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日本和美國在全球動畫藝術中處于領先地位,日本動畫片體現出了基于古典葉隱精神的集體主義意識和奮發精神,美國動畫片則體現出了強烈的個人英雄主義色彩。和美國動畫的自主、奮進、開放,日本動畫的物哀與幽玄、精致與優雅相比,我國動畫人物、情節一般取自文學作品、神話故事和典故事件等,在藝術表現力上有所不足。近年來,中國動畫片受到了日美動畫的影響,在創作風格和藝術表現力體現出了一定的日美風格。
關鍵詞:日本動畫;美國動畫;中國動畫;藝術表現力;營銷
在日本動畫中我們能夠看到源自于古典武士道文化的強大精神屬性,在美國動畫片中我們能夠看到那些拯救世界的超級英雄。日本動畫片突出了意志的力量,而美國動畫片則渲染了英雄的風采。中國動畫深受日本和美國動畫的影響,甚至有些創作者不惜抄襲日本和美國的動畫風格和藝術表現形式,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汽車人總動員》和《小櫻桃》,但是在總體創作水平上,我國一些動畫片似乎只得其表,不得其里,因此要抓住彰顯日美動畫藝術表現力的核心內容,在創作上更進一步。本文以二維動畫為研究對象,對日美動畫的藝術表現力對中國動畫產生的影響進行了分析。
1 中日美三國二維動畫的發展和特點
1.1 美國二維動畫的發展和特點
世界上第一部動畫電影是 1907 年美國人布萊克頓推出的《一張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態》,之后迪士尼統治全球動畫市場,在收購皮克斯之后,迪尼斯的霸主地位再也無人能夠撼動。美國的二維動畫全球知名,從早期的《白雪公主》,到后來的《超人》,以及中國的風格的《木蘭》等。美國動畫片充滿了愛的責任、英雄的使命的訴說和充滿誠意的表達。
1.2 日本二維動畫的發展和特點
在2008年被中國超越之前,日本一直是世界動漫產量最大的國家,也是目前全球公認動畫連續劇作品最成功的國家。和美國動畫不同,日本動畫的最大成就在漫畫領域,從《灌籃高手》、《七龍珠》《海賊王》、到《銀魂》和《火影》,很多經久不息的漫畫都畫了20幾年,也反映了觀眾的熱愛程度。但是日本的動畫電影在全球范圍內都有著極高的評價,盡管沒有美國動畫長片那樣的票房,但是各大網站評分都明顯較高。
1.3 我國二維動畫的發展和特點
早期我國動畫成就較高,寄托了家國之思,創作方式上注重寓教于樂,比如《鐵扇公主》(1941)、《大鬧天宮》(1961)、《哪吒鬧海》(1979)、《葫蘆娃》(1986)《寶蓮燈》(1999)、《喜羊羊與灰太狼》(2009)等動畫都比較成功。我國傳統二維動畫成就較高,尤其是水墨畫風格的簡易創作,比如《三個和尚》采用最簡單的三色調風格進行簡單創作,表達教育意義。近年來,我國動畫也在逐漸借鑒日本和美國動畫的特點,在人物形象上不再寫意處理,而追求逼真的細節處理和飽滿的人物形象。
2 中國動畫對日美傳統二維動畫的借鑒
2.1 中國動畫向日本傳統二維動畫借鑒的現狀
中國動畫對日美動畫的借鑒在新中國之前,就早已有之,1941年萬氏兄弟就受到了《白雪公主》的啟發制作了《鐵扇公主》。《鐵扇公主》在風格上借鑒了《蒸汽船威利號》,孫悟空與米老鼠的造型設計、角色比例、幾何形態、動作表現都具有極強的相似性。隨著我國動畫和全球動畫的接軌,我國動畫藝術不斷受到國外的影響。世紀之交的《寶蓮燈》《我為歌狂》等作品不僅在人物造型、場景設置和動作表現上效仿美日動畫,而且在對制作技術和產業模式的模仿和引進方面,表現風格開始突出日美特征。中國動畫近年來借鑒日美風格的趨勢越來越嚴重,不止是二維動畫領域,就是三維動畫在人物造型上都借鑒了日美動畫的特征。比如最近國內非常成功的《未來機器城》的人物造型類似《魔弦傳說》,而在影片中,我們能夠看到多個美國動畫片的影子。
