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芬
摘 要: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不僅要重視語言知識點的講授,還要對閱讀文本的背景知識,文化內涵進行挖掘和傳達,讓學生們在進行英語閱讀訓練的同時,個人核心素養也得到提升。本文以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為導向,針對目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問題,提出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方法的改進策略和方案,目的是實現學生核心素養提升和英語閱讀能力培養及閱讀習慣養成的協作模式。
關鍵詞:思維品質 核心素養 英語閱讀 思維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7-0-04
引言
閱讀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也是學習一門語言的重要途徑。學習英語閱讀可以作為一種學習英語的方法,能有效夠提升語言水平,到達學習的目的。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人們通過閱讀掌握外語的句子結構,語法和詞匯,而閱讀也是所學語法知識最有效的練兵場。同時,閱讀幫助人們了解不同的風土人情,歷史事件,提升自身素養。可以說,閱讀是飽含熱情的,是立體的,是有深度的。
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是大部分人學習英語非常重要的階段。學生們要從英語零基礎或初級基礎提升至能較熟練地掌握英語日常基本的聽,說,讀,寫能力。這個過程中老師扮演的角色絕不僅僅是一名英語知識點的講授者,更重要的是啟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尋找到正確學習英語的方法,實現學習的最高目的——終生學習。閱讀訓練非常重要,然而由于目前應試教育的模式尚未能有效改變,老師們在上英語閱讀課時往往著重于語法知識點和詞匯的講授,而對整篇文章的意義、結構及文化背景信息的探索卻流于形式。學生們則將閱讀理解作為考試的一種形式,將其作為得分的手段,并沒有真正養成外文閱讀的習慣。本文就目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普遍問題進行探討,以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為導向,就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的文本解讀策略、教學設計和方法進行論述,旨在進一步改善英語閱讀教學的效果,激發學習學習英語的興趣,并有效提升閱讀與表達水平。
一、目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大多數初中開設的英語閱讀主要是圍繞應試考試制定的。一文二三問,略讀四五句,語言六七點,八九十考題。對于文本信息處理的教學方法也很有限,一般都是在提問、填表、判斷正誤,查找主題句等方面有體現。這種教學規則的設計越來越趨于模式化和程序化,對于文本信息解讀不深刻。在閱讀過程中,教師扮演著主導角色,學生成為被動的信息接收者,未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參與到語篇理解中。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普遍處于一種淺層次閱讀的狀態,缺少閱讀訓練應有的多維度,多途徑。教師們在上閱讀課時常常是針對某一篇或幾篇文章開展語言點的注釋,且多篇文章之間是獨立的,缺乏邏輯關系的,缺少了對作品本身寫作意義和背景的關注。這使得學生們即使經過初中三年的英語閱讀訓練,到畢業時很可能沒有一篇讓自己印象深刻,受益匪淺的文章。這就喪失了閱讀最初的目的和意義,忽略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二、核心素養的概念及其意義
從廣義上來講,核心素養指的是過程、方法、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在一個人身上的綜合表現。所以,學生的核心素養也應該不僅僅止步于對學科技能及知識的掌握上,而應該注重其綜合實力的提升。在課程的具體教學中,每一門課都有屬于自己學科的核心素養。
在英語教學中,最關鍵的是要扎實學生的基礎知識,也是課程改革的主要核心。對于學生來說,核心素養主要表現在文化意識,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四個維度見圖1。從圖1可以看出,其中語言能力,是指在特定的社會情境中通過最基本語言進行表述的能力,從而加深對情境理解并表達其具體含義。文化意識是指學生對中外優秀文化的認知及理解;思維品質是指學生看待事物的思維特征,不同的人思維特征也不相同,通過思維品質可以充分反映一個人思維邏輯的批判性、邏輯性、創造性等能力;學習能力是指學生對學習的自主能動性能力,主要通過自主的調整學習方案,拓寬學習渠道,尋找學習資源,提升閱讀效率。初中階段的學生,精力旺盛,對英語仍存有新鮮感,可以充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此外這階段的學生具有較強的理解能力和可塑性,是英語閱讀教學的關鍵。
三、基于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閱讀教學策略
1. 解讀文本背景,融合文化
