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林
【摘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課堂的教學主體為教師和學生,教師負責教,學生負責學,這兩大主體在課堂中只有進行有效的互動,教師才能夠了解到學生學習的情況,學生也能夠了解到教師的教學進度、教學計劃以及具體的教學要求,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同時也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效果。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認識到師生互動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科學的開展互動教學,從而將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充分的調動出來,使學生能夠更加高效的學習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促進學生長遠發展。
【關鍵詞】初中數學 ?課堂活動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6-0157-01
前言
在初中數學課堂互動教學中,教師與學生處于平等的地位,通過師生互動,教師與學生能夠促進彼此的了解,同時還能夠增強學生數學學習的信心,使學生在課堂上更加積極的配合教師完成相關的數學學習任務,使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也在不斷的提高。因此,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的認識到互動教學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科學的進行互動教學,使學生在數學課堂中更加的活躍,增強其學習的能動性,調動其數學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數學學習水平的不斷提高。
1.創設互動情境,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創設互動情境,以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快速的融入到課堂學習中,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效果。例如,教師可以創設問題互動情境。教師結合實際的數學教學內容,為學生提出幾個問題,要求學生進行充分的思考,在思考后進行回答,在此過程中,就實現了師生的有效互動,教師通過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了解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以便于對其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例如,在進行平行線相關知識點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平行線有哪些規律?平行線是否在延伸到一定的長度相交?通過提出這兩個問題,能夠了解學生對平行線概念的理解程度,如果學生問題回答錯誤,那么說明學生還是沒有吃透平行線的概念,因此,需要對學生進行進一步的教學,以便于使學生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提高學生數學應用能力,促進學生數學學習上不斷的進步。
2.增加師生間的有效交流
在初中數學互動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具體的數學教學內容或者是具體的知識點與學生進行互動和交流,通過增加師生間的交流,能夠使學生了解到自身知識薄弱的問題,以便于針對性的進行鞏固,確保數學學習的效果。例如,在勾股定理的學習中,教師通過與學生的交流發現,很多學生對勾股定理的概念不是很了解,且不了解公式的具體推導過程,在教師了解了學生此種情況之后,對勾股定理的概念進行了進一步的講解,同時帶領學生進一步對勾股定理的公式進行了進一步的推導,學生進一步了解了勾股定理的相關知識,有助于學生快速的消化和掌握,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效率,同時也提高了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對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都具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同時也實現了初中數學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3.師生間進行相互評價
互動教學強調的是師生之間的平等性,因此,在初中數學互動教學中,教學評價不能僅僅局限于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對教師的教學工作進行評價,通過學生的評價,教師能夠及時的了解到自身教學工作存在的問題,從而在日后的數學教學中進行針對性的改正,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效果,調動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進行完一元二次方程相關知識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對學生本堂課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對學生的優秀表現進行表揚,對學生學習的不足進行指正。同時教師也需要讓學生提出自身在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像課堂導入的內容難度過大,在開始學習中就增加了難度,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等,從而教師針對性的進行改正,能夠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質量。
4.結論
互動教學的核心在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和交流,通過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使學生了解到教師的教學進度,教師也可以結合學生實際的數學學習情況,對學生數學學習進行指導,使學生及時的了解到自身數學學習中的一些問題,以便于進行針對性的改正,提高自身數學學習的效果。此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通過師生互動,才能夠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相應的建議,使學生掌握科學的數學學習方法,從而實現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促進學生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翠芹.淺談初中數學課堂互動教學模式[J].學周刊,2018(34):77-78.
[2]賈鵬超.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策略[J].林區教學,2018(10):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