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做好環境保護及改善工作,預防治理污染及其他公害,為公眾健康提供保障,做好生態文明建設,推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是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及其他法律法規的基礎上,結合安徽省實際情況,制訂并實施《安徽省環境保護條例》,旨在保護青山綠水,建設美麗安徽。
關鍵詞: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建設;可持續發展
此條例對于環境保護及改善工作、污染及公害防止工作、監督管理工作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在安徽省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環境保護方面所面臨的壓力也隨之增大。制訂與實施該條例可以針對相關問題,切實加強和推進環保工作,促進我省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體表現為如下幾個方面。
1 從實際出發,科學統籌環保工作
受環境形勢及環保任務的影響,有必要在改革創新中融入與時俱進理念,根據我省現實狀況,結合相關經驗,在環保探索中要遵循積極的工作原則。結合條例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發展中落實保護,在保護中促進發展,正確把握和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落實和完善領導責任制,加強環境保護投入,全面開展環境保護宣教活動,將功能劃分及規劃、修改程序等方面進行合理規范。
2 加強監督管理,完善長效機制
1)在制定和修改相關規劃的過程中,應公開征求征求相應單位、專家及公眾的建議和意見。
2)相關部門應強化環境監測管理工作,與其他部門組建相應的監測網絡,科學合理地規劃和設置環境質量監測點,促進數據的互通及共享,完善相關監管制度。
3)監測機構所用的監測設備要符合國家相關要求和標準,嚴格遵守規范內容,提供精準的監測數據。縣級以上政府每年要向本級人大或者人大會常委會進行相關的報告工作,依法接受相應監督。
3 以人為本,強化細節工作
從調查環境質量、規劃生態功能保護區、強化自然保護區管理及建設工作、建立和完善生態補償制度等方面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
重視農村生活環境及相關生產,管理和保護農村飲用水水源,對農村環境進行系統的整治,為農業廢棄物利用提供指導。
針對與民眾貼近的環境問題,要進行合理高效的解決。比如規范秸稈焚燒、預防治理大氣污染、管理環境噪聲污染、規范飲食服務業相關經營活動、推廣清潔能源。
4 完善制度建設,加強防治
1)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對本省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各項相關指標進行研究和分析,落實到具體的排污單位。針對超出控制指標的區域,相關部門要停止新增污染工程的審批。由于建設工程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所導致建設工程所在區域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超出相關控制指標的,建設工程所在地市、縣人民政府需要利用削減已有排污單位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方式對其進行有效控制。明確和完善在我省有條件的地區和單位實行排污權交易制度。排污權交易是利用經濟杠桿推動對污染物排放總量的控制,鼓勵排污企業采取有效措施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2)排污申報登記、排污許可制度。排污者必須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申報和登記排放的污染物,通過正常途徑取得排污許可,在排放污染物時嚴格遵守各項有關要求及規定;重視環境保護設施的重要作用并保證其能夠正常平穩運行,對其不得進行擅自拆除或閑置;對環境保護設施運行及維護、污染物排放等方面進行系統記錄,積極接受相關部門的檢驗及核查。對于重點排污單位來說,有必要安裝和設置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控裝置,要與相關部門進行聯網,達到實時跟蹤監控的目的。
3)綠色生產審核制度。排污單位應重視綠色生產的審核工作,具體的綠色生產審核制度表現在:污染物排放量超出相關排放標準的、污染物排放總量超出所在地市、縣人民政府核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使用有毒有害原料進行生產或者在生產中排放毒害物質。對主要污染物的具體排放情況要進行合理有效的公示,積極接受社會各方面的監督。
4)應急預案和應急方案制度。對于突發性的環境污染事故,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要有效組織環境保護等部門和機構制定和完善突發事件的應急方案;對于有可能出現污染事故的相關單位,其有必要根據相關法律制定符合本單位特征的事故應急預案,在此基礎上要定期、合理地進行演練。為處理突發環境污染事故做出科學合理的準備工作,完善應急處置以及后續的恢復工作等。
5 結語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應為保護青山綠水,建設美麗安徽貢獻自己的力量。企業單位以及其他經營者必須要重視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重要意義,避免和減少生態破壞及環境污染等情況的產生,對于相關損害要依法承擔責任。公民要提高自身的環保意識,將生活方式不斷像低碳環保方面進行轉變,履行自身環保義務。在安徽省經濟建設發展的同時加強環境保護工作,為促進我省經濟可持續發展,還需要我們多方面共同的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江永紅.安徽省環境保護問題研究[J].理論建設,2007(1):14-16.
[2]丁問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奮力譜寫生態文明建設安徽樣板新篇章——訪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安徽省環境保護廳廳長徐恒秋[J].環境保護,2018.
[3]張鵬.揚帆再起航2017年安徽省環境保護工作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召開[J].綠色視野,2017(4):10-15.
[4]王干.低碳經濟時代安徽省環境保護對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1(31).
作者簡介
丁峻晨,男,漢,安徽省銅陵市,銅陵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