語言具有人文性。教師可以利用對文化背景知識的解讀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其英語的閱讀能力。對文本進行解讀時,應該把文化背景知識作為主要介紹內容,然后再進行滲透和補充。把文化背景知識與語言知識結合在一起來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如人教版(Go for It)九年級Unit 1的閱讀文章中有一句諺語“Practice makes perfect.”(孰能生巧),類似的語句經常在閱讀中出現。比如“W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有志者事竟成),“One who fails to reach the Great wall is not a hero.”(不到長城非好漢) 等。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滲透語言知識,避免從表面意思理解而造成笑話或誤會。還有如:九年級unit6的閱讀文章 “Do you know when basketball was invented?”涉及籃球發明的話題;九年級unit 12 “You a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 .” 討論了各國的見面禮儀等等。
2. 解讀文本特征,發展思維能力
插圖、標題等內容都可以作為學習文本的切入點。標題在閱讀文本中可以說能相當于眼睛的作用了,它是作者對自己文章的提煉和概括。同時,文章中的插圖部分也為讀者理解文章內容提供了重要線索和想象空間。在閱讀教學的預熱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通過解讀插圖或標題對文本的內容進行大膽的預測和編纂。教師們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圖片信息,開發學生們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思維邏輯。
案例1 七年級Unit 4 Section A 教學時,根據課本圖片,結合文本重點內容,組織學生進行三個語法環節的教學活動。
※Review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復習現在進行時)
※Learn the imperative sentences.(學習祈使句)
※Make school rules.(制定校規校紀)
在warming – up 完之后,筆者引導學生進行看圖回答問題:
①Where are the students?——They are in the classroom…
②What class are they having?——Maybe they are having English class.
③Are they listening to the teacher carefully?——No ,they arent.
④What are they doing, can you tell?
Jimmy is sleeping.
Bill is listening to music.
Tom arrived late.
課堂上,學生們心高彩烈地討論起圖片中學生們的行為舉止,不僅根據圖片內容講訴學生們的不文明行為,還能結合自己班級中的一些現象,補充句子,如:call ones nick name, copy others homework。隨后,學生們談了自己的感想,認為sleeping in class is a bad manner,并且呼吁Dont sleep in class. Please sit straight and listen to teacher carefully. 最后,學生們倡議用英語制定一系列的班級規章制度。
3.解讀文章,理清文章脈絡
文章結構是文章的骨架,是凸顯文本主題和布局的手段。不同體裁的文本結構有所不同。文本雖然都是由字詞句組成的,并不是簡單的疊加,文本的內容結構取決于人們交換信息的動機、目的和內容,也取決于人們在交換信息時的情感和態度。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一個整體,智慧課堂的教師應該培養學生對于文本整體領悟的能力,學會語篇的整體輸入、整體吸收、整體加工和整體輸出。
案例2
九年級Unit1 section B 2b How Can You Become a Successful Learner ?
教學思路:這篇閱讀文章為總—分—總結構,討論了如何成為一個善于學習的人,文中包含小標題,因此先對這篇文章進行略讀,然后抓住小標題,更有針對性的理解段落,進而全面理解文章。筆者在教學中采用結構圖的形式直觀呈現文章的結構,幫助學生掌握略讀技巧。
4.解讀語言知識,培養語用能力
通過設置英語閱讀課程,不僅是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還是培養學生語言綜合水平的關鍵,學生進行英語閱讀時,首先要對材料內容進行分析理解,然后要學習材料中所涉及到的各個知識點,最后要將學到的知識靈活運用,深刻領悟。如Go for it 七年級下冊Unit 5 “Why Do You Like Pandas? ”Section B2a一2c。本課文本框架清楚,句型優美,學生讀起來朗朗上口,很容易掌握。文章中含有的經典句子有:
(1)The elephant is one of Thailands symbols.
(2)But elephants are in great danger.
(3)We must save the trees and not buy things made of ivory.
