一個很了不起的過程,有的學生考試成績特別好,但很難提出問題,這樣的學生基礎知識掌握得都很牢固,但沒有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創新能力很難培養起來,這種學習習慣一旦養成,也很難再做改變。因此,我們要從小學低年級就要有意識的去進行課堂氛圍的創設,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都能夠去發現問題并積極去探索答案?;钴S的課堂氛圍、平等的師生關系,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肥沃土壤。
三、運用靈活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小學語文教材上有不同類型、不同難度的課文,語文教師可以根據課文的類型和難度,選擇不同的教學模式。
例如,講解古詩時,我們要讓學生多讀,書讀百遍其意自見,這是對古典文學最好的學習方法。有的學生特別喜歡朗讀,在課堂上我們讓這樣的學生帶領大家朗讀。學生領讀和教師領讀有著本質的區別,領讀的學生激情滿滿,其他學生也毫不示弱,聲音洪亮,充滿著對古詩的理解和自我情懷的抒發,希望自己下次也能被老師選中做個領讀者。在這種有競爭意識的朗讀中,學生更多的去挖掘自己的潛能,演繹出自己的情感,這種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講解散文時,我更多的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先讓學生自讀課文,找出問題,進行小組討論,有的問題在小組內便解決掉了,有的問題小組內不能解決的要進行小組之間的交流,最后沒能很好解決掉的問題有請老師給出正確指導。這種教學模式讓學生們都能積極的參與進來,及時思考,你追我趕,找出問題的答案。在找答案的過程中學生的創新能力便被激發出來了。
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
有的小學生認為語文課堂很無聊,就是讀讀課文、背背字詞句段,著實沒什么意思。學生如果對小學語文課程連基本的興趣都沒有,教師又怎么能夠在課堂上去培養出學生的創新能力呢?由此可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每節課的導入,我們都要精心準備,讓學生迅速的投入到語文課堂學習中來。為此我們語文老師也是大傷腦筋,在一次次的實踐中總結出來了一些經驗。有趣的導語會讓學生快速的從課間休息狀態轉到上課狀態,有聲有色的課前導入,會讓學生更加迅速的投入到課文學習中去。在這里我們可以引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影音、視屏、動畫等。
要想真正的激發學生對小學語文學習的興趣,我們必須讓他們意識到小學語文課程的重要性,如果語文學不會,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肯定不會出色,那么又怎么可能學好其他的學科呢?比如有的學生對數學特別感興趣,如果語文學不好,那么連數學題講的內容都不能很好的理解,又怎么能在自己喜歡的數學領域施展抱負呢?讓任何一名學生都要意識到語文學科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石。
五、小結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創新能力顯得尤為重要。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在多次會議中提到創新能力的重要性。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小學語文教學在教授語文知識的同時,我們要更加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小學生有著屬于了他們獨特的生理、心理特點,我們要想很好的培養小學生的創新能力,就必須尊重他們的情感和特點,從小學生自身出發,不斷提升小學教師的自身素質,努力活躍課堂氛圍,創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鼓勵學生產生質疑、大膽猜測,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韓普紅.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學周刊,2018(19):65-66.
[2]繆志燕.小學語文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8(13):81.
[3]冷福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環節關于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策略分析[J].華夏教師,2018(09):16-17.
[4]盧文俊.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西部素質教育,2017(19):76.
作者簡介:
王正香(1965.10-),女,漢族,江蘇揚州人,本科,小教高級,研究方向:小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