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嶸
【摘 要】語文是一門人文學科,也是傳統文化的載體,初中語文教材中收錄了許多文質兼美的文章,許多文章在景物描寫方面都極具美感。開展景物描寫教學,可以提高語文教學的品質和學生的審美能力。文章以初中語文教學為背景,就景物描寫教學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能對初中語文景物描寫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語文;景物描寫;教學;建議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06-0120-01
古往今來,優美的景物都是人們喜愛、吟詠的對象,所以我國文學寶庫中也留下了大量關于景物描寫的詩文作品。語文是一項以母語為載體的教育活動,在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涉及景物描寫的文章。在新課改推動下,通過景物描寫教學讓學生認識景物描寫的價值,使學生掌握景物描寫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也成為語文教學關注的重要話題。那么,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展景物描寫教學呢?筆者認為,重點要做好以下幾點。
一、重點分析景物描寫特征和作用,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
景物描寫是文章及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初中語文教材中,景物描寫不僅體裁多樣,而且分布廣泛。如一些文言文中有景物描寫,現代文中也有景物描寫。可以說,在初中語文教材中,景物描寫隨處可見。但是,每一處的景物描寫都不是無故出現的,它都有其特殊的作用和意義。教師在教學中,要明確景物描寫在文本中的作用,深入分析景物描寫的特點,使學生對文本和教材進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并積極探索自然景觀的奧秘,以豐富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生的讀寫興趣。
如《散步》(莫懷戚)中的第一處景物描寫具有烘托心情、深化中心的作用,第二處景物描寫描寫了春天的詩情畫意,表達了母親對孫子的愛和理解。
如《爸爸的花兒落了》(林海音)中的景物描寫具有暗示下文的作用。景物描寫的特征更是形式多樣,如有的景物描寫具有外形特征,有的具有色彩特征,有的具有風味特征,教師要深入分析景物描寫的特征和作用,講述景物描寫的獨特魅力,讓學生感受景物描寫、文學作品的可愛之處,進而培養學生關愛生命、熱愛自然的心態,使學生的情感健康發展。
二、系統講述景物描寫方法,讓學生領會景物寫作要旨
初中語文教材中的文章,在景物描寫方面采用的方法有概貌描寫法、定點換景法、定景換點、移步換景、選景側重等。景物描寫最能體現作者寫作技巧和情感的一個重要方面,探討景物描寫方法,可以讓學生掌握景物描寫技巧,使學生領悟景物描寫要義。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系統講述景物描寫方法,為學生解讀文本、管窺作者情感、通向寫作的殿堂開拓一條成功之路。
如在文章《我的叔叔于勒》中,作者安排了兩次自然景物的描寫。其中,第一段景物描寫采用了定景換點法,描寫的畫面風格歡快,襯托出人物歡快的心情。第二段景物描寫采用了定點換景法,描寫的畫面色彩灰暗,襯托出了人物沮喪的心情。教師要抓住景物描寫方法,講述文字的特色和作用,讓學生去感受作者寫情寫景的妙處,并讓學生聯想作者所描繪的畫面,激活學生的想象,讓學生領悟寫作技巧。
三、開展景物描寫訓練,促使學生的讀寫能力并重發展
聽、說、讀、寫是最基本的語言技能,讀寫也是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讀寫教學歷來是重點和難點。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要想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必須要讓學生知道教學的重點,理解文章的精髓。具體到景物描寫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知道景物描寫的作用,作者的情感,還要借助讀寫訓練培養學生的景物描寫能力,使學生掌握景物描寫的技巧。
如在初中語文《故鄉》(魯迅)教學中,課文一開始就導入了景物描寫,這里的景物描寫蕭索凄涼,生動表達了作者面對衰敗的故鄉時的悲涼心情。教師在講述景物描寫的作用、特點時,還要讓學生做好課文閱讀,并借鑒文章景物寫作手法開展寫作練習,讓學生通過訓練掌握緊貼主題來開展景物描寫的技巧,提升作文的層次和質量,進而促使學生的讀寫能力并重發展。
綜上所述,景物描寫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教師只有深入領悟新課改的精神要求,抓住景物描寫對學生進行審美、情感和讀寫教學,提高學生對景物描寫的感悟能力,才能豐富和充實學生的精神世界,使學生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