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錦祥
【摘要】書法不僅是啟迪智慧,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修身養德的重要途徑。因此,在我校書道育人校本課程體系的構建過程中,我們對書道育人校本課程教學活動展開了廣泛的實踐探索與研究。本文結合大課程體系建設,總結了書道育人校本課程教學活動與其他學科的融合、書道育人校本課程教學活動與生活實際的聯系、書道育人校本課程教學活動與校園文化活動的融合等課程體系構建的途徑和策略。
【關鍵詞】學科融合 ?聯系生活 ?校園文化 ?書道育人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3-0253-02
黨的十八大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此,我校開展了“書道育人促進農村小學特色發展的行動研究”。在行動研究過程中,形成書道育人校本課程體系。為此我們對書道育人校本課程教學活動展開了廣泛的實踐探索與研究,并總結了書道育人校本課程體系構建的途徑和策略,本文將分別進行闡述。
一、書道育人校本課程教學活動與其他學科的融合
書法與漢字有著密切的聯系,書法是一門古老的漢字書寫藝術。因此在書道育人校本課程教學活動與其他學科融合的探索實踐中,我們重點對小學語文學科與書道育人校本課程的融合進行了實踐探索。此外,還探索實踐了書道育人校本課程與體育等學科的融合。
在古代,蒙學都是將經典書籍的認寫與道德教育結合起來,從這些蒙學讀物就可以看出來:《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那么,我們如何將書法與現在的小學語文教學進行融合,以滲透德育教育呢?在校本課程教學過程中,在識字階段,我們為孩子們設計了“文字源流”板塊,在這里為孩子們呈現字源、講解字理,不僅使孩子們建立了漢字形音義之間的聯系,還使他們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外,在語文教學寫字過程中,我們要求教師將寫字與做人進行有效融合,在不知不覺中,讓孩子們接受教育。如在教授一些合體字的寫法時,我們會告訴孩子們,其中那些變化了的獨體字,如有的獨體字中原來的撇之所以會變成一個點,是為了避讓,這與我們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美德——謙讓是一脈相承的。在識字寫字教育中自然而然滲透思想教育,從而實現了潤物無聲的教育效果。
我們還將書道育人校本課程與音樂學科進行融合,在師生共創書法童謠,以及經典吟唱等活動中提升學生的內涵修養,營造具有本校特色的書道育人音樂文化氛圍。還可以將書道育人校本課程與美術學科進行融合,通過水粉畫、國畫等教學活動的開展,指導學生進行書畫藝術欣賞,從而在親身體驗中使學生感受到美術與書法在運筆以及構圖等方面的相通之處。
讀史使人明智,在小學義務教育階段雖然沒有設置歷史學科,但諸多歷史知識、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都散落在各個學科當中。因此我們對書道育人校本課程教學與歷史知識學習的融合也進行了實踐探索。如我們要求教師從學生熟悉的書法表現方式著手,以書法作品的表現方式、使用的書寫材料以及書寫內容和對當時的影響為切入點來探尋歷史,從而達到讀史明 智的目的。
二、書道育人校本課程教學活動與生活實際的聯系
新課程改革的基本追求是回歸生活世界。生活是書道育人校本課程教學活動的源頭活水,在實踐探索過程中,我們把書道育人校本課程教學與重大傳統節日進行整合,將書法運用于生活,并與大自然建立起聯系,從而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書道育人校本課程教學資源。
中華民族有很多傳統節日,這些節日都有著獨特的歷史淵源和紀念意義,而這些獨特的歷史淵源就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獨有的文化,但在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我們的學校教育讓孩子們知道了很多節日的名稱,卻從未讓他們真正地參與到這些節日當中去。在與重大傳統節日相結合的書道育人校本課程教學中,我們以傳統節日作為生活背景,用書法作為慶祝節日的方式。如在傳統節日春節來臨之時,我們會組織學生為親朋友好友撰寫對聯、福字,等等,以表達自己對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對親朋好友的真摯祝福。當然,我們會根據學段引導學生書寫適合他們能力范圍的書法內容,以維持他們學習書法的興趣。
我們還將書法在生活中的應用與書道育人校本課程教學相結合,推出了自己動手制作精美書法賀卡和小禮物的美術制作活動,還引導學生開展了一系列具有書法元素的商品及書籍的包裝設計。當然,這一切都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及發展需要入手,而不能脫離學生的現實生活。
張懷瓘《書斷》中的名句“頡首四目,通于神明,仰觀魁星圓曲之勢,俯察龜文鳥跡之象,博采眾美,合而為字,是曰古文”,以及衛夫人《筆陣圖》中所記錄的“一如千里陣云,隱隱然其實有形。丶如高峰墜石,磕磕然實如崩也。丿陸斷犀象……”都告訴我們,書法教學應與大自然建立聯系,讓學生通過感知的方式體會漢字筆畫和筆法知識。這樣的書寫是有生命力的,是有利于人的全面發展的。因此在書道育人校本課程中,我們引領學生走進大自然,讓他們摸摸熟悉的老樹,讓他們欣賞天邊多變的云朵,這樣的體驗為學生更深入的漢字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書道育人校本課程教學活動與校園文化活動的融合
在開展“書道育人”的行動研究中,我們把書法教育作為途徑,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在書道育人校本課程教學活動與校園文化活動的融合中構建校園文化,最終達成育人效果。
我們定期舉辦校園書法、繪畫展示活動,點燃孩子們學習書法的藝術激情。為了拓寬孩子們的視野,讓他們不斷積淀更為豐厚的書法文化底蘊,我們會在展示活動中介紹相關的書法知識,如用多媒體為學生們展示不同時期的書寫方式;名帖《蘭亭集序》等的來歷;毛筆的制作流程,等等。
在校園藝術節中,我們會設計“秀秀我的字”“書香詩歌”“書法禮儀展示”等環節,在全校師生共賞、共建、共振中實現共進;在硬筆、軟筆書法展示環節,在裱畫方法分享環節,師生共同分享學習心得,共同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班級文化建設活動中,我們建議每個班級都設立書法角,書法角由師生共同命名,有的冠名“翰墨飄香”,有的起名“翰海之旅”……每個主題都各具特色,體現了學生們對書法文化的理解,從而打造了不同特色的班級文化。
此外,在“書道育人”的行動研究中,我們還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小小志愿者活動,即在每年的“六·一”兒童節,我們都會選派校級書法小明星與小區的老年書法愛好者一同為貧困山區的小朋友寫賀卡、制作特殊的“六·一”兒童節禮物——書法禮品。書道育人校本課程與校園文化活動相融合的系列活動,都是為了營造校園書法文化氛圍,都是為了實現書法教育與德育教育的完美結合。
新時期,在深入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要求的過程中,學校德育工作面臨巨大的挑戰。新形勢下,我們只有不斷進行德育工作創新來迎接挑戰,才能抓住機遇走出一條德育特色之路。在“書道育人”校本課程體系構建的過程中,我們堅持“大課程體系”教育理念,將書道育人校本課程與學科教學相融合,與生活實際相聯系,與校園文化活動進行結合,通過滲透式的德育工作方式,實現書道育人德育目標、德育內容、德育教學模式等的創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不斷增強“課程”意識,推動書道育人大課程體系的建設,并探尋一條具有劍橋郡小學特色、打造書道育人教育品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富敏.翰墨飄香書道育人[J].黑河教育,2015(09):11.
[2]孫傳香,張廣鳳.學雅養正,奠基一生[J].中國德育,2018(12):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