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把閱讀內容和語言處理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處理時突出重點語言知識,強調在語境中學習詞匯、理解句子,并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和感悟句子的含義,為學生的語言輸出提供豐富的語言材料。在語言輸出階段教師應基于文本實際創設新的語境,鼓勵學生在真實的情景中運用新學的語言知識
5.解讀中心句,把握文章內容
中心句能夠概括文章主旨和中心。中心句往往統攝全文或全段,而其他的支撐句往往是對中心句的分析和詮釋,或者是給中心句提供例證。因此要找到中心句首先要對文段的句子進行辨析,分清楚統攝和被統攝的關系。
案例3
Go for it 九年級第三單元Section B中2b文段中第二段為例進行說明。
Good speakers change the way they speak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The expressions they use might depend on whom they are speaking to or how well they know each other. It is all right to ask your classmates direct questions because you know them well. However, if you say to your teacher, When is the school trip? This might sound impolite. But if you say, Excuse me, Mr. West. Do you know when the school trip is? This will sound much more polite.
該文段中一共有五句話,第一句話的意思是“善于說話的人在不同場合會使用不同的說話方式。”第二句話是進一步闡釋根據雙方的熟悉程度應使用不同的表達方式,第三、四、五句話則是舉例說明。可見,第一句話在該文段中起到統攝作用,其他四句話則被統攝。介于此,我們可以推斷出本文段的中心句是第一句話。
四、基于提升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閱讀文本解讀策略
1.主線貫穿各個環節
文本解讀要有清晰的主線。依據話題提練出一條主線,幫助學生理清文本思路顯得尤為關鍵。所謂主線就是教師在反復鉆研教材的基礎上形成的教學思路,它能起到提綱挈領、輻射全文的作用,抓住主線,逐漸拓展到全篇。在文本解讀時,或從文章的主題與情感內容入手,或從結構線索切入,或從文章的標題介入,或從激發聯想、拓展思維入手等等。如Go for it !九年級第11單元B部分的閱讀文本The winning Team。文本隱含著兩條線:故事發展軌跡和情感發展軌跡。在完成了一系列活動后,學生分析并總結出了如下故事與情感發展軌跡。
2.設計問題鏈,鍛煉思維能力
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說: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提問不是信手拈來,是教師深思熟慮的結晶”。通過提問以達到思維的廣度和深度。《新課標》強調重點培養學生在閱讀中發現、探究、分析、判斷、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通過設計問題鏈,讓學生全面、充分、深刻地理解文本內容。在提煉文本主線的基礎上設計問題鏈,既可以保證教學過程的完整性、連貫性和探究性,又能讓各層次的學生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案例4
人教版Go for it 九年級 Unit 7 Should I Be Allowed to Make My Own Decisions?文本主線是一個叫Liu Yu 的男孩因為熱愛跑步而追逐夢想,想成為專業運動員,但是他的父母不贊同他的想法,希望他努力學習。為了讓學生能從整體上感知和內化文本,筆者設計了如下問題供學生思考:
① Why does Liu Yu want to be a professional runner?
② Do his parents support his decision? Why or why not?
③ What does Liu Yu want to do?
④ What do his parents want him to do?
在這些問題的引導下,學生不僅對文章結構有了全面的把握,而且閱讀時更有方向性和針對性,他們分析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也得到了鍛煉。
3.思維導圖聚焦文本
思維導圖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思維導圖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律,思維導圖能幫助師生有效聚焦,聚焦文本結構,理清文本的脈絡意圖;聚焦語段,推測文本的語義邏輯;聚焦語言,欣賞文本的優美語言;聚焦策略,把握技能培養的關鍵,從真正意義上讓學生與文本對話。如Go for it 九年級 Unit 6 Section B Do You Know When Basketball Was Invented?我們可以把信息轉變成思維導圖(圖3),這樣更便于我們理解記憶。完成了這張思維導圖,學生們對于籃球的發展史,玩籃球游戲所具備的條件以及籃球受歡迎程度就一目了然了。
圖3
4.關注文本內涵,滲透思維品質
文本既是客觀事物的寫照,也是作者情感的載體,教師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思想內涵,在教學中要巧妙地利用文本所蘊含的思想和道理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教師引導學生運用根據標題或插圖預測文章內容、猜測文章主題、分析篇章結構等測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創新思維。比如Go for it九年級unit9 section B sad but Beautiful 教師通過質疑文章標題,評論啊炳及其樂曲《二泉映月》,發展學生的批判思維;通過提問,訓練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通過篇章主旨找出支持性細節,加強對學生思維準確性的訓練和培養。因此,對文本的深刻解讀是英語閱讀的開端,解讀的程度將會決定后期閱讀教學的具體定位。教師只有從多視角去解讀教材文本,對文本內容進行不同層面的研究剖析,從而才能夠較為全面、準確、深入的解讀文本,并進行清晰有效的進行整合,才能感知、發現和領悟文本的精華,最大限度地體現文本的價值。
五、基于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閱讀教學設計
筆者以Go for it 九年級Unit7 Section B Should I be allowed to make my own decisions?閱讀文本設計了以下教學步驟。
1.激活圖式
教師可以圍繞愛好這一主題,播放班里某一位同學介紹愛好的視屏,將學生引向文本主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拋出三個問題:
(1) Whats her hobby?
