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瀅
摘? 要:物流金融顧名思義就是物流與金融的有機結合,隨著物流行業與金融行業的蓬勃發展,這兩個行業進行了有效的結合,這在極大程度上促進了兩個行業更好地發展。同時隨著互聯網的不斷進步,將互聯網與傳統的物流金融相結合,進而形成了平臺型物流金融企業,在“互聯網+物流金融”的推動下,平臺型物流企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并不斷改變著物流金融的市場格局。該文就“互聯網+物流金融”的平臺型物流企業進行了研究,為今后該類企業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物流金融? 平臺型物流? 互聯網
中圖分類號:F724.6?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2(c)-0213-02
1? “互聯網+物流金融”的平臺型物流企業發展特點
1.1 物流結算電子化
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傳統的物流結算方式逐漸被第三方支付所取代,物流企業在進行配送過程中,買賣雙方可以直接進行交流,直接進行相應的收貨結算等,由于第三方支付較為方便,同時也是當前結算的一個趨勢,主要是采用支付寶、微信等,越來越多的物流企業在結算時采用這種方式支付,物流結算越來越呈現出電子化特點。
1.2 質押物虛擬化
伴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深入我們的生活中,物流企業在運行中開始采用虛擬化的貨幣進行運作,其中包括電子現金、電子銀行等。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應用互聯網,一些實體型的企業為了擴大自身的銷量開始在網上進行買賣。除此之外,物流金融中的質押物憑證、應收貨款、應付貨款等單據業在朝著虛擬化、電子化形式發展,這樣物流企業只需要在信息系統上對質押物的信息加以確認便可,這極大地提高了物流企業的工作效率與安全性。
1.3 物流金融服務平臺多樣化
傳統的金融機構以銀行為主體,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物流企業的快速發展,而“互聯網+”的引入使得物流企業在倉儲、運輸、配送等物流環節可以直接與貿易交易雙方進行溝通,這便有利于物流企業積攢客戶的相關信息,促進上下游業務的發展,實現以物流企業為主導的物流金融服務平臺。
1.4 服務內容定制化
近些年來物流金融服務平臺企業越來越多,企業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強烈,而且企業之間的相同之處也很多,這就為物流金融企業的更好發展埋下了隱患,為此,為了促進企業的發展其服務內容就需要根據客戶的需求進行定制化服務。
2? “互聯網+物流金融”的平臺型物流企業現狀
2.1 模式存在問題
雖然“互聯網+物流金融”的平臺型物流企業已經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其模式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一方面是中小企業在進行融資上經常會出現各種困難,這樣就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而且中小企業業務規模較小,抵押的靜態資產較為缺乏,其信用等級較低,這些均影響到其業務的長足發展。另一方面,業務風險難以控制,一些金融機構不能很好地對企業的信譽進行一一核對,造成信息不對稱現象,同時對于一些物流企業的各種水平不能很好地進行監管,使得存在的一些風險不能被很好地把控。
2.2 銀企間溝通的信息化水平低的問題
各個物流金融企業需要對質押物的信息進行詳細的溝通,雖然當前各物流企業與金融企業的信息系統較為完整,但在溝通上仍是以人工溝通為主,并沒有實現信息系統的自動對接,使得在監管問題上效率較低,信息化的水平也低。
2.3 物流企業被動盈利的問題
物流金融業務在操作過程中環節較為復雜,涉及到的金融知識也較為廣泛,但事實上一些物流金融企業在人力物力上并不能達到要求,在業務往來中也處于一種被動的位置,使得所賺取的手續費處于被動盈利的狀態。
2.4 重復質押的問題
物流金融企業在對待質押動產問題上并沒有進行統一的登記,銀行之間的質押數據是不能進行共享的,如果一些企業利用其中一項質押產品在不同的金融機構中進行兩次以上的質押,這時就會給全社會動產質押帶來極大的風險。
3? “互聯網+物流金融”的創新發展對策
3.1 物流金融主體多元化
當前隨著互聯網信息的發展,其不斷向著開放性趨勢發展,這就為物流金融主體的形成提供了極大的條件,其中物流企業、電商企業與制造企業等均成為了物流金融企業的主體,這些主體可以有效的對中小融資企業的貨物進行嚴格的監管,并與金融機構進行信息交流,進而達到物流金融主體的多元化。多元化趨勢使得物流金融的主體越來越多,主體之間的相關性也大大增強,這便提高了資金轉化的速度,為各行業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3.2 建立虛擬質押模式
傳統的質押模式需要將質押物存放到指定的倉庫,并實時對質押物進行監管,這樣一來既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也給質押物的安全帶來極大的風險,為此,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虛擬質押模式就越來越受到大家的歡迎。該模式是將質押物在物聯網與大數據等技術下進行高度的信息化,將質押物與單據進行一一對應,采用物聯網技術對動產進行實時監控,將質押物所需的信息通過互聯網傳到網絡,逐步達到信息化與數據化的目的,這樣就大大降低了質押物在重復質押過程中出現的風險。
3.3 建立全面的網絡化信用系統
物流金融企業在“互聯網+”的發展下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互聯網的出現為物流與金融企業的各項業務提供了信息的共享,同時也帶來了極大的風險,為了有效地規避這些風險,就需要建立全面的網絡化信用系統,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市場參與者,并給予他們強大的決策支撐,為他們的決策提供保障。
3.4 培養具備創新能力的專業人才
人才始終是一個行業不斷發展的關鍵,為此物流金融企業應當加大對專業人才的培養?!盎ヂ摼W+物流金融”企業所涉及到的領域眾多,且需要深入對這些領域加以認知,這就加大了對人才的要求。但就目前來看,具備這方面的專業人才較為缺乏,為此需要加強物流金融專業人才的培養,并不斷培養專業人才的創新能力,進而促進物流金融企業朝著創新方向不斷前進。在培養專業人才上,一方面,加強對物流金融工作人員內部的培訓,對物流金融的知識進行宣講,對一些技能型業務進行定期操作考察,不斷提升工作人員業務操作的熟練度。另一方面,加強對專業人才的培養,可以與高校進行合作,設置專門的物流金融課程,從而不斷輸出物流金融專業人才。
3.5 提高物流金融風險防控創新能力
當前物流金融企業要想快速發展就需要不斷提升創新能力,但經濟發展的背景并不樂觀,這就為物流金融企業的創新帶來了極大的風險,為此物流金融企業需要提高自身的風險防控能力。一方面,需要對融資企業的信用情況進行詳細的核查,對所提供的資信情況進行科學的分析,對質押物的價值進行合理科學的評估,進而確保融資企業的資信真實可靠。另一方面,需要根據物流金融企業的流程制定標準化的合同范本,防止出現因模式差異帶來的風險。除此之外,要加強對企業保證金、第三方物流、融資企業的運營狀況等進行動態監管,切實掌控企業的各個操作流程,從而降低風險的出現。
4?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物流金融企業與互聯網已經密不可分,主要體現在物流電子化、質押物虛擬化、服務多樣化等,但仍存在著一些問題。為此,需要加強對“互聯網+物流金融”平臺型企業的研究,并不斷創新物流金融模式、加強專業人才的培養、提升風險防控能力等,從而切實保證物流金融企業在互聯網的趨勢下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萬曉敏,米娜.用“互聯網+物流金融”思維破解行業困局[N].現代物流報,2017-07-05.
[2] 謝泗薪,閆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基于“互聯網+”的物流金融創新發展戰略研究[J].價格月刊,2017(9):67-72.
[3] 程鶴.“互聯網+”下物流金融創新模式的研究[J].江蘇商論,2018(6):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