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月華
【摘要】教師的課堂提問是一門學問,又是一門藝術,是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教學手段。課堂提問能夠創設積極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參與到高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思考,從而全面和深入地理解教材內容,提高學生智力和創造力,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
【關鍵詞】高中物理 ?課堂教學 ?有效提問 ?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6-0181-02
課堂提問是教師必須掌握的一門綜合藝術。作為一種教學方式,它推動著教學對話的動態生成,是貫徹啟發式教學的重要手段,其質量如何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效果。高中物理是一門注重學生主動思考和親手實驗的學科,新課程改革要求實施以問題為中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有效的課堂提問,這是提高物理教學質量和提升學生素質的重要路徑。教師必須對課堂提問進行深入的研究,才能更好地為提高教學效率服務。下面根據本人教學實踐經驗談一點粗淺看法,以供大家參考。
一、創設問題情景,增強探究性
明朝的大學問家陳獻章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疑難能使學生心理上感到困惑,產生認知沖突,從而撥動思維之弦,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適時地創設良好的問題教學情境。通過巧設疑問,使學生思想上產生懸念,以調動學生思維的主動性。例如,學習“沖量和動量”時,教師可以利用有效提問的方式來進行教學,同學們經常踢足球,還會看到足球運動員以頭去頂球,但是,若是速度相同的鉛球,運動員還敢用頭去頂鉛球嗎?學生第一反應是當然不敢頂,教師讓學生說不敢頂的原因,學生仿佛是懂了,但卻找不到適當的詞語來進行表達,此時,教師就指引學生帶著這些問題來展開探索,引出動量、沖量的相關概念。這樣的課堂提問方式是比較有效的,可以調動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二、結合趣味實驗,增添提問色彩
高中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奠基石的自然學科,物理實驗以其直觀性、形象性為學生提供大量的直觀性的信息,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獲得心理上的愉悅,有利于激發同學們學習物理的興趣。教師提出問題,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在實驗中觀察現象,主動探索,然后得出物理規律。例如:本人在講“研究摩擦力”這一節內容時,安排了以下的拔河游戲:讓一力氣大的男生和一力氣小的女生拔一鋼管,男生贏;讓男生雙手沾上洗潔精,再拔,女生贏。精彩的游戲現象,把學生的學習心理調節到最佳狀態。由此轉入新課的學習,順應了學生的心理期望,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進而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從而引入新課的教學,也較好地突破了難點。
三、結合教材玄機,巧妙設計問題
高中生在探究學習過程中必然會遇到許多認知問題,而這些問題交織在一起成為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高效課堂教學的契機。作為教師,只有通過挖掘教材,以問題為契機,才能高效達成三維教學目標。如,在執教“自由落體運動”的內容時,結合伽利略反駁亞里斯多德的觀點,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如果越重的物體下落得越快,越輕的物體下落得越慢,那么將一重一輕的物體拴在一起,其結果會怎樣?”沉默片刻,教室里頓時沸騰了,有些學生認為兩個物體合并后更重了,其速度應該下落得更快;部分學生則認為,由于受到輕物的牽制,那個重物體下落的速度一定要比原來的慢……在集思廣益的基礎上,最終找到了正確的答案。實踐證明:結合教材玄機設置問題,能激發學生的探究知識的動機,有利于錘煉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靈活采用多媒體,進行課堂提問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不僅可以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還可以采用多媒體進行課堂提問。多媒體的使用能夠幫助教師更清晰明確地提出問題,促使學生正確理解和思考問題。這既可以有效節約課堂時間,又可以讓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思考和回答。
例如,在講完關于聲波的知識后,為了讓學生練習和鞏固所學知識,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進行提問。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聲波的頻率圖,然后向學生提問。學生在看見聲波的頻率高于2 000 Hz以后,根據課本知識,就會非常肯定地回答:“這是超聲波。”然后教師就可以接著問:“同學們,你們能說說超聲波在人們生活中的運用嗎?”有的學生可能會回答說:“我知道,超聲波可以用于B超檢查人們的身體。”在聽完學生的回答以后,教師就可以再用多媒體展示超聲波運用于人們生活中的圖片,幫助學生驗證和補充自己的回答。
總之,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有效地創設問題,能啟發學生思維,實現學生的思維培養和知識的內在建構,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從而讓物理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