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惠馨 龔麒文 肖雪花
【摘要】角色扮演法是創新教學方法之一,以能力培養為目標,以互動創新、全真模擬為特征,用以高效的課程教學。在會計學教學過程中,應用角色扮演法組織教學有許多可取之處,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我們以吉首大學會計學專業課堂為載體、以會計學師生為對象,進行角色扮演課程教學,通過實地調查,研究其教學成效,得出相應的改進措施,使角色扮演教學法在會計學專業教學中達到更好的效果。
【關鍵詞】角色扮演法 ?會計學專業 ?教學
【基金項目】吉首大學2017年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3-0122-01
角色扮演法適用于會計專業課程教學,會計學專業可操作性較強,教學內容涉及相關環節較多,便于設計情景。師生結合會計學專業的特性和教學目的將其運用到會計等管理類專業課程上。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背景設計場景,學生根據情節在仿真場景中充當相應角色,身臨其境地按設定崗位的職責、任務、工作程序、人際協調等提出觀點、方案或進行實際操作。這一方法培養師生互動能力,以角色分配為前提,以扮演角色為過程,以互動教學、寓教于樂以及全真模擬為主要特征,效果獨到。
一、角色扮演法在會計專業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一)明確學生學習目的,培養學生學習能力
會計學專業的學生在課程學習過程中使用角色扮演法進行學習,需要考慮:扮演的角色闡述的含義、如何扮演才能更加突出特性等等,為了扮演好這個角色,學生需要在課前深入了解這個角色,運用涉及到的知識點,來使角色飽滿。
從明確目的到深挖內容,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不但培養了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創新能力。
在吉首大學《商務禮儀課程》課程教學中,就使用了角色扮演法進行實訓,每個人角色不一,職位不同。從角色扮演中明白下一堂課實訓表演中自己應該展示哪些禮儀以及這些禮儀是怎么做的。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鍛煉教師教學能力,改善教學課堂氛圍
對于會計學專業的老師來說,角色扮演法是一個易學難精的教學方式。在會計課程中應用角色扮演法,教師若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就需合理選取教學案例、注重合理設計情景、合理分配角色、維持好課堂秩序,其鍛煉老師的把控性與應變教學能力。
傳統教學是以老師為主體,老師講授課本知識,學生多半被動灌輸,久而久之學生就厭煩這種枯燥無味的教學方式。而角色扮演教學,是以學生的體驗為主體,激發求知欲和表現欲,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調動起課堂的氣氛。
二、角色扮演法在會計學教學中的現狀
會計學是一門既注重專業知識又強調具體實踐的學科,其目標也不止于對專業理論的學習,同時也注重知識的實踐,因此,與角色扮演法相性良好。然而,當前大多數學校選擇的都是理論性教學,使用角色扮演法進行教學的學校只占一少部分,在這一部分學校里,也有著存在著運用角色扮演法目的不清晰,效率比較低等問題。
目前來看,現階段的角色扮演法,使用學校小,推廣力度小,教學不當導致效率不高的現狀。
三、角色扮演法在會計學教學中的問題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角色扮演法在會計學教學中存在一個重點問題:角色扮演法授課的學校少,實際使用效率低。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多數高校,仍然使用的是傳統的教育模式以及與之配套的方法,角色扮演法并不是什么新型的教學方法,角色扮演這個概念從上世紀的中游發展到現在,已經廣泛活躍在各個領域,而在一些注重知識實踐的科目里,也經常看見角色扮演法的影子。
由于目前角色扮演法沒有一個通用的規則,這就要求教師花費更多的精力去準備,加上學生的參與度問題,如果只是淺嘗輒止,那么角色扮演法的效率并不會比傳統方法高多少。
四、改進措施
針對角色扮演法的現狀,需要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教學創新意識
針對于目前角色扮演法授課的學校少,實際使用效率低的問題:在調查中顯示,不少同學對于角色扮演法存在疑惑,覺得和傳統教學方法相比沒有太多的優勢可言。針對這個情況,角色扮演法在進行教學試點時,就需要不斷的改進和完善,提高它的教學效率,若能夠進行高效教學,就能使得推廣效率提升。同時,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提高大家的教學創新意識,讓老師到學生都能夠了解到新型教學的好處,也是需要解決的問題,正如現如今ERP比賽,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首先以比賽的形式,讓大部分學校都參與進來,隨著理解的加深,了解到了創新型教學的好處,參與的學校就會逐步增加類似的課程,這樣之后也就能夠使情景式教學一步一步中推廣開來。
(二)融和理論與實踐于一體、集角色扮演與崗位體驗于一身
在吉首大學的體驗式教學之中,典型案例就是企業模擬經營競賽(ERP),它針對代表先進的現代企業經營與管理技術—企業資源計劃系統,模擬現實企業部門劃分了具體的職能,而這些職能中心又涵蓋了企業運營的所有關鍵環節,從而組成一個相互競爭的模擬企業體驗平臺,能夠讓學生實際參與,利用所學的知識模擬參加運營活動。ERP作為一種情景體驗式的教學方式,是繼傳統教學及案例教學之后的一種教學創新。它能夠融理論與實踐于一體、集角色扮演與崗位體驗于一身,可以使學員在參與、體驗中完成從知識到技能的轉化。同時也加大了同學之間參與的興趣,調動了學習氛圍,提高了教學效果,反過來他的使用效率也會隨之增加。
五、角色扮演法在會計學教學中的使用效果
經過調查,角色扮演法在吉首大學會計教學中,如《會計實操》、《商務禮儀》以及ERP等教學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隨著問題的不斷發現和解決,角色扮演法的使用效率變得更高。對于老師而言,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氛圍,提高教學效果,而對于學生而言,可以激發自身的求知欲和表現欲,提高自身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只要不斷的實施與優化,角色扮演法的進步就不會停下來。
參考文獻:
[1]陳麗平.角色扮演法在高職護生人際溝通教學中的應用[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6):174-175.
[2]蔡敏.“角色扮演式教學”的原理與評價[J].教育科學,2004(12)
[3] 杜瑾敏.對市場營銷實踐教學中角色扮演法的運用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8(18):292-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