2.2 中國動畫向日本傳統二維動畫借鑒的原因
首先,我國傳統水墨動畫、剪紙動畫以及木偶動畫市場價值不高,對美日動畫的模仿、借鑒和改編在商業上的一種搭乘快車的行為。這樣一方面可以利用國外已有動畫的知名度提高自己動畫的關注度,另一方面國外電影敘述模式、畫面情境、審美類型代表了觀眾的需求,可以盡快贏得市場。其次,日美動畫藝術的想象力、夸張性和真實性藝術風格是我國動畫所不及的,比如《千與千尋》中的超常想象力。其超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將二維動畫展示出了三維動畫的效果,動畫中充滿了孩子的奇妙幻想。第三,全球化語境讓中國傳統動畫的輝煌受到嚴重沖擊,宮崎駿動畫《龍貓》等電影讓國內動畫看到了另一種完全不同的風格。從此,萬氏兄弟建立的動畫風格受到了挑戰,國產動畫的創作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3 借鑒美日二維動畫增加中國動畫藝術表現力的建議
3.1 深入研究美日動畫的藝術沖擊力
要提升動畫的藝術沖擊力,不僅要研究制作規律和技術,更要抓住二維動畫藝術沖擊力的本質。以《千與千尋》為代表的日本動畫彰顯著魔幻哲學的藝術表現力,以《超人》為代表的美國動畫彰顯著暴力美學的藝術表現力。提高數字化應用的水平,用數字技術制作二維動畫,提升畫面的表現力。日本動畫的成功在于基于現實表達,動畫形式背后無不體現著文化哲學和人文情懷,尤其是宮崎駿動畫,在幽默和感人中將哲理深入人心。在日本動畫中無不體現著對普通平民生活的描繪和關切,而中國動畫反映的則是其樂融融的幸福生活。
3.2 注重風格多樣、藝術造詣的創作理念
動畫創作要淡化宣傳教化的色彩,而深入挖掘其文化內涵,研究《千與千尋》我們會發現,日本動畫的深厚哲學來自于中國古典文化。如果再對比韓國動畫產業的飛速發展,我們就會發現,我國動畫在傳情達意方面尤為不足。比如在感情表達上,難以觸及到觀眾的內心。比如觀眾看日本動畫《心之谷》、《聲之形》、《螢火蟲之墓》會感動到流淚,看美國《機器巨人》也會感動悲傷。但是中國動畫就很少有這種感覺,除了《寶蓮燈》等少數動畫之外,多數動畫片還是不能深入觀眾的內心。中國動畫的根本問題在于缺乏創作能力,直到今天,我們的新動畫還沒有能夠超過《貓的鬧劇》、《少女貝蒂》和《大力水手》這些老動畫的。
3.3 要避免跟風抄襲的現象
日本動畫有動作,科幻,驚悚等多種題材,把宗教、科技、哲學都引入藝術表現力的范疇,我國傳統動畫在藝術風格上注重“美術化”而非“影視化”。鏡頭語言上生硬單調,形式主義嚴重,取材局限,內容單一。但是近年來急功近利的文化,導致了動畫藝術性的缺失和大量的抄襲現象,這是必須要予以避免的。動畫的創作是一個原創的過程,要推動我國原創性動畫產業復興,就要促進獨立動畫和網絡動畫市場的發展。我國動畫要保留本土的語言,比如《葫蘆娃》、《天書奇譚》和《三個和尚》的獨特表達方式,在國際上都是有享譽力的。
4 結語
中國動畫在借鑒日美傳統二維的過程中,不應該只單純跟風抄襲模仿,或者是只注重技術,更要從創作的層面深挖藝術表現力的本質。利用我國動畫的文化優勢、語言特色、創意思維、本體語言創作出具有藝術表現力的作品。
參考文獻
[1]楊曉林,張靜.國產動畫電影綜論.民族藝術研究[J].2016(2).
[2]盤劍.動漫研究:理論與實踐[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6:130.
作者簡介
李桑冉(1986-),男,漢族,四川南充,本科,助教,研究方向:美術教育、動畫,三維動畫,影視動畫,廣告設計與制作、PS軟件、3Ds Max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