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影
摘 要:在營改增政策影響下,我國各行各業的經營管理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對施工企業而言,要想提升自身綜合管理水平,完善內部控制管理體系,就需要合理有效的運用營改增政策。鑒于此,本文對施工企業增值稅稅負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在營改增背景下如何減輕稅負壓力的相應對策。
關鍵詞:施工企業;增值稅稅負;影響因素與對策
一、影響施工企業增值稅稅負的主要因素
要想探討影響施工企業增值稅稅負的主要因素,就需要對企業增值稅稅額的計算方式進行了解。首先,應熟悉的掌握增值稅中上交稅額的計算方式,簡單來說就是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之間的差值。具體的計算方式如下:增值稅應繳納的稅額=企業銷售額×適用稅率-協作單位銷售額×適用稅率。其次,在增值稅稅額計算的過程中,可抵扣進項稅取得是否充分,還需要充分考慮時間價值的影響。在時間價值的作用下,增值稅應繳納的稅額=增值稅應納稅額×時間價值。
綜上,影響施工企業增值稅稅負的主要因素就是銷售額、適用稅率和時間三個因素。
(1)影響銷售稅額的因素
1.影響銷項稅額的金額因素。銷售額和適用稅率就是影響銷項稅額的兩個主要金額因素。銷售額就是施工企業在業務經營過程向購買方所收的全部錢款,在銷售時,如果合同的金額數目有變,出現一些索賠和獎勵現象的,就會使銷售的價款發生改變,影響企業的銷售額。此外,施工企業對下屬單位的購銷運費進行結算,能夠有效的規避運費從高適用增值稅稅率;對上屬單位來說,一般不涉及到運費,當出現金額較大的總包合同時,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綜合考慮。另一個影響銷項稅額的金額因素就是適用稅率。施工企業在簽訂合同之前,就應該積極地和各單位進行交流和溝通,對增值稅的優惠稅率進行詳細的籌劃,盡可能的降低增值稅的適用稅率。
2.影響銷項稅額的時間因素。時間對銷項稅額的影響主要就是付款和結算的時間,通常都是具有可控性的。其中,只要工程項目的啟動款到賬后就會產生增值稅納稅的義務。因而,施工企業在收取項目啟動款的同時,就需要開具增值稅發票。這時,為了盡可能的提高稅金的時間價值,就需要企業同付款方溝通,盡量將付款時間籌劃為月初。
(2)影響進項稅額的因素
1.影響進項稅額的金額因素。影響協作單位的銷售額和影響施工企業的銷售額的因素一些相同的特點,都是以降低施工企業的經營成本為中心,都需要對合同的簽訂條款進行詳細的約定和規劃。施工企業在招標前期就需要詳細的籌劃協作單位的適用稅率。在簽訂的合同中必須要有相應的條款對協作單位的增值稅適用稅率進行控制,對于一些有關運費的內容,在對比兩票制和一票制的計算方式后,進行最優的選擇。
2.影響進項稅額的時間因素。所謂時間對進項稅額的影響就是對施工企業認證抵扣的時間的影響。通常來說,增值稅的進項發票應該和制造企業的財務控制保持一致,才能確保獲得發票和及時進行認證抵扣。但是工程項目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普遍存在著以款控票的現象,從而形成很多結算已經完成但是工程款還未付清的不良現象。
二、施工企業應對增值稅稅負的對策研究
(1)加強合同的簽訂和審查管理工作
加強和規范施工企業的合同簽訂和審查過程,盡可能的降低涉稅風險。施工企業在經營過程中,不管是對內還是對外,簽訂相應的合同都是必須的步驟。在合同簽訂過后,就會形成相應的法律責任、義務和財稅義務。所以,在簽訂合同前,對于涉稅發票和付款的條款內容,必須在現行營改增稅收管理的規則中進行詳細的籌劃和分析。
(2)對招標的管理工作進行完善
施工企業的招標工作必須遵循企業經營利益最大化的原則。對合作單位的選擇一定要謹慎,尤其是在招標管理的過程中,必須落實和貫徹企業利益最大化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促進施工企業的發展。比如,在招標過程中,首先就要對投標人的稅務資質條件進行核查和明確。其次還可以增加一些參標的原則,例如,為了確保招標比價的公平公正性,就要求參標的必須是增值稅的一般納稅人,合同總價確定的情況下,優先選擇增值稅率高的單位。同時在招標的各個環節,都要求財稅人員積極的參與到監控管理的工作中,監督招標的全過程,并對比價的過程進行詳細的記錄并存檔。
(3)對發票的控制采取前置原則
在營改增的政策下,施工企業的各個施工流程和財務管理都需要進行一定的改變。在施工流程和管理的更新下,營改增政策倡導盡可能的提前獲得增值稅的進項發票。這就方便了進項認證抵扣工作的進行,進而提升增值稅稅收的時間價值,也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了所得稅的涉稅風險。營改增政策實施過后,對發票控制實行前置規則具有更強的操作性,但是在招標的過程中,理想的比價體系不是那么容易達成的,可是無論怎樣,都需要盡可能的完善比價體系,這樣才能進一步推動發票控制前置原則的執行,從而實現施工企業的利益最大化。
三、結語
綜上,通過對施工企業增值稅稅負因素的分析和探討,并在營改增政策的規則下,對增值稅稅負的減輕進行了相應的對策研究,盡可能的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通過這些對策的實施,能夠有效的控制施工企業的經營管理和稅務管理工作,在盡力降低施工成本的前提下,對企業的內控管理進行完善。在施工企業的發展過程中,需要高度重視企業財務核算制度的執行,不斷改進財務的核算流程,進而充分發揮營改增政策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平.營改增對建筑企業的影響與對策分析[J].管理觀察,2018(35):168-170.
[2]張維佳,徐素波.“營改增”后建筑企業在供應商選擇中的納稅籌劃[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9(04):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