(2) When does she practice her hobby?
(3) Do her parents support her hobby?
[設計說明]
帶有任務的視屏欣賞能激活學生的相關話題圖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營造充滿活力、和諧的課堂氛圍,有利于啟發學生的思維,為隨后的師生互動做鋪墊。
2.梳理信息
(1)Fast reading (Read para.2 and fill in the chart)
[設計說明]
幫助學生快速尋找文本有效信息,提高學生獲取和篩選信息的能力。
(2)Careful reading
Do Liu Yus parents support his hobby?
What does Liu Yu want to be when he grows up?
(3)Read para.2 and 3
[設計說明]
引領學生抓住少年和父母對于未來職業和訓練時間的不同觀點這兩條線,進一步突出主題Should I be allowed to make my own decisions? 培養學生提取概括、描述闡釋、推理判斷等多方面的能力。
3.通過閱讀訓練啟發思考
3.1 If you were Liu Yu, please write an e-mail to your friend for help
Dear_____ ,
I am unhappy these days because my parents and I have different points about my…Though I know they love me and support my hobby.
Liu Yu Liu Yus parents
Aboutfuture job Opinion: a professional... other possible...
Reasons: be serious about...
the only thing... what will happen if...
Abouttraining time Opinion: train as much as... dont allow...
Reasons:
What should I do? I need your help.
3.2 Group work
Discuss: Can you help Liu Yu to find good ways to solve his problems?
[設計說明]
新時代的閱讀教學應將文本意義與個人思想結合并再創作。引導學生進行課堂討論,不僅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同時鍛煉了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和表述能力。
4.通過閱讀訓練提升寫作技能
Dear Liu Yu,
From your letter I know you and your parents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your future job and training time.
As for your future job, I think you should
As for your training time, I think you should
Hope things will be better
Yours,
學生習作1:
學生習作2:
[設計說明]
由課內口頭表述提升到課外的書面表達,進一步促進學生回歸文本,理清寫作思路,融入自身情感,優化語言表達,提升英語綜合能力。
六、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與信息時代的不斷進步,對英語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更注重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建立文化意識,培養邏輯思維能力,拓展學生的眼界。在倡導學科核心素養的大背景下,英語閱讀越來越受到重視。提升學生的基礎知識,是提升閱讀能力的關鍵之一,學生只有通過加大閱讀量,不斷積累,才能提升閱讀效率,才能在教學過程中滲入核心素養的理念,教育學生不要死讀書,也不要讀死書,培養學生成為一名愛讀書、愛學習的,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新時代發展所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隋銘才.英美概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王薔.核心素養背景下英語閱讀教學[J].英語學習,2017.
[3]孫俊.淺談英語教學中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J].基礎教育課程,2016.
[4]李霞.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探究[A]..教師教育論壇(第一輯)[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2.
[5]古旭.核心素養視角下的英語閱讀教學設計[J].中學課程資源,2019(03):40-42.
[6]顧偉紅.核心素養下初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初探[J].英語廣場,2019(01):120-121.
[7]王亞麗.初中英語學科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學周刊,2019(03):50-51.