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瓊 雷正玉
【摘要】創新創業教育是適應經濟社會和國家發展戰略需要而產生的一種教學理念與模式。對于促進高等教育科學發展,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戰略意義。林業高職院校學生專業對應崗位大多分布在偏遠地區,由于工作環境艱苦,就業渠道單一,與其他專業相比一直處于弱勢。加強創業教育,改善就業狀況,不僅是響應國家“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的戰略要求,更是保證林業職業院校生源,為國家培養林業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本文以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創新創業教育開展情況為例,探討當前形勢下,林業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實施策略。
【關鍵詞】團體心理輔導 ?中職生 ?職業生涯規劃 ?必要性
【課題項目】本文是2016 年度湖北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科學研究課題項目(ZJGA201631)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8-0025-01
一、課程開設背景
(一)2007年10月,黨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的發展戰略。
(二)2010年5月,教育部印發了《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教辦[2010]3號),明確了在高等學校中,面向全體學生,在專業教育基礎上,以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為重點,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大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的意見。
(三)2015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的就業理念席卷全國。
在這樣的背景下,學校積極響應“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的號召,落實就業創業“一把手”工程,成立了學校黨委書記、校長為組長的就業創業工作領導小組,每年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推進創新創業教育。
二、課程實施策略
(一)構建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學校把創新創業教育納入專業教育和文化素質教育教學計劃和學分體系,作為全校高職學生的必修課程,建立了多層次、立體化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1.增設前導課程。學校根據近年畢業生回訪情況及第三方調研結果,學校自主開發了《語言素質拓展與訓練》課程,共計8個模塊,30個學時,2個學分。該課程作為學校創新創業課程開設的基礎,從禮儀、交際、談判、應用文寫作等方面加強對學生基本職業素養教育。
2.突出專業特色。學校把創新創業課程的設置與專業課程體系有機融合,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的實施意見》,遴選了37支校級學生創業團隊,這些團隊將進入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中心進行孵化,作為學校重點扶持對象,切實扶持一批大學生實現自主創業。
3.融入校園文化建設。學校在學生工作處引導下,成立了創業與就業者協會,由學生就業指導辦公室副處長兼任指導老師,通過舉辦創業協會班,聯合武漢夢想卓創咨詢有限公司舉辦“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創新創業訓練營”等活動,以豐富的活動引導有創業意識的學生開展創業活動。
(二)加強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為解決創新創業課程師資不足的問題,學校引導各專業教師參與到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中來。
1.加強創新創業教師學習培訓。根據課程需要,學校組織有專業基礎、相近工作經歷有興趣的專業教師參與到創新創業課程中來,并利用暑假集中參加湖北省教育廳組織的高校創業指導師培訓。
2.組織創新創業教師交流學習。學校依托湖北省林業職業教育集團,一方面定期組織集團內學校創新創業課程教師交流學習。另一方面,每年召開集團成員組織一次論壇,校企共同研討專業發展。
3.教師定期頂崗實踐。學校安排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鼓勵教師參與社會行業的創新創業實踐。為凸顯專業特色,實現創新創業課程與專業相融合,擔任創新創業課程的通識教育部教師根據學校辦學特色每年都必須參加畢業生回訪和涉林企業頂崗時間(至少1個月)。
(三)豐富授課形式。
1.搭建網絡課程,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為超脫師生授課時限,學校借助職教云搭建了創新創業教育網絡課程。一方面組織團隊教師修改完善授課課件,搭建案例庫;另一方面借助信息化教學平臺資源,豐富授課形式。
2.組織創新創業大賽,實現課上課下相結合。為激發學生創新創業興趣,學校將創新創業大賽納入學校專業技能競賽獎勵,利用課堂進行創新創業知識教育,課下以競賽的形式,帶動學生參與到創新實踐中來,通過這種形式,我們的學生不僅在全省創新創業大賽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同時一些項目在學校扶持下得以推行。
3.創新教學設計,激發師生創新創業熱情。借助教師信息化教學大賽,督促創新創業教師積極探索當前形勢下,創新創業課程信息化工具的使用,逐步更新學校創新創業課程教學設計,極大地激發了師生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
三、課程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創業意識培養。創業的主體是學生,當各學校都致力于學生創業能力培養的時候,我們發現首先需要解決的是學生創業意識的培養,只有學生具備創業意識,擁有創業愿望,再輔以創業技能和創業支持,創業教育的目的才能真正實現。
(二)質量檢測跟蹤體系構建。創新創業課程的評價不能局限于校內,需要建立在校和離校學生創業信息跟蹤系統,收集反饋信息,建立數據庫,把未來創業成功率和創業質量作為評價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指標,反饋指導高等學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教學。
黨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的發展戰略。大學生是最具創新、創業潛力的群體之一。面對變幻的社會環境,各異的學生特點,我們要根據社會需求,研究學生特點,深入探索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實施策略,激發教師學生創新創業熱情,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參考文獻:
[1]尹雪峰.構建職業院校特色創新創業課程體系途徑的探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8(08)
[2]王瑩瑩.我國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現狀及優化路徑研究[J].教育與教學.2018(13)
作者簡介:
林麗瓊,女,公共管理碩士,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講師,長期從事創新創業教育、學生職業素養等方面研究。
雷正玉(1970-),女,教授,從事高等教育管理與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